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王珮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係在探討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之關係。
本研究之自變項係指兒童氣質(活動量、適應度、趨避度、情緒強度、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與父親及母親教養方式(保護、愛護、命令、拒絕、忽視、精神獎勵、物質獎勵、精神懲罰、物質懲罰);依變項則為兒童社會能力,包括教師所評量之社會能力與兒童同儕所評量之社會能力,教師所評量之社會能力是:工作能力、主動性、了解人己關係、禮貌、陌生及公共場合之反應、語言能力,而兒童同儕所評量之社會能力則分為五組:受歡迎組、被排斥組、被忽視組、受爭論組及一般組。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計有社經地位調查表、兒童氣質量表、父親教養方式問卷、母親教養方式問卷、加州學前兒童社會能力量表與照片式社會計量工具。研究樣本計1267人,係取自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十二個行政區之46所幼稚園。研究所得的資料,係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多元區別分析以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處理。
茲將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發現歸納如下:
一、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之一般狀況:
男生在活動量,情緒強度及注意力分散度較女生高;女生在適應度及堅持度較男生高,其社會能力也較男生好。而在注意力分散度,中社經較高,堅持度,高社經較高;在教養方式,高社經較中低社經較中低社經採積極教養方式;此外,高社經在語言能力較好。
二、兒童氣質與父母教養方式之相關:
活動量大,適應性差,情緒強度激型,注意力分散度大,堅持度低的兒童,相對的,父親或母親稍會採命令、忽視和懲罰等消極的教養方式。
三、兒童氣質與兒童社會能力之關係:
1 兒童氣質之適應性好,注意力分散度低,堅持度高的孩子,則其社會能力愈好。此外,活動量愈大、情緒強度愈高的孩子,則其工作能力愈不好;但趨避度愈高的孩子,除主動性外,其他社會能力也愈好。
2 不同程度的兒童氣質在教師評量之兒童社會能力上皆有顯著差異存在。
3.受爭論的兒童比受歡迎的兒童注意力分散度高、活動量大、堅持度低、適應度差、趨避度低。但也比被忽視的兒童趨避度高、活動量大、適應度好、堅持度低。
四、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之關係:
1 父親愈採拒絕、命令、忽視、物質懲罰的教養方式時,相對的,兒童的社會能力也愈不好。而母親愈採忽視和物質懲罰教養方式,則兒童的禮貌愈不好。
2 不同程度的父母教養方式在教師所評量之兒童社會能力上無顯著差異存在。
3.被排斥的兒童比被忽視的兒童,母親比較會採愛護、命令、拒絕、忽視、物質獎勵的教養方式。但比受爭論兒童,母親比較會採愛護、命令、拒絕、忽視、物質獎勵的教養方式。
五、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的關係:
1 兒童氣質與父母教養方式對教師所評量兒童社會能力的的預測力,以兒童氣質變項的聯合預測力最大,其中尤以堅持度、活動量和趨避度三者,解釋力最大。
2 兒童氣質與父母教養方式對兒童同儕所評量社會能力區別作用,以兒童氣質對兒童同儕所評量社會能力較具顯著區別作用。
研究者根據研究發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研究結果在教育輔導的應用
1、明瞭兒童氣質的重要性:氣質對親子關係的建立;氣質對師生關係的影響;氣質在同儕所扮演的角色;氣質對兒童社會能力發展的重要性。
2、瞭解兒童氣質的方法,國內有臺大醫院兒童心理衛兒中心,榮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臺北婦幼醫院兒童心智科,臺北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皆有門診安排施測。此外,也可使用適齡的兒童氣質量表。
3、根據孩子活動量、趨避度、適應度、情緒強度、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的氣質特性,因材施教。
此外,建議在親職教育中,加強氣質觀念並再肯定父親角色地位。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進一步探討兒童氣質與父母教養方式之間的相關性;進一步擴大研究樣本的年齡層次;進一步將孩子的氣質歸類,以個案的方式探討;進一步探討兒童氣質與父母教養方式之間,產生最佳社會能力的配合度;採取其他方法續做探討。
|
22 |
從親子三角關係、情緒安全感探討兒童知覺父母衝突與其適應之關係許惠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父母衝突、親子三角關係、情緒安全感與兒童適應間的關係,具體目的如下三點說明:(1)兒童在父母衝突、情緒安全感、親子三角關係與其適應之現況;(2)性別在父母衝突、情緒安全感、親子三角關係與其適應之差異情形;(3)父母衝突、情緒安全感、親子三角關係與而其適應等變項間之相關情形;(4)父母衝突、情緒安全感、親子三角關係等變項與兒童適應之間的預測關係。
本研究透問卷調查法,以便利取樣方式,抽取台北縣市共七所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共計抽取435人,得有效問卷356份,使用『個人背景變項調查』、『兒童知覺父母衝突量表』、『兒童情緒安全感量表』、『親子三角關係運作量表』與『兒童適應量表』為研究工具,並將所得之調查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積差相關分析、t檢定、典型相關分析與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以瞭解兒童知覺父母衝突、親子三角關係、情緒安全感與兒童適應間之關係。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不同性別之兒童在知覺父母衝突之『破壞性衝突』、『建設性衝突』與『衝突內容』、親子三角關係上無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之兒童在兒童情緒安全感與兒童適應上有顯著差異。
