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42
  • 691
  • 138
  • 51
  • 13
  • 7
  • 1
  • Tagged with
  • 902
  • 268
  • 183
  • 161
  • 157
  • 153
  • 146
  • 135
  • 133
  • 131
  • 128
  • 127
  • 113
  • 113
  • 11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71

影響商展績效因素之探討

羅惠真, LUO,HUI-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商展的重要性在行銷組合上是與日劇增的,在產業中所用的行銷工具,商展最近是排 在個別推銷之後,印刷廣告及直接郵寄之前。但無論商展是多麼重要,其系統性的研 究卻相當缺乏。因此商展的報酬或是它正確的行銷角色至今沒有定論。此乃引出吾人 研究“影響商展績效因素”的原因及動機。 在研究上,吾人主要的目的是在於:(1) 界定商展在行銷上的功能(2) 找出那些功能 是屬於非賣(non-selling) 構面那些是屬於賣(selling) 的構面(3) 找出參展廠商究 竟是偏好利用賣的構面或非賣的構面來評估績效,藉此可為開辦商展之組織單位的參 考。(4) 評估這些功能對商展所帶來的績效,以為廠商未來參加其他商展時的參考(5 ) 找出影響商展績效的因素,以為廠商未來參加其他商展時的參考。 此外,本研究是以問卷為研究工具,並且抽選近年來在參展數上較有明顯起落的六大 產業,即玩具業、禮品及文具業、電腦業、電子業、自行車業及塑膠加工面業。然後 利用分層隨機法找出600 家業者,做為問卷寄發的對象。在分析上,則利用因素分析 ,集群分析及區別分析來協助本論文的研究。
172

不對稱資訊下勞工報酬契約的訂定

林豪傑, LIN, HAO-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面對工資飛漲、勞工意識高張的趨勢,如何提供適當的報酬內涵已成為一重要課題。 以往的報酬均將重要擺在薪資給付,對於「福利性所得」則鮮少關切;然事實上,由 於員工特質的差異,故純薪資報酬所帶給員工的滿足未必大於包含福利性所得與薪資 所得的組合,而公司也失去租稅減免、規模經濟等福利所得帶來的利益。 近年來,在政府、工會、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福利性所得在各國均普受重視,甚至高 佔總報酬的40%;甚至,美國有一種由員工自選的「自助餐式」福利計劃,讓員工有 更大空間去選擇自己所偏好的報酬內容。凡此均顯示,福利性所得在整個報酬策略上 賄關鍵地位;基於此,本文乃期藉不對稱資訊下之報酬契約的探討來尋求適當的報酬 方式,並彌補此類研究的缺口。 在不對稱資訊下,公司並不知道員工本身所真正偏好的報酬內容,因此員工乃有機會 謊報真實偏好而獲取較高的滿足。為了避免此種現象,公司可提供一組報酬契約,使 員工在「自行選擇」時顯露真正的偏好,藉此而消除謊報誘因,並達到降低報酬成本 的目的。 根據不對稱資訊下所採行的「自行選擇」機能,本文得到以下的發現: ぇ當喜歡福利性所得的人數分配得很平均時,則公司多支付一單位福利性所得為高偏 好者所帶來的效用增加倍數較少,故公司可提供較多的福利性所得給較低偏好者,以 滿足其需求,此時的最適契約為separating。 え當愈偏好福利性所得者人數愈少時,則公司多提供一單位福利性所得對各類員工的 邊際效用產生相同的影響,因此公司應提供單一的報酬組合給所有員工。此時的最適 契約為pooling 。 ぉ當十分喜好或十分不喜好福利性所得的人數很少,多數員工均處於中等偏好狀態時 ,則ヾ若偏好在眾數前,最適契約為seporating;ゝ若偏好在眾數後,最適契約可為 separating或pooling ,端視員工的效用變動方向而定。
173

