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
政策制定過程中互動理論的探討--台海兩岸經貿交流情勢分析(1987 ∼) / The study of interactional theories applied in policy making蔡志恒, Cai, Zhi-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研究兩岸經貿互動的論文,依其研究主題的不同,大致上可以歸納為幾個方式或
途徑,這些研究主題本身並不一定具備相斥的要件:
1.以「國家的整合模式」為主題的研究包括一些立於國際體系和國際關係理論範疇的
學派(Federalism)、溝通學派(The Communication Approach)、新功能學派
(Neo-functionalism) 等等為主體,研究台海兩岸在彼此交流的「整合」之過程,互
動的主體則集中於兩岸的政治菁英分子,並強調其扮演的角色和共識觀念的取得。
2.以「經貿交流的結構性分析」為主題的研究包括商品名目的、實質數量的、依賴程
度的計算和分析模式,以貿易理論和若干相關經濟基礎為前題,研究兩岸經貿發展的
內容和實質結構。
3.以「政策和策略分析為主體」為主題的研究包括政策的、戰略的、策略性的研究,
以政策的付諸實行,在實用上的功能、可行性、意義... 等等為主,研究一實際的、
可行的、適切的政策內容。
另外尚有部分係以國際政治經濟學、傳播理論為理論基礎的研究。惟研究之目標大致
亦不脫前述三項主題範圍。
|
222 |
台灣地區風景特定區實施開發許可制之研究崤淑華, Chang, Shu-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內對於風景區計劃內容有頗為廣泛的研究,但卻未見有關於計劃擬定發布後,實施
開發建築前土地管理及審查制度及探討,因為目前計畫之擬定審議、公告及實施,悉
依都市計畫法之規定,但是都市計畫主要是作都市土地發展規劃之依據,而與“維護
具有大自然之優美景觀資源”為原則的風景特定區計畫,在計畫性質與區位上不相符
合,若適用同一套管制內容,將使風景特定區之開發陷於僵化,隨著國民旅遊偏好的
不同,亦難以作適度調整,故本文企圖用國外實施具有彈性的土地開發許可制及國內
略具雛形的開發許可制來檢討國內風景特定區的開發管制。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說明全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流程。
第二章:探討有關的文獻,並對其他文獻作一簡述與回顧。
第三章:由風景特定區土地使用的特性,來探討目前風景特定區土地開發之運作模式
及制定內容有何缺失,指出問題點,再就目前法令規定風景特定區計劃開發之行政體
制,來探討目前風景特定區開發之功能分析。
第四章:探討國外實施開發許可制之對象,運作模式及實施後有何成效,並對其功能
詳加分析。
第五章:探討國內實施開發許可制之缺失,及其不夠周延之處,並作適度修改,從而
引用到風景特定區。
第六章:探討風景特定區實施開發許可制時之運作模式,及應有之配合措施。
第七章:結論與建議。對全文作一總結,並提出一改進可行之道,以供政府機關行政
之參考,以便提供全民規劃開發良好,設施配置適當,適合各種遊憩行為的風景特定
區,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功率而同時達到保育之目的。
|
223 |
中山先生的建國理論-一個政治學上現代化理論的探討汪文珊, Wang, Wen-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是借助最新政治現代化的理論來闡述 國父的建國策略,就論文
內容的安排而言,著重於闡析現代化過程中五項危機的意義及 國父對解決這些危機
所提出的辨法。各章大要如下:第一章導論。第二章建國過程中人民對政治社群的支
持問題-認同危機。第三章建國過程中人民對權威當局與典則的支持問題-合法性危
機。第四章建國過程中行政制度建立的問題-貫徹危機。第五章建國過程中政治制度
建立的問題-參與危機。第六章建國過程中的經濟問題-分配危機。第七章結論。
|
224 |
我國選務機關組織與功能之研究劉明堅, Liu, Ming-J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為我國第一部統一的選舉法典,據以成立的各級選
舉委員會,為辦理中央或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罷免之常設機關,亦屬法制上的創舉,
由於係初次立法施行,不論在理與實際上均尚有爭議之處,值此有關單位正研修選罷
法及有關法令規章之際,筆者以在校所學組織理論為經,以參與選務之經驗為緯,探
討現行選務機關之組織與功能,分析其利弊得失和影響變素,並提出若干興革建議,
期有助於建立更完美的選務機關行政體系之參考。