三、父母衝突、親子三角關係、情緒安全感與兒童適應間有典型相關。
四、父母衝突親子三角關係、情緒安全感對兒童適應有顯著之預測力。
綜合各變項之間的典型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結果,本研究發現,父母衝突內容與兒童涉入父母衝突行為會影響其外化行為問題;兒童憂慮不安與情緒失調等情緒不安全感受會影響兒童內化問題;而兒童與父母形成代罪羔羊的親子三角關係則對兒童內、外化行為問題都有很大的影響性。
最後根據本研究發現與綜合討論提出對諮商實務工作與未來研究建議。
|
23 |
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 / A study on the survey and interview of parenting style and adolescents’ behavior disturbance劉淑媛, Shu-Yuan Liu January 1992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現況,並編製一份適合國內國中、高中生的「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藉由調查前訪談確定背景變項為性別、家庭社經地位及父母婚姻關係,並由量表的施測資料探討此三種背景變項在父母教養方式及行為困擾上之差異。再利用量表的施測及調查後訪談,進一步了解國中、高中生的父母教養方式與行為困擾之關係。
本研究以617名國中、高中學生做為預試對象,經由預試、統計分析結果、選題等步驟,編製而成「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再利用分層叢集抽樣方法抽取台灣北、中、南、東四區共1130名國中、高中生為研究樣本,以自編的「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林家屏所編「青少年行為困擾量表」與李閏華所編「知覺父母婚姻關係量表」為研究工具。利用Hotelling T2、one-way MANOVA、multiple regression、one-way repeated measure ANOVA、Canonical Correlation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並獲得以下結論:
一、男、女生在知覺父親教養方式上有顯著差異。
二、男、女生在知覺母親教養方式上有顯著差異。
三、男、女生在行為困擾上有顯著差異。
四、三組家庭社經地位之青少年在知覺父親教養方式上有顯著差異。
五、三組家庭社經地位之青少年在知覺母親教養方式上有顯著差異。
六、三組家庭社經地位之青少年在行為困擾上無顯著差異。
七、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預測青少年知覺的父親教養方式,尤以對開明自主之預測力為最大,其他依序為忽視敵意、疏於管教、溺愛保護、嚴格專制及寬鬆容忍。
八、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預測青少年知覺的母親教養方式,尤以對開明自主之預測力為最大,其他依序為忽視敵意、疏於管教、溺愛保護、嚴格專制及寬鬆容忍。
九、父母婚姻關係可以預測青少年的行為困擾,尤以對家庭生活困擾之預測力為最大,其他依序為人際關係困擾、自我關懷困擾、身心發展困擾及學校生活困擾。
十、青少年在知覺父親教養方式上有顯著差異。青少年在開明自主之得分為最高,依序為寬鬆容忍、嚴格專制、疏於管教及溺愛保護,最低為忽視敵意。
十一、青少年在知覺母親教養方式上有顯著差異。青少年在開明自主之得分為最高,依序為寬鬆容忍、嚴格專制、疏於管教及溺愛保護,最低為忽視敵意。
十二、青少年在行為困擾上有顯著差異。青少年在自我關懷困擾之得分為最高,依序為學校生活困擾、身心發展困擾、人際關係困擾,最低為家庭生活困擾。
十三、父親教養方式越傾向於開明自主,則青少年的家庭生活困擾愈低;父親教養方式越傾向於嚴格專制及忽視敵意,則青少年的家庭生活困擾愈高。
十四、母親教養方式越傾向於開明自主,則青少年的家庭生活困擾愈低;母親教養方式越傾向於嚴格專制、忽視敵意及寬鬆容忍,則青少年的家庭生活困擾愈高。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親職教育、教學與輔導及未來研究上之建議。 /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parenting style and adolescents’ behavior disturbance, and to develop a Perception of Parenting Style Scale (PPSS) for adolescents. Before surveying, an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gender, social economic status of family and parents’ marital relationship. And subsequently the PPSS was employed to ascertain the different impacts of the three variables on parenting style and adolescents’ behavior disturbance. An interview was also conducted after the survey. Lastly,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nd the interview were used to acquir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 of parenting style and adolescents’ behavior disturbance.
617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pilot test and the PPSS was developed from the data of the pilot test. There were 1130 high school students involved in the present study (stratify sampling was used to select the subjects from northern, western, southern, and eastern Taiwan). The instruments comprise of Perception of Parenting Style Scale, Adolescents’ Behavior-problem Scale and Parents’ Marital Relationship Scale.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were Hotelling T2, one-way MANOVA, multiple regression, one-way repeated measure ANOVA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perception of father’s parenting style.
