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經濟投票之路徑分析:2012年總統選舉之研究 / Economic Voting in Taiwan: A Path Analysis of the 2012 Presidential Election林政宇, Lin, Cheng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經濟投票研究逐漸重視內因問題,國外的研究對於資料上和方法上均展開革新。相較之下,台灣的經濟投票研究受限於資料和方法,一直無法對認知性與資料性的內因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資料的侷限不是一時能獲得改善的。但方法的反思和修正,正是研究者與方法對話讓方法實用的開始(黃紀 2000b)。處理經濟投票的二個內因問題,本文引用Menard(2010, 145-168)所提出的PALR方法。它保留路徑分析的優點,並讓類別變數能夠在路徑分析方法中被估計;同時結合Heckman因果效應模型的概念,亦能處理資料性的內因問題。
2012年總統選舉「九二共識」和「台灣共識」的交鋒,最後是由主打透過「九二共識」提振台灣經濟的執政黨獲勝。面對前一個任期表現差強人意的執政黨,選民沒有對它進行處罰,反倒再給它執政的機會。這樣的選舉結果讓人聯想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影響經濟評估。透過PALR希望能一窺2012年總統選舉的全貌。
研究發現,2012年總統選舉存在社會前瞻經濟投票,卻不存在社會回溯經濟投票。政黨認同對社會回溯型經濟評估有直接影響,對社會前瞻型經濟評估則是有間接影響;而且對投票選擇的影響不只存在直接影響力,透過候選人形象評估和社會前瞻型經濟評估,政黨認同對於投票選擇也有相當的間接影響力。這表示選民不僅是有立場地對執政黨2008年到2012年的表現進行評估;對台灣未來的展望同樣存在政黨認同的影響。選民不僅有立場地評估代表二個「共識」的候選人,也有立場地看待台灣未來可能的發展。
|
12 |
女大學生政黨認同之變遷與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政治大學學生為例 /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ange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party identific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林惠香, Lin, Hui Hs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採用定群追蹤研究方法,從社會化機制家庭及學校環境的角度,與個人政治態度中政治信任感及施政滿意度二個重要變數,研究女大學生政黨認同的變遷與其影響。傳統學派學者及修正學派學者,對於社會機制影響政黨認同有不同之見解。前者認為,政治社會化在幼年期即形成,且具穩定性。後者則認為,政黨認同在孩童時期即固定形成,但在成長期受重要的議題影響,多少會反映出在政黨認同上的判斷。
本研究發現在家庭政治社會化的過程,女大學生的父母政黨認同為同質性者,政黨認同呈一致性且穩定現象;父母親政黨認同為異質性者,則女大學生的政黨認同較會偏向與母親相同;再者,父母親政黨認同為異質性者,但若認同「泛藍政黨」與「泛綠政黨」二大類政黨者,其女兒仍會支持二大類政黨其中一類政黨;但父母親皆為「獨立選民」或其中一方為「獨立選民」,其女兒成為「獨立選民」比例較高。
學校環境政治社會化的過程,本研究發現女大學生較不會因學校環境,其政黨認同有所變化。
政治信任感一直是學者在研究民眾政治態度的重要主題。政治信任感的高低亦會影響政權或政府的正當性。施政滿意度是民眾對於政府施政的滿意度評價,理論指出,施政滿意度愈高者,支持執政黨者的比例愈高。本論文發現,民進黨執政時期,女大學生政治信任感及施政滿意度愈高,支持「泛綠政黨」的比例愈高;反之,政治信任感及施政滿意度愈低,支持「泛藍政黨」比例愈高。
由上可見,政黨認同在社會化機制中,主要受父母親的政黨認同所影響;而個人政治態度中,對執政黨政治信任感及施政滿意度愈高,支持執政黨比例愈高。
兩性差異是後天社會化所形成,在社會結構變化,兩性差異逐漸消失。本論文發現,大學生在性別差異驗證,無統計上的差異;由此筆者推論民主化過程與政治社會化過程中,女大學生在教育程度的提升,政治知識及政治參與的增加,以致本研究除學校環境中老師的政黨同因素外,其他因素並無性別差異的情形。
關鍵字:政黨認同、政治信任感、施政滿意度、政治社會化、定群追蹤
|
13 |
大學生政黨認同持續與變遷之研究 / The change and continuity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identification陳麗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黨認同是影響選民行為的重要變數,對於選民的投票決擇深具解釋力。家庭的政治社會化是子女習得政黨認同最初的管道,然而隨著子女年歲漸長,子女本身的政治態度可能逐漸削弱家庭的影響力,尤以甫屆投票年齡的「首投族」最易改變其認同。大學生恰為20 歲「首投族」的年齡層,研究其政黨認同對於政黨的政治版圖和選舉成敗皆有其重要性。因此,本研究試圖藉由大學生四年間的定群追蹤資料,探討大學生政黨認同在成年前後是持續穩定抑或發生變化?父母政黨認同與大學生的施政滿意度對其政黨認同又有何影響?
