•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共南海政策演進與實踐

王治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壹、南海位處於太平洋和印度洋咽喉地帶,是亞洲和大洋洲中繼站,也是中國大陸通往印度、非洲和歐洲各國海上路線的重要門戶。南海連接東北亞和西太平洋到印度洋和中東,跨越南海的國際海上航線,每年全世界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航運量行經南海;超過80%輸往中共、日本、南韓與我國的石油均通過此海域。對中共地緣戰略價值而言,是未來決定走向藍色海洋,掌握海上交通線,填補美蘇撤離後權力空隙的關鍵位置。 貳、中共建政初期忙於內鬥,無暇顧及海洋發展及權益,周邊國家覬覦南海戰略地位重要及經濟資源豐富,終導致長期紛爭;中共至改革開放後始改變政策,重視海上權益,積極發展海軍。周邊國家除侵佔南海島嶼,並企圖聯合國際力量將南海問題國際化,以制衡中共的強權作為。 參、中共一本慣用之「和戰兩手策略」,對南海地區在戰略考量上主要有二,一是以中國大陸經濟持續發展為目標,希望藉著推行睦鄰外交,營造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甚至藉著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合作,深化彼此間共同利益來排擠其他外國勢力介入地區事務。二是以維護中共在主權、主權權利為目標,希望藉著強化軍事力量來威嚇各國,使區域內國家除在經濟合作外,不敢在主權爭議問題上挑戰中共。 肆、表面上,中共是以「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和平解決」為其南海問題的政策立場,甚至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來隱藏堅持主權毫不妥協的堅定政策。從中共的南海政策的實踐,可歸納為:「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和平解決;拒斥強權,掌控區域,和戰兩手,漸次規復。」 伍、當「21世紀將是海洋的世紀」這一理念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時,針對南海石油資源而展開的交鋒,己經超越了主權爭端本身,成為南海爭端中最主要出發點。南海主權爭端終極目的是為了爭奪南海石油資源;而南海石油資源的最終佔有是以解決主權爭端形式加以保證。
2

2008年後的中日政治與經濟關係 -變化中的「政冷經熱」 / "Hot Economics, Cold Politics" - the Evolv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fter 2008

黃羽汶, Huang, Yu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2008年後中國與日本兩國的政治、經濟關係。1990年代中期以來,中日兩國出現經濟關係持續高速開展,而政治關係冷淡的結構性矛盾現象。然而,2008年金融風暴的發生,嚴重衝擊日本經濟,中國卻仍維持高經濟成長率,且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日的國家能力與國際地位皆發生了劇烈變化。本文藉由結構現實主義與互賴理論為研究途徑,並以「政冷經熱」概念加以補充,嘗試結合「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釣魚臺主權爭議」、「參拜靖國神社」、「中日經貿概況」、「中日韓FTA」與「稀土」等中日間雙邊關係多項議題的現實情勢,探討2008年以來中日政治與經濟關係的變化。研究發現:2008年以來,中日因釣魚臺主權爭議激化、衝突頻率增加及層級增強,並於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中日雙方亦無法取得共識,且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建構受到侷限,進而導致中日經貿總額連年呈現負增長、中日韓FTA談判進程延宕、稀土之爭危機懸而未決。顯示中日關係「政冷」導致「經冷」,結構性因素影響大於經濟互賴因素的影響。

Page generated in 0.01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