2.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perception of mother’s parenting style.
3.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behavior disturbance.
4.Adolescents among 3 groups of social economic status of famil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perceiving father’s parenting style.
5.Adolescents among 3 groups of social economic status of famil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perceiving mother’s parenting style.
6.Adolescents among 3 groups of social economic status of family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behavior disturbance.
7.Parents’ marital relationship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adolescents’ perception of father’s parenting style. The prediction to democracy is the highest, then neglecting hostility, nonintervention, indulgence, authoritarian and tolerance in order.
8.Parents’ marital relationship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adolescents’ perception of mother’s parenting style. The prediction to democracy is the highest, then neglecting hostility, nonintervention, indulgence, authoritarian and tolerance in order.
9.Parents’ marital relationship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adolescents’ behavior disturbance. The prediction to family life disturbance is the highest, then personal relationship disturbance, self-concern disturbanc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disturbance and school life disturbance in order.
10.Adolesc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perceiving father’s parenting style, and furthermore their perception of democracy was the highest, then tolerance, authoritarian, nonintervention, indulgence, and neglecting hostility in order.
11.Adolesc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perceiving mother’s parenting style, and furthermore their perception of democracy was the highest, then tolerance, authoritarian, nonintervention, indulgence, and neglecting hostility in order.
12.Adolesc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behavior disturbance, and furthermore their self-concern disturbance was the highest, then school life disturbanc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disturbance, personal relationship disturbance, family life disturbance in order.
13.The more democratic a father is, the lower adolescents’ family life disturbance is. The more authoritarian and neglecting hostile a father is, the higher adolescents’ family life disturbance is.
14.The more democratic a mother is, the lower adolescents’ family life disturbance is. The more authoritarian, neglecting hostile and tolerant a mother is, the higher adolescents’ family life disturbance is.