研究發現,在2004年至2008年的各波訪問之間,政黨認同維持穩定者佔多數,有逾七成的大學生保持一致,而改變政黨認同的兩成大學生中,大多朝向泛藍移動,但泛藍認同者的增長主要是從中立者流入,泛綠認同者的流失則是向中立轉移,在藍綠兩極端之間轉移者並不多見。
進一步探究父母政黨認同與大學生施政滿意度的影響,則發現父母雙方的政黨認同是否一致,以及家庭的政黨色彩深淺,對於大學生的政黨認同傾向甚或改變與否,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若在政黨色彩愈濃厚的同質性家庭,大學生子女最易與父母政黨認同一致,也愈有可能成為穩定的政黨認同者;若為無特定政黨色彩的父母中立家庭,子女不但較有可能改變政黨認同,也很難持續認同某個政黨。另一方面,施政滿意度愈高的大學生,愈有可能認同執政的泛綠政黨,也愈有可能成為穩定的泛綠認同者,反之亦然。最後,本研究將父母政黨認同、大學生施政滿意度與其他變數一併放入模型時,兩者對大學生的政黨認同變化仍有顯著的影響,顯示家庭政治社會化與大學生自身的政治態度均為影響政黨認同持續與變遷的重要變數,政黨認同的形成不只是先天習得,亦可能為後天因素所改變。
|
14 |
從議題所有權看競選廣告-以2012總統大選為例 / Political advertising in the 2012 presidential campaign:from a view of issue ownership許倍甄, Hsu, Pei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旨乃透過議題所有權的角度,探討政黨競選廣告的策略。民眾認知構成議題所有權的形成,而台灣民主化時程尚短,本文觀察台灣民眾是否可以基於過去觀察政黨競爭的經驗,建立議題所有權認知。而如果民眾確實對於政黨具有議題所有權認知,則該認知是長期穩定的,還是短期浮動的?此外,本研究透過議題所有權、議題聚合、及議題入侵等三項概念分析國民兩黨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電視競選廣告,並藉以探討政黨是否善用其議題所有權。
筆者透過t檢定以及相關統計圖表,分析台灣民眾2006-2012年的議題所有權認知,以及透過內容分析法,分析2012年總統大選中,政黨電視廣告議題策略運用。研究結果發現,台灣民眾具有長期而穩定的議題所有權認知,且民眾的政黨支持和議題所有權認知有其關聯性。大部分民眾還會偏向認為他們所支持的政黨,處理各項議題的能力較好,這樣的認知在政黨認同上有明顯的差異性。而在2012年國民兩黨的電視競選廣告策略方面,這次無論是在位者或是挑戰者,所採用的都是議題聚合策略,把主力放在民眾所關心的議題上,不過由於候選人角色不同,廣告的表現形式也有所不同。在位者(馬陣營)的廣告策略為議題聚合形式搭配正面廣告或攻守俱備的廣告,著重在自身政績的傳達;而挑戰者(蔡陣營)的廣告策略為議題聚合形式搭配負面廣告或攻守俱備的手法,著重在傳達馬政府執政不佳以及自身領導形象,台灣此次的競選中強調議題聚合現象的比例十分的高。
|
15 |
台灣地區人民對兩大政黨與政策的認同取向-社會認同理論的驗證 /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Taiwan area people - A demonstr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高恒信, Gau, Handsom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幾十年來的台灣,政治舞台上一直是由兩大政黨扮演主角。然而,兩大政黨支持者意識形態的嚴重分歧,導至在政黨政治的發展過程中,蒙上一層情緒化、不理性的陰影。本研究乃選擇了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做為論文的理論依據,企圖探討這些問題。本研究目的是探討國內兩大政黨的支持者,如何形成其政黨認同,以及對政策的判斷是否受認同團體的影響而有所偏差。研究方法的使用,除了設計一問卷,來了解兩大政黨不同的意識形態,並企圖驗證台灣地區人民對於政策好壞的判斷,是否受其政黨支持屬性所左右。另外,在文獻的探討過程中,也對兩團成員的認同發展,做了一些探索與推論。前一部份符合心理學科學實驗的典範,後一部份則檢示歷史的發展,偏重於邏輯的推理。在實徵研究方面,分成兩個部分。研究一是使用一份自編的政黨意識形態問卷,施以大樣本問卷調查,比較兩大政黨支持者所具有的不同意識形態,以及不同的族群自我定義。研究二以一個實驗操弄來驗證內團體偏私現象。研究結果發現,新的族群分類方式正在取代原有的省籍分類,一種抽象的族群自我定義:「台灣人是台灣人」和「台灣人是中國人」的二分法,將台灣地區的人民劃分為兩個新族群。這兩個新族群恰與兩大政黨意識形態相符。另外以本省人和外省人為主的省籍情結並未消失,它只是轉化為上述的兩種抽象定義。因此,省籍的背景,加上個人對中國文化的信仰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政黨認同取向。而一個政黨意識形態較強的人,在對政策的態度上,常常不知不覺的受到己團體意見所左右,而不能客觀地判斷政策的優劣。尤其以民進黨意識形態者所產生的這種內團體偏私較強,國民黨意識形態者的內團體偏私現象則較不明顯。最後,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對台灣政治生態發展所做的建議是,唯有將台灣意識或中國意識視為一種文化意識,而非族群意識。台灣地區人民才可能將族群認同與政黨認同分開
