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15
  • 885
  • 55
  • 29
  • 25
  • 2
  • 1
  • 1
  • Tagged with
  • 997
  • 997
  • 324
  • 322
  • 303
  • 244
  • 228
  • 223
  • 220
  • 188
  • 187
  • 179
  • 176
  • 172
  • 17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81

工作滿足理論之研究

商富華, Shang, Fu-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共分三節,第一節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界定工作滿足 的意義,與本文調查對象之範圍,第三節建立研究架構,以為本文研究的指引。 第二章 工作滿足有關文獻之探討,共分三節,第一節說明工作滿足理論基礎,包 括學得需要理論、需要層次理論、激勵-保健理論、價待理論、公平理論。第二節 介紹工作滿足研究之發展與影響工作滿足之因素,並簡單介紹工作滿足的測量工具 與方法,第三節說明工作滿足與組織行為的關係。 第三章 本調查之研究設計,共分四節,第一節研穹變數之選擇,第二節研究假設 ,第三節研究問卷之設計,第四節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方法。 第四章 調查樣本工作滿足之綜合分析,共分三節,第一節調查樣本的特性,第二 節調查樣本工作滿足之整體分析,第三節個人變數與工作滿足之分析。 第五章 調查樣本工作滿足各構面分析,共分七節,分別分析調查樣本七項構面的 滿足情形並以卡方檢定個人變數與每一構面的關係。 第六章 結論,共分二節,第一節研究發現,第二節提出改進建議。 #2810432
382

台灣糧食政策之研究

葉長明, Ye, Zhang-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述敘本文研究之動機、目的、範圍、方法及經過。 第二章 公共政策旳理論。闡述公共政策的意義、分類、分析模型的概念以及制定 、執行、評估的過程。 第三章 糧食政策的概念。首先敘述糧食的定義、分類及問題,其次探討糧食政策 的由來,最後分析糧食政策的特性與內容。 第四章 糧食政策的演進與比較。先概述中國歷代的糧食政策,繼而闡明台灣糧政 的淵源與淙進,最後比較美、日兩國及歐洲共同市場的糧食政策。 第五章 台灣糧食政策的剖析。從台灣糧政的決策環境開始分析,再觀察確認其決 策者,然後應用系統理論模型,對台灣糧政的決策過程及其影響效果進行個案研究 。 第六章 台灣糧政措施的檢討。指陳台灣糧食的生產措施、調節措施、運銷系統、 糧價政策及糧政組織的現況與主要缺失。 第七章 結論-建議。針對當前台灣糧政的主要缺失,從政策的內容與過程提出四 方面的改進建議,以供有關當局之參考。 #2810433 #2810433
383

限制農地轉用利弊之研究

蔡明棋, Cai, Ming-Q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之墾殖指數幾已達到飽和狀態,故農地面積增加至為困難;另一方面由於人口 增加迅速,次級及三級產業發展尤快,為此乃造成衝突性之土地需要,亦即形成所 謂「農工爭地」問題,而政府對此項問題所採取之對策,是除有計畫開發工業區外 ,儘量限制農地轉用。惟此項限制措施對農業發展是否有絕對性之利點?農民是否 蒙受損失?公經濟與私經濟之間利弊得失之差距如何?皆有加以探討之必要。故本 論文乃採直接調查分析方法,於第二章分析農地限制轉用之實態,第三章分析農業 經營現況,第四章分析農民轉用意願,並綜合第二、三、四章分析結果於第五章提 出限制農地轉用之利弊得失,最後針對缺失,擬具個人建議,提供政府機關參考。
384