Suggestions for parental education, teaching, educational guidance and further studies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is study finding. /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父母教養方式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行為困擾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25
第三節 父母教養方式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量表編製 41
第二節 調查研究 48
第三節 質性訪談 58
第四章 調查研究與訪談結果 65
第一節 基本描述統計分析 6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父母教養方式與行為困擾分析 68
第三節 全體受試者之父母教養方式與行為困擾 87
第四節 父母教養方式與行為困擾之關係 92
第五節 調查後訪談 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9
參考書目 124
中文部分 124
英文部分 131
附錄 134
附錄一 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編製之訪問大綱 134
附錄二 調查前訪談之訪談大綱 135
附錄三 調查後訪談之訪談大綱 136
附錄四 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量表預試題本 137
附錄五 正式施測量表題本 141
附錄六 正式量表施測答案紙 146
附錄七 施測學校一覽表 149
附錄八 資料分析實例 150
附錄九 知覺父母婚姻關係量表同意書 177
附錄十 青少年行為困擾量表同意書 178
|
24 |
單親就業父母工作與家庭衝突之研究 / Single employed parent's work and family conflict洪婉嫃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998年和2006年單親就業父母工作與家庭衝突情形,以及瞭解是否有性別差異,並探究影響單親就業父母工作與家庭衝突的重要因素及轉變。研究工具為行政院主計處1998年和2006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訪問表-家庭生活」資料庫,並以1998年183位、2006年562位有工作、有未滿18歲未婚子女的單親父母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1998年和2006年工作-家庭衝突沒有差異;但家庭-工作衝突則2006年較1998年減緩。
二、1998年單親父親之工作-家庭衝突高於單親母親;家庭-工作衝突則無性別差異。2006年單親父親之工作-家庭衝突高於單親母親;單親母親之家庭-工作衝突部分高於單親父親。
三、1998年工作-家庭衝突影響因素為性別和工作身分,單親父親、雇主的工作-家庭衝突較高。家庭-工作衝突影響因素為個人年收入、工作身分、子女數和父母同住情形,自營作業者、有2名子女者,家庭-工作衝突較高,年收入80萬元以上、與母親同住或與父母雙方同住者,家庭-工作衝突較低。
四、2006年工作-家庭衝突影響因素為性別、年齡、單親成因、在家活動時間,單親父親、未婚、離婚或分居者,工作-家庭衝突較高,年齡20歲以上-30歲和40歲以上-50歲者、在家活動時間愈長者,其工作-家庭衝突較低。家庭-工作衝突影響因素為年齡、最小子女年齡和父母同住情形,最小子女年齡在6歲以下者,家庭-工作衝突較高,年齡20歲以上-30歲、與母親同住或與父母雙方同住者,家庭-工作衝突較低。
五、性別為兩年度相同的工作-家庭衝突影響因素,父母同住情形為兩年度相同的家庭-工作衝突影響因素,至於其他影響因素則可能隨著社會變遷、就業市場轉型與福利服務提供等原因而轉變。
最後,依研究發現嘗試對政府部門、企業和單親家庭服務機構提出建議,供未來單親家庭政策和實務參考。
關鍵詞:單親父母、就業、性別、工作-家庭衝突、家庭-工作衝突
|
25 |
單親家庭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青少年生活適應蔡松珍, CAI,SONG-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配偶死亡』原為最自然的婚姻解組方式,但近年來『離婚』因素已逐漸取代之,而
為主要的婚姻解組方式。離婚率如此急遽上升,一方面由於社會結構的迅速變遷,傳
統價值觀面臨瓦解,婚姻不再束縛個人的感情;一方面更因為個人主義盛行,女權意
議抬頭;因而以離婚方式解決婚捈不適應問題,成為一種普遍且益趨增加的方式。在
離婚之前通常會有一段時期的分居,或者根本是遣棄性的分居; 加上各地區天災、人
禍、傳梁疾病的頻頻發生,父母離婚╱分居與一方死亡已使得無數家庭瀕臨破碎。這
類單親家庭比例的不斷揚升,對於家庭及社會的影響自是鉅大且長久。
家庭是兒童與青少年成長與生活的重要場所,一旦家庭遭逢分裂,子女失親之痛必然
對其心理和行為產生重大衝擊。這一領域的研究在國外已頗可觀,但在國內並不多見
;且過去研究結果仍分岐不一,各國因文化、民情的不同,研究結論更是不能任意引
用,遂促使本研究的產生:
據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三:
1 .探討單親家庭之單親背景各因素與親子關系、性別角色、青少年生活適應的關系
2. 探討單親家庭青少年與正常家庭青少年親子關系、性別角色、生活適應的差異
3.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學校教師與單親父母輔導青少年的參考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樣本:抽取台北市五所國中二年級之單親家庭學生(N=118 )與正常家庭學
生(N=141 ),總共為259 人作為施測對象。
|
26 |
通勤家庭中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互動關係與子女憂鬱及焦慮表現之相關鍾筱萍, Chung, Hsiao-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了解目前我國通勤家庭概況,以及通勤家庭中父母管教方式(要求、反應)、親子互動關係(身體互動、心理互動)和子女憂鬱、焦慮行為表現的差異。乃以國民中學學生共1229人為研究對象,蒐集到113份有效通勤樣本,採用個人基本資料表、家庭社經地位調查表、父母管教方式量表、親子互動關係量表、柯氏性格量表等研究工具,獲得所需資料,再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Scheffe’事後考驗、多元逐步迴歸法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1、 通勤家庭樣本數約為全部樣本9%左右,其中父親通勤佔全數樣本4.5%,母親通勤佔2.1%,父母皆通勤佔2.6%。樣本男女比例平均。父親多從事工商業,而母親多為無業或家庭主婦等工作。