,並發出理性的政黨認同,與團結的國家認同。 / There are two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tha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scene of Taiwan politics. The KMT have government Taiwan area over fifty years, which came from mainland China. Being a minority group as opposed to the KMT, the natures of the DPP supporters are not as same as the members of the KMT. Their ancestors have lived in Taiwan for hundreds of years. Consequently, the ethno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al identity are confused with each other for most of the people in Taiwan. Someone would choose suort one political group not because their cognition to politics, but because most their ethno background. It is to say, one whose fathers came from mainland china would mostly support the KMT than the DPP. One whose fathers were birth in Taiwan is mostly support the DPP than the KMT.The purpose of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of ideology between two political groups. Besides I will utilize the real-
life intergroup relationship for proving in-group bias. Two
methods of research were adopted. One is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the other is an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t ideology in two groups. The KMT supporters usually have more conservative attitudes about politics. The DPP supporters have more open attitudes with their opinions. The ethno backgrounds usually display the role of accentu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group bias phenomenon has been partly proved. It means that there is a vivid in-group bias phenomenon in minority group. Someone who supports the DPPave a higher rating with the statement that talked by the DPP member.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also reveals something. There were two opposed opinions rising to explain someone's identification for their sense of belonging. What opinions someone may choose
are usually decided by their political identity. One who
supports the KMT choose more likely the opinion "Taiwanese is also a Chinese." One who supports the DPP accept more likely the opinion "Taiwanese is just a Taiwanese." Because the two opinionsre abstract definition, so they are not decided by someone's descent. That is to say the traditional manners of ethno category by dialect are broken. The new manner of ethno category is not imposed by someone's descent. I am not optimistic about the phenomenon. The rise of the new ethno definition does not only completely displace the old system of category but also confused with each other. It must have the Taiwan people divided into more small groups. So I predict in the future, The ethno identity of Taiw people would be more complicated .