本論文在選擇問題與相關資料的標準上,係兼採制度的、行為的的、生態的和系統分
析研究途徑,在搜集與處理資料的程序上,則兼採非實驗性的文件分析法、個案法及
準實驗性的抽樣調查法、比較研究法和實地觀察法等研究方法。
全文計分六章,約十五萬餘字,各章內容提要如次:
第一章:「導論」,係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途徑與方法,並概述研究
之內容大要。
第二章:「選務機關之沿革」,係探討自清末以來,辦理中央及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罷免之選務機關發展及演變的過程。
第三章:「各級選舉委員會之組織」,係以組織理請為分析架構,以現行選務機關組
織為分析素材,旁徵他國之選務機關組織,配合問卷調查及實地觀查所得,探討各級
選舉委員會之靜態結構、動態行為和生態系統。
第四章:「各級選舉委員會之功能」,組織是內部的結構,功能是外部的產出,本章
係分析各級選舉委員會對於整個社會系統所發生之正、負作用,並提出若干加強功能
的 途徑。
第五章:「選舉委員會之地位與關係」,係分別採討各級選舉委員會間、中央選舉委
員會與內政部間及省市、縣市選舉委員會與省市政府,議會間之關係,以釐清各級選
舉委員會在政府體系中之地位與關係。
第六章:「結論」,係綜合檢討現行選務機關組織與功能所存在之缺失,分析其成因
,并試提若干改進之建議。
|
225 |
事業部制組織型態之研究鄭進源, Zheng, Jin-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事業部制組織型態,係一種集權管制、分權管理的組織型態。將組織的利潤責任(P-
rofit Responsibility)劃分給若干獨立自主的事業部門(Divisions ),各事業部
門分別擁有獨自的產品與市場,而將其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盈虧損益向企業最高管理當
局(Top management)負責;最高管理當局得以客觀的立場,根據各事業部門的營運
損益,衡量並評估其經營績效與成果,同時,加強各事業部門之間的協調與聯繫,掌
握對各事業部門的指揮、監督與控制之權,使企業本身得以維持並鞏固其完整性與統
一性。
本論文計十萬字,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撰寫本論文之動機與目的、方法與
範圍。第二章為事業部制的組織型態,說明事業部制的概念與組織型態的界定,並結
合組織的基本型態,以探討事業部制的組織型態。第三章為事業部制組織型態的採行
與設計,從﹁分化﹂的觀點,探討採行的原因與條件,從而檢討其分化設計。第四章
為事業部制組織型態的管理與運作,從﹁整合﹂的觀點,探討集權管制的措施。從理
論轉為整合制度。第五章為個案分析,以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M)與台塑關係企業例
,說明其所採之事業部制的實際運作情形,並以之與理論上的探討作一對照的分析。
第六章為結論,指出事業部制組織型態所面臨的問題及改進的建議。
|
226 |
我國選舉罷免法的政策分析林正杰, Lin, Zheng-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定名「我國選舉罷免法的政策分析」,寫作的目的在運用政策科學及政治學的
若干觀念,對六十九年制定的「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作整體性分析。
論文分為四章:
第一章〔選舉罷免法的政策流程〕,主旨在描述選舉罷免法的流程,分為兩節,第一
節「政策流程圖」提出一套筆者改定的政策流程模式。第二節〔選舉罷免法政策流程
〕應用上述的模式來描述選舉罷免法流程的決策。
第二章〔選舉罷免法的決策分析〕,主旨在解釋選舉罷免法的決策、研究方法、採用
政治學中的團體理論。分為兩節,第一節〔團體理論的決策分析〕提出筆者建構的「
團體競爭決策模式」。第二節〔選舉罷免法決策過程中的團體競爭〕運用上述的模式
來描述並解釋選舉罷免法的決策。
第三章〔選舉罷免法的評價〕,主旬在對選舉罷免法作系統性評價。分為兩節,第一
節〔公共政策評價模式〕提出筆者建構的「公共政策評價模式」。第二節〔選舉罷免
法的評價〕運用上述模式評價選罷法。
第四章〔結論-選舉罷免法的修正建議〕。在這一章中,筆者申論「選舉病理」的觀
念,並提出個人對選罷法的修正意見。
附錄部份極為龐大,包括選罷法制定過程中出現的四個方案:1)內政部草擬「動員
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草案」;2)吳延環草擬「動員戡亂時期公費選舉罷免
法草案」;3)姚嘉文、林義雄、張德銘草擬「選舉罷免法草案試稿」及4)康寧祥
、黃順興、費希平草擬「台灣地區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試擬案」。此外,還包括內政