2、 在「父親通勤」、「母親通勤」、「父母皆通勤」等家庭中,子女與父母親的心理互動皆少於「父母皆不通勤」的家庭。
3、 在「父親通勤」家庭中,父親對子女行為表現的要求較少於「父母皆不通勤」的家庭。子女與父親的心理互動,及與母親的身體互動關係,和其憂鬱表現間,存有顯著負相關。
4、 在「母親通勤」家庭中,母親對子女的反應較少於「父母皆不通勤」或「父母皆通勤」的家庭。對子女行為的要求,較少於「父母皆不通勤」的母親。母親對子女行為的反應程度和其憂鬱表現間,存有顯著負相關的關係。子女與父親的心理互動,與其憂鬱表現間,存有顯著負相關。子女與父親的心理互動及與母親的心理互動和子女焦慮行為表現間,存有顯著負相關。
5、 在「父母皆通勤」家庭中,子女與母親的心理互動,與其憂鬱表現間,具有顯著負相關。
6、 就全體通勤家庭而言:母子心理互動和父子心理互動為預測子女憂鬱行為(總異量13.8%)、焦慮行為(總變異量7.4%)的重要變項。
7、 就「父親通勤」家庭而言:(1)通勤間距、母子(女)心理互動為預測子女憂鬱行為(總變異量14.6%)、焦慮行為(總變異量14.1%)的重要變項%。
8、 就「母親通勤」家庭而言:(1)母親對子女行為表現的要求及反應為預測子女憂鬱行為(總變異量40.2%)的重要變項。(2)父子(女)心理互動、母親的反應為預測子女焦慮行為(總變異量45.1%)的重要變項。
9、 就「父母皆通勤」家庭而言:母子心理互動為預測子女憂鬱行為(14.2%)的重要變項。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針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以及未來研究方向等四方面,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後續研究及父母管教、親子互動等親職教育方案規劃的參考。
|
27 |
父母教養行為、依附關係與成年雙胞胎個人化之關係 /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Individuality among Adult Twins蔡維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人口變項、父母教養行為、依附關係與雙胞胎的個人化之關係。本研究以76位成年雙胞胎為研究參與者(男性31人,女性45人),所使用的工具包括「雙胞胎個人化量表」、「雙胞胎父母教養行為量表」及「雙胞胎依附關係量表」。資料分析以描述統計、單因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及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在現況方面,本研究之成年雙胞胎在個人化及依附關係的的得分偏高。在父親及母親教養行為的類別以父母親使用較多「情感支持」行為的成年雙胞胎居多;依附關係的類別則以屬於「安全天堂」及「趨近尋求」等安全依附關係的成年雙胞胎人數最多。
二、 不同人口變項的成年雙胞胎,其個人化程度有差異。不同年齡、雙胞胎本身的社經地位在個人化的有顯著差異。而不同性別、父母的社經地位、胎性、雙胞胎排行、家中手足總數的成年雙胞胎在個人化則沒有顯著差異。
三、 經歷不同父親及母親教養行為的成年雙胞胎,其個人化的程度有差異,即父親及母親「情感支持」教養行為較多,整體「個人化」及「分化」的程度較高;父親「拒絕」教養行為使用較多,則「獨立」的程度較低。
四、 不同依附關係的成年雙胞胎,其個人化的程度沒有差異。
五、 父親「情感支持」教養行為、母親「情感支持」教養行為、「趨近尋求」依附關係、「安全天堂」依附關係,對個人化的表現有正向預測效果。其中以父親「情感支持」行為的預測效果最好。
六、 父親「拒絕」教養行為、父親「一致性」教養行為、母親「拒絕」教養行為、母親「一致性」教養行為、「分離抗拒」依附關係對個人化的表現有負向預測效果。其中以父親「拒絕」教養行為為主要預測變項,其次是母親「拒絕」教養行為。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主要發現提出若干建議,以供雙胞胎父母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成年雙胞胎、個人化、父母教養行為、依附關係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dult twins’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their individuality. The participants were 76 adult twins (31 males and 45 females). The employed instruments included Individuality Inventory for Twins,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 Inventory for Twins, an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Inventory for Twins. The applied analysis methods wer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adult twins in this study had an above-average level of individuality an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s for the categories, most twins belonged to the attachment of “safe heaven” and “proximity seeking,” and most twins belonged to the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 of “emotional warmth”.
2. The adult twins’ age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ir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ity. However, the adults twins’ gender, zygosity, birth order of twins, number of siblings, and their parents’ socioeconomic statu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ir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ity.