政治衝突的研究

黃年, HUANG,N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嘗試以源自社會學並已發展為科際整合性的「喳突理論」,來探討有關政治衝突 的問題。 主要內容在整理引介此一理論的發展概況,並在能力範圍內略作討論與補充,作為政 治衝突研究的參考架構。 本文約十二萬余字,一冊,分為八章、二十二節。各章名稱依序為: (一) 導論。 ( 二) 衝突研究的概念架構。 (三) 政治衝突的環境因素。 (四) 衝突參與者--個人 。 (五) 衝突參與者--團體。 (六) 衝突的目標。 (七) 衝突的增強與緩和。 (八 ) 結語。
385

中據時期台灣知識分子的意義形態與角色之研究一九二O-一九二七

黃樹仁, Huang, Shu-R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一九二○年代前期台灣知識份子的非武力抗日運動為研究主題。日據時期 的台灣,在日本殖民政府高壓統治下,被治的漢民族雖深懷不滿,但武力反抗均告 失敗。到一九二○年代,受新式教育的知識份子逐漸崛起,在歐戰後民族主義、民 主政治、社會主義等思潮刺激下,改以合法手段展開了非武力的反抗運動。這運動 由東京留學生肇始,在島內得到廣泛的響應。以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文化 協會、台灣民報等三者為中心,形成一個全面性的改革運動,對台灣社會發生了強 大的衝擊。隨著運動的發展,意識形態與利益相殊的知識份子之間也逐漸發生了歧 見與衝突,終而公開分裂。 #2810305 #2810305
386

立法院處理人民請願案之研究

吳萬得, Wu, Wan-D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請願為人民的固有權利,世界各國憲法多所規定。傳統請願的意義局限於請求消極的 救濟,近代以來,請願的意義已有所改變,成為人民反應民意,積極政治參與的一種 途徑。英美人民運用請願權影響政府權威性政策制定之事例甚多,而我國人民行使請 願權的事實,雖多所見聞,惟請願的作用與結果如何,則國內研究者極少,因此,筆 者不揣鄙陋,乃以立法院處理人民請願案為題進行探討,冀從我國請願制度及立法處 理的實際情形,進一步瞭解人民請願案與立法的關係及立法形成的諸多因素,或可稍 補國內研究不足於萬一。 本論文共分六章,各章要點如下:第一章緒論,除陳述研究的動機、目的及方法外, 並分析請願的意義及請願權的來由。第二章討論我國請願的制度,介紹請願法制定的 原因、經過及請願法對人民請願的有關規定。第三章略述立法院處理人民請願案的程 序與權限。第四章分析立法院處理人民請願案的實況,敘述人民請願案的內容及其目 的,人民請願案在立法院成為議案的過程,再由立法院處理之結果,分析人民請願案 對立法院的影響。第五章檢討立法院處理人民請願案的缺失,提出改進建議,第六章 結論。
387

感受性訓練之研究–組織發展的一項技術

李清祥, Li, Qing-X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只有一冊,共計約六萬字分章十九節來敘述。 第一章 緒論,主要在說明本論文的題意、研究動機、目的和研究方法。在題意說明 方面,敘述了組織發展的意義,感受性訓練的意義和感受性訓練在組織發展上的重要 性。 第二章 感受性訓練的理論基礎,計有三個主要理論為其發生的基礎:霍桑實證、場 地理論和固體動力學;分三節敘述。 第三章 感受性訓練的發展,敘述了感受訓練發展的三個時期:萌芽期、拓荒期和成 熟期。萌芽期包括一九四六年的大不列顛鎮學習工場(workshop)和一九四七年到一九 四八年之間的訓練團體;拓荒期介紹訓練團體的推廣、會心團的興起各種心理治療技 巧的被運用;最後成熟期談現階段的地位。 第四章 感受訓練的運用過程,分四節敘述,第一節談論訓練前的安排;第二節探討 訓練的過程;第三節訓練員地位的探討;第四節評估訓練過程。 第五章 感受性練的效果,係從國外各種實證結果來探討感受性訓練對參與者、人際 關係和關係和團體組織會有何種改變?分三節探討。 第六章 結論。說明感受性訓練所遭遇到的難題,探求解決難題的方法,以及在(五 )內運用感受性訓練的可行性。
388

