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
  • 5
  • Tagged with
  • 5
  • 5
  • 5
  • 5
  • 4
  • 3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明代復古派與公安派詩史觀之比較

陳成文, CHEN, CHEN-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

明代漢魏六朝詩論研究--以復古派為核心之探討 / On Ming Dynasty poetry criticism of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poems: a research based on the classical school

林孜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漢魏六朝詩論」是一具發展性的詩學課題,明代對漢魏六朝詩的批評極為豐富,復古派為明代詩壇的主流聲音,作為一文學流派,其成員能不斷地豐富前期成員所開創的漢魏六朝詩批評。有鑑於學界對復古派的研究多放在詩學主張與唐詩批評上,而較少注意到復古派在漢魏六朝詩上的批評成果,是以本文以專題研究方式,從「體裁論」、「時期風格論」、「作家論」三個主題呈現復古派評論漢魏六朝詩的全貌,而此三個主題正與復古派「辨體」以論詩相關。   復古派在體裁論上的特色是強調要依各種體裁建立不同的典範作品,儘管典範依各體裁而異,復古派皆以情感真誠、語言質樸的審美標準來建立典範。早期成員將漢魏六朝時期詩之區分為四言詩、五言古詩、樂府詩三種體裁,以漢魏詩為典範,中、後期成員則擴大此三種體裁的典範內容,將六朝詩納入可學習的範圍之內,並且注意到漢魏六朝時期處於實驗階段的體裁,如:七言詩、五言四句、七言四句的小詩。綜論復古派前、中、後期對漢魏六朝詩體裁典範的建立,以四言詩、五古、樂府三種體裁評論最豐富。 復古派在時期風格論上最大特色是強調從情感與形式兩方面掌握漢魏六朝詩的演變,重視如何透過語言形式以呈現真誠的情感,以此標準評論漢魏六朝詩之成績。早期成員將漢魏詩劃為同一時期,六朝為另一時期,到中期、後期突顯漢、魏詩之異同以及六朝詩之演變過程。   復古派作家論之特色有三點:第一,從情感與形式間之關係論作家風格。第二,復古派結合詩歌史觀念與辨別體裁以建立典範的概念,運用推源溯流的方法將作家置於各體裁發展史中,評價作家的承繼、創新與轉變,呈現漢魏六朝作家在各體裁之源流譜系中的位置。前期、中期成員已確立從詩歌體裁的演變脈絡評價作家之詩歌史位置,然論述不夠詳備,要到後期成員始完備呈現漢魏六朝作家在各體裁之譜系中的位置。第三,受到復古派體裁典範意識的影響,非典範之作家的風格為復古派所肯定,然其文學史地位卻因其詩不符合典範之風格而下滑。   綜合上述,儘管明代復古派的創作成績,因模擬而為後人詬病。但是,當我們將創作與批評的範疇分開評價,當能肯定其在漢魏六朝詩批評上的貢獻。因此,即或他們對詩作詩人的高下品評未必能完全獲得認同,但他們建立的批評法則,所開展的漢魏六朝詩的風貌,仍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3

宋元明詩學發展中的「盛唐」觀念析論 / A study of the "High T'ang" concept during the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y

陳英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談及「盛唐」觀念,常認為發源於南宋嚴羽,後經元代楊士弘、明初高棅的倡導,終至明代中葉以後的復古派而定型。按照這種看法,可知「盛唐」觀念形成、發展並確立於「宋元明時期」,而宋元明時期「盛唐」觀念史的內容,亦即等於上述諸人的相關論見。這種看法其實無可厚非,蓋上述諸人對「盛唐」觀念的探討,的確特別集中、深入,其影響力也較大。但放到更廣袤的觀念史背景來看,我們也應該注意的是,將唐詩史上某一特定時段之作品視為典範的觀念,實不限於上述諸人所專有,可知對於宋元明時期「盛唐」觀念史的面貌,仍有待更全面的梳理。為此,本論文進行了兩項主要的研究工作:其一是對「盛唐」觀念史的源流發展進行考察,所論範圍固然以宋元明為主,但更溯及唐代。其次,係對觀念史上「盛唐」被詮釋的樣貌提出分析,以見史上諸人雖頗常討論「盛唐」,但對「盛唐」的價值、特質、所指涉的作品,卻有不盡相同的體會,而這一層面的探討正構成「盛唐」觀念史的實質內容。藉這兩項主要的研究工作,非但較全面地了解「盛唐」觀念史的軌跡,同時對復古派所「定型」的某種「盛唐」圖像,亦能知所從來。
4

徐禎卿之詩論研究

陳錦盛, CHEN,JIN-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研究明代復古派詩人徐禎卿之詩論。 本論文分為五章。首章論述明代中期之文學環境,以及本文之研究目的與方法。 第二章介紹徐禎卿之生平、家世、交游與著作。 第三章論述徐禎卿之詩論,以其詩論專著《談藝錄》為討論之重點,故先論《談藝錄》一書之大綱結構,再分述詩之本質及其要素、詩之發展與流變以及詩之功用。其中以情論詩是其詩論之核心所在,也是其詩論最值得注意之處。 第四章續論禎卿之詩論,分為三節,分論詩歌之創作方法、詩歌風格之探討及其對漢魏詩之批評。 第五章結論。總結其詩論,并略述后人之批評及其影響。
5

許學夷《詩源辯體》研究 / A Study of Hsu Hsueh-yi's Shih yuan pien t'i

謝明陽, Hsieh, Ming 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許學夷,字伯清,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人,生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卒於崇禎六年(1633)。其以復古派的立場,歷四十年光陰所著成之《詩源辯體》,是一部體大思精的論詩著作,惜因此書傳世甚稀,《四庫全書》又未予著錄,使得這部詩歌批評史上的罕見的鉅製沈寂了三百多年,直到近幾年方才逐漸受到重視。實則《詩源辯體》是明代復古派反擊公安、竟陵二派的總結性論著,其系統之井然,篇幅之龐大,都是宋代以來的詩話傳統所未見的,且是書詳論《詩經》以降的中國歷代詩歌之源流發展,並兼評歷代詩論和詩選集,實質上即是一部完整的詩歌史和簡易的詩歌批評史,其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都不容我們忽視。本文以許學夷的《詩源辯體》為研究對象,論文內容除了〈引言〉之外,總計分成七章:第一章〈許學夷其人其事〉與第二章〈詩源辯體的成書〉,先針對許學夷的生平經歷和《詩源辯體》的成書狀況作一番基本的說明,這兩章是屬於外緣問題的探討;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別為〈詩史觀──詩歌演變歷史的詮釋〉、〈辨體論──詩歌體裁與家數的辨析〉、〈創作論──復古的創作理論與實踐〉以及〈批評研究──理論、實際與批評史〉,這四章則是依據《詩源辯體》的內容和性質,來研究其核心的理論;第七章〈結論〉,則從許學夷詩論的承先啟後以及《詩源辯體》一書的的價值、研究展望等幾個方面,為全文提出最後的總結。《詩源辯體》原本即是系統嚴謹的論著,本文透過個人的詮釋方式,為其書建構另種面貌的理論體系,希望這樣的研究能夠闡發許學夷詩論的精髓,並還給其書一個合理的文學史地位。

Page generated in 0.0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