3. The adult twins who experienced different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s had varied level of individuality. More specifically, those who experienced more parental behaviors of “emotional warmth” outperformed their counterparts in overall individuality and the index of “differentiation,” while those who experienced less “rejection” behaviors from their fathers outperformed their counterparts in the index of “independence”.
4. Adult twins with different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did not differ in their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ity.
5. Father’s and mother’s rearing behaviors of “emotional warmth” and the attachment of “proximity seeking” and “safe heaven,” especially father’s rearing behaviors of “emotional warmth,” 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the adult twins’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ity.
6. Father’s and mother’s rearing behaviors of “rejection” and “consistency” and the attachment of “separation protest,” especially father’s rearing behaviors of “rejection,” could negatively predict the adult twins’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ity.
Finally, after discussion,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parents of twins and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Adult Twins, Individuality,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
28 |
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依附風格與子女婚姻態度關係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arental Marital Relationship, Children's Attachment Style and Their Marital Attitude.鐘珮純, Chung,Pei-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瞭解子女婚姻態度的概況,並分析子女知覺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依附風格與其婚姻態度間之關係。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以便利取樣的方式,選取台灣北、中、南、東四區801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知覺父母婚姻關係量表」、「人際依附風格量表」、「婚姻態度量表」為研究工具。所蒐集資料以描述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1、子女對婚姻的感受傾向於美好、認為婚姻是對配偶一輩子的承諾,不能隨意放棄,但對於是否未來踏入婚姻關係中仍持較為謹慎、中立的態度。
2、男性子女的未來結婚意向、婚姻感受性、婚姻長久性皆較女性子女來得正向、積極。
3、父母婚姻關係的親密程度以及和諧程度,與子女的未來結婚意向、婚姻感受性及婚姻長久性存有正相關。
4、子女依附風格為安全型的,會與其未來的結婚意向、婚姻感受性及婚姻長久性間存有正相關。
5、子女依附風格為焦慮型的,會與其未來婚姻的長久性存有正相關。
6、子女依附風格為忽略逃避型的,會與其未來結婚意向、婚姻感受性間存有負相關。
7、子女依附風格為害怕逃避型的,會與其未來結婚意向、婚姻感受性、婚姻長久性間存有負相關。
8、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親密程度,會透過安全型依附風格,對子女的未來結婚意向、婚姻感受性及婚姻長久性,帶來間接的影響。
9、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親密程度,會透過害怕逃避型依附風格,對子女的婚姻感受性及婚姻長久性,帶來間接的影響。
10、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和諧程度,不但會對子女的婚姻感受性,帶來直接的影響,且會透過焦慮型依附風格,對子女的婚姻感受性及婚姻長久性,帶來間接的影響。
11、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的和諧程度,不但會對子女的婚姻感受性,帶來直接的影響,且會透過害怕逃避型依附風格,對子女的婚姻感受性及婚姻長久性,帶來間接的影響。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發現與結果,對家庭教育方面、學校輔導與教育方面、社會教育方面及未來研究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字:子女、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風格、婚姻態度
|
29 |
父母教養、自我控制、自我韌性與自尊對青少年壓力因應方式之影響研究 /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Ego-Control, Ego-Resiliency and Self-Esteem on Adolescents' Stress Coping郭蘊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子女壓力因應行為的成因,除了以Maccoby & Martin(1983)的父母教養方式為獨變項之外,還引入Block & Block(1980)提出的自我控制與自我韌性再加上自尊做為中介變項,以探討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子女壓力因應方式的關連影響,以及自我控制、自我韌性、自尊的中介效果。