我國上市公司全額交割股風險與報酬關係之研究

賴坤璋, LAI, KUN-Z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動機 如果純以自由經濟的觀點來看,一家公司經營不善導致運轉不靈,自然就該讓其走向 破產、清算的途徑,如果其為股票上市公司,也應立即讓其下市,以免有心人士藉是 炒作,奪取盲目投資人的財富。截至民國78年2 月底,我國股市計有176 家上市公司 ,其中艱困公司(即為全額交割股)有17家,佔總家數的10%,而在民國七十五年3 月時,這項比例更高達20%,這種高發生率在世界股市中是絕無僅有的。自民國77年 以來的資金行情中,全額交割股無視其惡劣本質,也隨著飆漲。而證管會在77年底即 開始暗示要讓全額交割股下市。因此全額交割股之風險與報酬關係為何?是否具有投 資價值?這些均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二、問題研究 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1.歸納出艱困公司的成因。並且探討是否能夠加以防範。艱困公司的存在會產生那些 問題?如何解決? 2.全額交割股之風險與報酬關係為何?並作個股之比較。 3.若將全額交割股納入市場組合,則對市場組合的風險與報酬有何影響?當納入不同 個數的全額交割股後,風險與報酬會隨納入之個數增加而有何變化? 4.全額交割股是否能包含於投資組合理論的效率前緣之上? 三、預期效益 1.由全額交割股的風險與報酬關係推估其投資價值?並且了解其相對投資價值。 2.了解全額交割股對市場投資組合的價值。 3.提出解決全額交割股問額的建議。
174

75年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期間報紙之內容分析

張慧玲, ZHANG, HU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七十五年底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被喻為在民主轉捩點上的選舉。在選前,執 政黨一再揭示其因應社會變遷而力求革新的決心;另一方面,黨外人士首度以「民主 進步黨」的名義投入選戰。國內媒介面臨此等空前的政治變局,究竟展現何等報導風 貌?這是筆者極感關切的。 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以競選期間(15日)的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與自立 晚報為觀察對象,目的在探索媒介在競選階段為大眾設定那些議題及告知那些訊息, 以作為品評媒介表現與了解媒介政治傳播功能的基礎。 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1.在新聞類型上,選舉新聞以一般報導、文字特寫與圖片方式出現居多。 2.與候選人相關的新聞佔七成以上。就資格而言,各報較偏重增額立委的報導;就 黨派而言,中央日報集中報導執政黨候選人,三家民報則較平衡,以國民黨與民進黨 為主角的新聞約佔45%;就形象而言,以經歷與血緣派系出現頻數較多。 3.在新聞主題上,以候選人策略與競選過程報導最多,其次是選民消息,再次是選 舉規範或候選人政見新聞。其中政見報導則以政治行動類居多,自立晚報對政治價值 制度類之報導亦不少。 4.在評論對象上,三家日報較偏重候選人針砭;自立晚報則兼期許選民與候選人。 中央日報的評論價值鮮明,以負向居多;中國時報中立負向各半;聯合報與自立晚報 較持中性報導。 5.候選人的曝光度與各報的選情預測呈正相關,亦即報紙預測較可能當選的候選人 見報率較高,而實際當選的可能性亦較高。各報對候選人多持中性評價(以台北市為 例)。
175

報禁解除後,我國大眾傳播媒介公信力比較--以報報紙、電視、政論雜誌政治新聞為研究對象

張明賢, ZHANG, MING-X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國內報禁解除後,報業市場頓時進入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然而傳 播媒介的公信力是否因而提升,卻有待進一步檢證。 本文擬從關聽人(AUDIENCE)角度,以爭議較多的政治新聞為研究對象,採問卷調查 ,探討報紙、電視、政論雜誌的公信力高低,並進行相互之間的比較研究,以及可能 影響個人對媒介公信力評價的因素。 研究共分二部份。 第一部份整理國外歷年來媒介公信力研究,並參考國內相關論文,編製一份公信力量 表。經初試(PRETEST) 後,信度與效度均達顯著水準。 第二部份為主要研究內容。基於研究興趣,並考慮研究限制,本研究以全國大學教師 為調查樣本。經等距抽樣後,一共寄出二千五百份問卷。回收之後,再進行電腦統計 分析。 調查結果除分別統計出受試者對報紙、電視及政論雜誌報導政治新聞的公信力評分外 ,也進行不同媒介之間的公信力比較分析。同時,並將受試者接觸傳播媒介的頻率( 傳播行為)、及性別、年齡、籍貫、專長、職位、黨籍等個人變項,與各媒介公信力 ,進行統計上的交叉分析,藉以探討可能影響公信力評價的變數。
176