|
16 |
我國南部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2008年總統選舉分析 / Voting behavior of southern voters in Taiwan:An analysis of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2008王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2008年總統大選,我國南部選民個人社會背景特徵、投票抉擇因素及投票行為,並分析影響南部選民投票抉擇的最重要因素。
本文採用二手資料分析法,資料係採自「2005年至2008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Ⅲ):民國九十七年總統大選民調案」(TEDS2008P)(NSC 96-2420-H-004-017),使用的統計方法主要為次數分配、卡方檢定、t檢定、變異數分析及洛基迴歸模型。
經分析後主要研究發現:
一、 南部選民政黨認同傾向泛綠最多;對民進黨籍候選人謝長廷不論能力或形象評價,皆高於國民黨籍候選人馬英九;在統獨態度上,南部選民較傾向維持現狀;南部選民對過去陳水扁總統整體施政滿意度感到並不滿意。
二、 就全體受訪南部選民而言,本研究所提出的省籍、族群意識、政黨認同、候選人評價、統獨態度及總統施政滿意度等變數,個別單獨地與投票行為進行分析時,均達統計上的顯著關聯性,顯示上列變數都有可能影響南部選民的投票行為。將諸多變數一同納入模型比較其相對影響力時,發現「政黨認同」、「候選人形象」及「統獨態度」等三項變數最具影響力。
三、 南部選民的組成以本省閩南人與台灣人自我認同居多,支持泛綠的選民在南部依舊占了多數,且對民進黨的候選人評價也高於國民黨的候選人,因此南部對於民進黨來說,仍是一個具有相對優勢的區域。
四、 南部選民中,政治傾向較偏中立的選民,包括族群雙重認同者、無特別政黨認同的獨立選民及對於統獨態度主張維持現狀者,約有七成在這次選舉中將票投給在野黨的候選人馬英九。由南部選民對陳水扁過去施政滿意度偏向不太滿意可見,理性抉擇讓中立選民對執政的民進黨無法繼續信任,因而將票轉向在野的國民黨「換人做做看」。
五、 過去統獨態度在南部的分布, 1994年至2002年南部選民的統獨態度,支持統一者約占25%,支持獨立者也是約25%,而維持現狀者則約占50%。時至今日,南部選民支持統一者占10%,支持獨立者則是34%,維持現狀則保持在56%。除維持現狀並無明顯變化外,支持獨立的比率明顯增多,而支持統一者減少,是否為民進黨這八年中央與地方執政的影響,值得深入探討。
|
17 |
家庭父母政黨態度一致性與大學生政黨傾向之研究李育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黨認同是選民對一個政黨所存在的一種歸屬感及心理認同,形成於社會化的過程中,它是政治態度與選舉投票研究中,學者最重視的焦點之一。家庭中的父母在子女社會化過程中的影響力亦為政治社會化研究領域中所關切的重點,本研究旨在將上述兩個研究焦點結合,以大學生為對象,進而探討父親與母親的政黨態度一致與否對子女政黨傾向之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當父母親政治立場一致時,其代間政黨傾向的一致性也較高。當父母親都支持泛藍或泛綠政黨時,有較高比例的大學生會分別傾向支持泛藍或泛綠政黨;同樣地,當父母親都傾向成為獨立選民時,大學生也有明顯較高的比例會傾向成為獨立選民。另外我們發現,當父親與母親的政黨認同有所衝突時,大學生的政黨傾向會在父母雙方的政黨認同間拉扯,使得多數大學生難以決定其政黨認同,而成為獨立選民。因此,父母之間的政黨理念一旦有所衝突,將難以將其政黨傾向傳遞給下一代。然而當大學生要在父親及母親的政黨認同間做抉擇時,研究顯示大學生多較不傾向認同父親支持的政黨,而較偏向母親一方。在父強母弱的非對立型家庭中,母親對大學生的政黨傾向也同樣發揮了其影響力。關於其它影響大學生政黨傾向的因素,省籍、主觀家庭社經地位、同儕間討論政治的情況、政治涉入、政治知識、政治信任感、族群意識以及統獨立場在多元迴歸模型中都是顯著的影響變數。
本文僅以初探性的研究出發,期透過本文之發現,使得相關研究學者能在往後研究中,更為深入瞭解家庭中父母政黨認同的不同組合模式對子女政黨傾向所帶來的影響,以達成社會科學研究中「預測」現象的終極目標。
關鍵詞:政黨認同、政治社會化、同質性父母、異質性父母、對立型家庭、非對立型家庭。
|
18 |
我國女性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2004年總統選舉分析吳家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係探討2004年總統大選,我國女性選民個人社會背景特徵、政治態度及投票行為,並分析影響女性選民投票抉擇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採用二手資料分析法,資料來源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研究計畫 「2004年總統選舉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 2004P)資料,使用的統計方法主要為次數分配、卡方檢定、t值檢定、變異數分析及洛基廻歸模型。
經分析後主要研究發現:
一、女性選民的政黨認同傾向「中立」;對候選人的評價,女性選民認為陳水扁的形象優於連戰,而連戰的能力優於陳水扁,整體而言,女性選民較喜歡陳水扁;政策議題方面,女性選民首重「經濟性議題」;2004年總統大選,女性選民表示投票給陳水扁的比例多於連戰。
二、女性選民的個人背景因素及政治態度等變數,單獨地與女性選民的投票抉擇皆有顯著的關聯性,惟將諸多變數一同納入模型比較其相對影響力時,發現「教育程度」、「政黨認同」及「候選人評價」等三個變數最具影響力。
三、「教育程度」是影響女性選民投票行為的重要因素,顯示社會學研究途徑同樣和社會心理學研究途徑對女性選民的投票抉擇具解釋力及預測力,惟高教育程度女性選民的投票率並不高。
四、2004年女性選民「偏泛藍」及「偏泛綠」比例差距不大,與1992年相較,女性選民對國民黨的支持度下滑,對民進黨的認同則大幅提升,而無政黨傾向比率縮小,顯示女性的政治意識逐漸提升。