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市之日間部高中學生,共計8所高中653位學生,施以父母教養方式量表、自我控制量表、自我韌性量表、自尊量表、壓力因應策略量表,並將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推論統計、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1)受試者知覺到父母親在反應向度和要求向度上都偏高,其中父母要求又多於父母反應,若父母要求高反應卻低時可能對自尊有不利影響。(2)受試者使用最多的因應策略是情緒取向積極因應,次之為問題取向積極因應,再次之為問題取向消極因應,最少使用的是情緒取向消極因應。高反應高要求的父母教養方式有助於讓子女使用較多的積極因應、較少的消極因應。(3)父母反應對子女的積極因應有直接影響,也會透過自我控制、自我韌性、自尊為中介歷程而間接影響,父母反應對子女的消極因應則是完全透過自我控制、自我韌性、自尊為中介歷程來間接影響。(4)父母要求對子女的積極因應有直接影響,但對子女的消極因應則沒有直接影響,也都無法透過自我控制、自我韌性、自尊為中介歷程而間接影響子女的積極因應或消極因應。(5)模式的契合度指標大部份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但模型不夠簡約無法完美描述觀察資料,且父母教養的要求向度在模式中並非一個理想的預測變項,將來需要更進一步修改模式,使模式更精簡更能契合資料。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做為未來研究與親職教育、學校教育之參考。
|
30 |
都市原住民族父母教育期望、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 / Urban aboriginal parents' education expectation,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performation of J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劉台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父母教育期望、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生學業成就的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間的差異情形,分析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父母教育期望、學生學習動機及學業成就的相關情形,最後並探究父母教育期望及學生學習動機對學生學業成就之回歸預測分析。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臺北縣六所國民中學原住民族重點學校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595人,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é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得到以下的主要發現:
一、 都市國中原住民族學生在父母教育期望、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生學業成就均為中上程度。
二、 都市國中原住民族學生在父母教育期望、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生學業成就,因背景變項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 都市國中原住民族學生在父母教育期望、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生學業成就有顯著的低度正相關。
四、 都市國中原住民族學生在父母教育期望和學生學習動機有顯著的中度正相關。
五、 都市國中原住民族學生在父母教育期望、學生學習動機對學生學業成就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arent education expectatio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urban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urvey method is used in this research. By purposeful sampling, 595 valid samples were acquired.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e research are included Parent Education Expectation Scale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Scale.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wer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é metho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
The conclusions of major were as follows:
1. Parent education expectatio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urban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in medium-high range.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parent education expectatio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urabn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3. The correlations among parent education expectatio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were positively significant.
4.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parent education expectation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were positively significant.
5. Urban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ent education expectation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
Page generated in 0.026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