組織層級化之研究

馬傑明, Ma, Jie-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集乙冊,約十二萬言,分六章二十三節,茲扼要說明各章節之內容: 第一章 首先揭示理論概念之建構,及研究範圍與動機之澄清,於第一節論研究動機 與範圍;第二節界定機關組織的意義;第三節概論組織結構的要義;第四節闡明組織 分化之意義。 第二章 為理論基礎的闡論,第一節述層級化之廣義、狹義及引申的意義;第二節敘 述層級化的原因;第三節分論層級化之原則;第四節則著眼於層級化概念的演變。 第三章 是論文的重心,討論層級化與管理效能的關係,於五節中,分論層級化與管 理幅度,與授權、與分權、與溝通、與領導的關係。 第四章 討論層級化與組織的關係,第一節中析述層級化建立組織中權威體系;第二 節探討層級化與不同的角色扮演;佐證前述理論。 第五章 則輔以兩個實例,佐證前述理論。 第六章 為結論,第一節中分析層級化的正、反功能;第二節則敘述層級化的昔、今 ,以至於未來的可能演進趨勢;第三節,以一般結語作為結束。
389

農地委託經營之研究

邱大展, Qiu, Dai-Z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近年來由於工商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整體經濟的成長,但在農業方面,則發 展速度相對的落後,因而產生了一連串問題,表現在農地利用方面的有:1.農地廢 耕,2.農地利用的租放化,3.農地細分,4.農地轉用……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很多 ,但鑑於以往土地改革,對農業發展所具之重大功效,因而各界感盼望以農地政策 的改革,作為解決現階段農業問題的手段之一,綜合各界意見農地政策的改革是以 共同經營,委託經營和合作農場,代耕制度四種方法為主,惟迄今仍未有人對農地 委託經營作深入研究,此為本論文之研究動機。 基本上,本人認為:1.農地委託經營可以不打破傳統之所有權的偏好,避免現行租 佃法律,而擴大農場經營規模,2.委託經營可以提高農業投入因素的生產效率,降 低成本,增加農民所得,3.可以促進廢耕地的利用,4.可以促進農業人口轉移到非 農業。 將了解上述問題乃由全省十五個縣中選出十五個鄉鎮實際調查訪問了六○○戶農家 ,其中一般農戶三九○戶,委託農戶一二○戶,受委託農戶九○戶以收集一級資料 ,以求印證前述之假設。 本論文各章探討問題如下: 第一章 緒論包括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 第二章 農地委託經營產生之背景及理論。 第三章 台灣農地委託經營的實際現況。 第四章 委託經營在法律上之性質。 第五章 委託經營和擴大農場規模,促進農地利用之關係。 第六章 台灣農民對委託經營之意見及遭遇的困難。 第七章 結論及建議。
390

小農轉業問題之分析

劉萃慧, Liu, Cui-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共分四節,依次為問題的提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小農定 義與特性。本章主要是提到研究此論文的目的何在,及研究的範疇。第二章,台灣 小農形成的背景及其經營現況,共分二節,第一節,小農形成的背景原因何在,第 二節,探討小農經營現況,此經營現況是相當不利的,同時也正是台灣農業發展的 瓶頸所在。第三章為輔導小農轉業的理由,共分三節,第一節擴大農場經營規模需 離農政策的配合,第二節,提高土地利用,第三節,增加農業所得。本章主要是討 論:由於小農經營是不利的,所以才有小農轉業的因應措施,同時小農轉業,放出 土地後,可望達到擴大農場經營規模,提高土地利用,增加農業所得的目的。以上 均就理論上而言。第四章,小農轉業實際所面臨的困難,共分三節,佐以資料的實 證分析,闡述其困難所在。第五章為小農轉業可行性之探討及其解決途徑,共分二 節。第六章為結論。

Page generated in 0.015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