五、女性選民重視候選人個人特質,尤其女性佐理人員及家庭主婦更有「選人不選黨」的傾向,且形象的影響力更勝於能力。
|
19 |
衝突選民與投票參與- 以台灣2004-2016總統選舉為例 / Conflicted Voter and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The Case of the 2004-2016 Presidential Elections徐子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影響選民投票抉擇的變數可以分成長期因子與短期因子,長期因子有政黨認同與對於現任政府施政評價等;短期因子則包括對於候選人的評價以及競選期間所發生的事件等。先前的研究指出,當一個選民的長期因子與短期因子出現衝突,則該選民將可能不會投給較偏好的候選人。和這些研究不同的是,本論文從衝突選民的理論假設出發來分析投票參與行為。本論文認為,長期因子與短期因子若出現衝突,會使得選民產生衝突壓力,無法作出判斷,進而降低選民投票的意願。本論文聚焦「政黨認同」以及「對現任政府的回溯性評價」兩個長期因子,以及「對候選人的偏好」做為短期因子總指標,探討長期因子與短期因子發生衝突時對於選民投票參與的影響。本論文根據政黨認同與候選人偏好一致與否,以及回溯性評價與候選人偏好一致與否,將選民做若干分類進行分析。本論文利用「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 2004年、2008年、2012年與2016年總統選舉調查資料進行實證分析,發現當選民的政黨認同與候選人偏好並非一致時,選民的投票意願降低。其次,回溯性投票與候選人偏好的衝突也有相似的效果,對於執政黨的表現滿意與否,若非與候選人偏好一致,選民的投票參與意願也會下降。整體而言,本論文將衝突選民理論拓展到對於投票參與行為的解釋,除了對於投票行為研究具有若干貢獻外,也對於政黨的選舉策略提供一些啟發。 / Many previous studies have tested the conflicted voter hypothesis that voters will be less likely to vote for their preferred candidate when the voters' issue positions are in conflict with their partisanship. Building on these previous works, this thesis tests the conflicted voter hypothesis on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I contend that voters are less likely to vote when they are under pressure generated by conflicts between factors. Using Taiwan's Ele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tudy (TEDS) surveys for the 2004, 2008, 2012, and 2016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Taiwa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voters are less likely to vote when their partisanship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ir preferred candidate's partisanship. Moreover, the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voters tend to not vote when they identify with the opposition party but are satisfied with the incumbent government's performance, and when they identify with the incumbent party but are dissatisfied with the incumbent government's performance. Overall, this paper not only facilitat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nflicted voters' behavior, but also provides implications for the campaign strategies of political parties.
|
20 |
選區服務與個人選票之建立高世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複數選區的選舉制度以及講求「恩庇依隨」與「回報」的人情關係下,常見台灣的民意代表以服務選民的方式來建立自己的「個人選票」(personal vote),提供服務的民意代表期待接受服務的選民在未來的選舉中,以選票回饋來增加當選的機會。本研究以台灣選民為主要分析單元,輔以對立委的調查資料與投開票記錄,探討民意代表的「選區服務」是否誘發選民投票支持的回饋行為。
研究發現,台灣選民傾向將選票投給他們認為著重服務工作的政黨。另外,曾經接受過民意代表「個案服務」(case work)的選民也傾向將選票回饋給提供服務的民代,而且不受選民自身政黨認同的影響。本研究也發現,第三屆區域立委普遍認為選民服務的工作對他們爭取選票是最有幫助的,其次才是在立法院的問政表現。研究發現立委若是愈重視「選區服務」,則他們連任當選的機率也就愈高,選票也就愈集中在某些村里。整體而言,本研究發現民代的服務工作確實產生了「個人選票」的現象。
|
Page generated in 0.038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