部草案的初稿,以及「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施行細則」。
|
227 |
組織控制:管理過程中自我調適設計之探討江岷欽, Jiang, Min-Q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研究的動機、方法和目的。第二節、組織控制的緣起。第三
節、組織控制的概念發展。一、傳統概念,二、傳統概念的批判,三、現代的意義。
第四節、組織控制的基本程序。
第二章 組織控制的類型分析:第一節、分析基礎:系統的策略資訊。第二節、事後
控制。第三節、事前控制。第四節、事中控制。第五節、分析結語。一、成員對各控
制類型的可能反應,二、綜合類型。
第三章 組織控制的實務:第一節、生產作業控制。一、投入項的事前控制,二、作
業的事中控制,三、輸出的事後控制。第二節、財務控制。一、財務資源的事前控制
,二、財務資源的事中控制,三、財務資源的事後控制。第三節、組織行為的控制。
一、政策及程序途徑,二、績效衡量--反饋途徑,三、激勵途徑,四、行為改變術
,五、參與管理途徑。
第四章 組織控制的功能檢視:第一節、組織控制的正功能。一、適應方面,二、目
標達成方面,三、模式維持方面,四、整合方面。第二節、組織控制的負功能。一、
負功能產生原因,二、官僚行為,三、策略行為,四、不實報告,五、抗拒行為,六
、疏離感。
第五章 結論:第一節、組織控制負功能的消融。第二節、有效組織控制的設計。一
、哲學基礎的選擇。二、誰來控制,三、控制與工作性質配合,四、通則歸納。
|
228 |
以農企業公司方式擴大農場經營規模可行性之研究鄭聰懿, Zheng, Cong-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的範圍及有關名詞的定義。
第二章擴大農場經營規模的問題,首先瞭解土地改革後的農業發展及現況,其次闡明
大農場經營的理論,再就目前各種擴大農場經營規模的方法加以分析並歸納其問題,
然後探討農企業方式擴大規模的理論。
第三章工業區模式擴大農場規模的調查,調查宜蘭龍德及嘉義民雄兩工業區原農地被
征收之土地所有人之現況。就其徵收前後之生活,勞動力的就業,農業資產的運用與
轉換情況及其意願,對當地社會、經濟的影響情形加以分析。
第四章推行農企業公司之必要配合措施,就前章研究分析結果,探討財經政策、社會
政策、法令制度與修訂及行政上等各方面應如何配合。
第五章以農企業公司擴大農場經營規模之評估,分析推行農企業之預期效益,並探討
其可行笥。
第六章結論,提出本文研究的結果。
|
229 |
我國勞工福利政策之研究辛玉舜, Xin, Yu-S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共四節,分別就勞工福利政策的概念、研究動機、目的、研究範圍與方
法加以說明。並探討與本文相關的社會福利理論、激勵管理理論及公共政策理論。
第二章我國勞工福利政策的決策環境,共四節,探討我國的社會福利思想,社會經濟
結構的變遷,並檢視我國勞工的生活現況。
第三章我國勞工福利政策的規劃過程與內容,共四節除規劃理論外,其他三節分別就
勞工福利政策的目標與演進、勞工福利的法制體系與決策過程,及我國勞工福利政策
規劃過程的特質加以探究。
第四章我國勞工福利政策的執行,共三節,分別從職工福利金條例、勞工住宅,以及
勞工正當休閑閒動的推展說明目前勞工福利政策的執行情錶。
第五章我國勞工福利政策之檢討,共六節,分別從決策過程及法規、機構組織、經費
及人員等方面加以檢討。
第六章結論--建議與展望,就研究所得提出改進之建議,並體察整個決策環境,提
示今後勞工福利的趨勢與展望。
|
230 |
韓非激勵管理思想之研究陳惠華, Chen, Hui-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首先說明研究之旨趣、範圍與方法架構。其次就中、西管理思想之梗
概 (即意涵、派別及演進情形) 作分別之探討與說明。
第二章:激勵管理學說概論。本章旨在說明激勵管理之本質,並介紹各種激勵管理之
理論,最後並嘗試作一整合工夫,建立激勵管理的分析模式。
第三章:韓非行狀及其思想之蘊成。本章點出韓非思想之建立,乃有其時代背景與個
人特質之因素所致成,並就其思想之淵源(分為三晉法家之傳統淵源及先秦諸子之學
派淵源)說明其蘊育之過程。
第四章:韓非激勵管理思想之體系建立。本章首先建立其體系分析架構,次由演化的
歷史觀、自利的人性論、功利的價值觀說明其理論根基;再論其內涵法、勢、術三者
之性能及其實際之應用;最後探討法、勢、術三者之整合關係,而完成其整個體系建
立之分析。
第五章:結論。此章擬由人性論之探討,及韓非思想與西方激勵管理思想之比較(尤
重與西人馬基準術論之比較),而對其激勵管理思想作整體之檢討與評估,以期使韓
非思想對現代激勵管理所具有之意義得以表露和有所助益。
|
Page generated in 0.028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