社會折現率之研究

謝博良, XIE, BO-L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分為五章十七節,合訂為乙冊,共計約四萬字。各章節之內容摘要說明如左: 第壹章,緒論。計三小節。分別說明研究動機、目的、假設、範圍及本文架構。 第貳章,一般概念與理論基礎。計三小節。第一節,社會折現率的定義與由來。第二 節,論社會折現率之功能與地位。第三節,分別以圖解(兩期模型)及數學方式導引 出社會折現率的理論架構。 第參章,文獻回顧之整理與檢討。計三小節。本章將歷年來國內外有關之文獻做一整 理,並分析檢討之。 第肆章,台灣之實證。計四小節。理論上的社會折現率牽涉到效用之評估、世代間福 利之測度及機會成本、……等多項問題,在實際運作上頗有困難。故本章特以實作之 觀點,試著利用台灣已上市公司之財務資料,求算出私經濟部門的資本報酬率及消費 借貨利率,供公共部門做評估之公共投資之用。 第伍章,結論與建議。
177

電視新聞播報人專業形象之研究

蘇瑞仁, SU, RUI-R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計乙篇,凡分四章,約四萬字。 第一章,緒論。一、闡明本研究之動機及目的旨在調查觀眾對電視新聞播報人條件之 期望,與觀眾如何評定播報人之專業形象。二、檢閱國內外相關文獻。三、界定本研 究各變項之意義及關係。 第二章,研究方法。一、描述本研究調查之樣本。二、選定測量之播報人、設計測量 播報人專業形象之量表及修訂問卷。三、概述調查過程及問卷回收情形。 第三章,資料分析。一、分析播報人條件與受試者背景、收視習慣之關係。二、播報 人專業形象因素分析。三、播報人熟悉度及專業形象之差異。 第四章,結論。一、本研究主要發現。二、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建議。
178

我國報紙符號真實與客觀真實之分析與比較

陳炳宏, CHEN, BING-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五萬字,計分五章,概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共有四節,計研究動機與目的、相關文獻探討、架構與問題、界定與 結構。 第二章:研究方法。共有兩節,即分內容分析法與資料分析法等兩方面來談本論文所 使用之研究方法及其分析對象。 第三章:符號真實之分析結果。共有四節,包括報紙報導件數及其年度變異、報紙報 導次數及其年度變異、報紙報導件數之注意分數及其年度變異、報紙報導次數之注意 分數及其年度變異等。 第四章:符號真實與客觀真之比較結果。計有兩節,包括報紙報導件數之反映程度及 其年度變異、報紙報導次數之反映程度及其年度變異等。 第五章:結論、檢討與建議。包括兩節,即討論研究主要發現,並陳述檢討與建議等 。
179

專業階層讀者閱報行為研究

鍾起惠, ZHONG, GI-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國內專業人才,包括醫師、律師、會計師及建築師為對象所做的一項讀報行為與動 機的實證研究。內容概要包括: 第一章緒論。包括社會階層與專業階層理論的探討;相關實證文獻回顧及研究問題的 提出。 第二章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架構及變項說明、問卷設計、抽樣步驟與資料收集、處理 等過程。 第三章及第四章研究結果分析。專業階層讀者社會情境變項與專業準則介入變項的綜 合與比較分析。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包括研究發概述及有關報紙的討論和建議。
180

限證政策下我國報業問題研究

楊肅民, YANG, SU-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限證政策」在我國政治界、新聞界的議題,是個「結」。從民國四十多年來,就十 直是關心中國「新聞自由」者爭執不休的熱門課題,曾掀起多次討論高潮。 究竟是「開放登記」?抑是繼續「維持限證」?論者大抵都是「公說公理,婆說婆有 理」。而依我國目前所居開發中國家的處境來說,需要何等的「新聞自由」程度,才 能符合真正的「新聞自由」?有沒必要仿效先進國家儘可能不設限,保障憲法所賦予 人民言論、出版自由的權利?二者利弊如何?這些問題交織一幅「網」,必須層層去 剝落這些「綱目」,才能對「問題」有所洞燭,進而發現「癥結」,予以「解決」。 本文擬從下列途徑來分析研討這些問題: 第一章 分三節。先就本研究的研究動機、問題、方法及限制去界定、廓清本研究範 圍。 第二章 分四節。予本題下定義,進而回顧「限證政策」的歷史背景、沿革及目前我 國報業現況。 第三章 分五節。探討「限證政策」所考慮的因素,並逐項加以剖析。 第四章 分三節。研究「限證政策」所造成的影響及其法令依據。 第五章 分四節。介紹「新聞自由」理論,並深入探討「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 新聞管制」、「開發中國家的新聞自由」等類目。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係就前五章所述,予以總結,並提出幾點建議。

Page generated in 0.019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