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清代臺灣北路理番同知研究﹝1766~1888﹞

王雲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明末以來,漢人自中國東南陸續移民臺灣,對於耕地的需求也與時俱增,隨著開墾土地的進行,也逐漸地侵犯到平埔族賴以維生的土地,而不法漢人常藉故侵占番地,導致民番糾紛日多,番政日繁。故在乾隆中期,設置南、北兩路理番同知,理番同知就此成為清代中後期臺灣主要處理民番事務的地方官員,而隨臺灣情勢的演變,北路理番同知的角色與職權也隨之變化,至光緒年間,兼管轄埔□社廳,成為撫民同知。乾隆四十九年(1784),鹿港繼鹿耳門之後,開放與泉州之蚶江對渡,海防責任加重,乾隆五十一年(1786),閩浙總督雅德奏請將北路理番同知移駐鹿港,除原有理番事務外,還兼鹿港地區的海防和嘉、彰二縣捕務,以維護中部沿海及地方治安。北路理番同知的設置有助於臺灣中部商業發展及土地開發,保障漢人社會的安定及治安的加強,但對番社而言,因漢人遷入,在強勢文化壓迫下,不斷讓出土地,無地的番人或遷入山區另墾,或加速融入漢人社會的腳步。除番務外,北路理番同知在中部海防與鹿港城的治理上,所獲得的成效應在理番業務之上,因其適度的維護臺灣中部海防安全與大致完成各項清廷交付業務,也在鹿港留下許多建設與文化事業。故北路理番同知在番務上雖成效不佳,但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不錯的成績。
2

清代台灣理番政策之研究

卓宏祺, ZHUO, HONG-G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之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清代台灣理番政策之成敗得失,而殷盼吾人之有心于邊政 事業者,皆能以台灣理番事業之興衰為鑑鏡,而致力于研究當今台灣山地之種種問題 ,以期使我國之邊疆政策與社會,能臻于郅治。 本論文之研究方法,係就歷史學、政治學、民族學之觀點,以分析、歸納、比較、綜 合之方法來詮釋清代台灣之理番政策。 本論文之研究,所需之文獻資料甚多且雜,如官方之地方志、檔案、秦議及私人傳記 、遊記,例台灣府志、宮中檔案、劉銘傳撫台前後檔案、台灣日記與稟啟、道咸同光 四朝秦議、裨海紀遊……等等。此外,尚參考眾多之近人著作、期刊及外文論著,例 台灣番政志、台灣文獻、台灣 番族研究、台灣文化志、台灣志名研究……等等。因而,于蒐集、處理資料之時,深 感繁蕪冗亂,所以,本論文若有遺漏不足之失,尚祈請諸位先進惠予指教。 本論文共計九萬餘言,分為六章,凡十三節。第一章緒論,係在說明筆者研究之動機 與目的、範圍、限制、方法。第二章旬在介紹台灣番的界說及其早年之生活習俗。第 三章探討清代台灣理番政策形成之背景。第四章說明清代台灣理番政策之內容與項目 。第五章分析清代台灣理番政策蛻變之原因。第六章綜合清代台灣理番政策施行後之 利弊,提出感想,作為結論。 經由本論文之研究結果,得知清廷甫平復台灣之初,因囿于主事者之保守心態,致使 台灣早期之理番事業,實無多少積效可言,迨日軍侵台後,清廷始積極經營開山撫番 之工作,欲令台灣內地化,成為中國國防之一要環,但,因為政策之偏差,終使理番 事業宣告失敗。
3

清代前期治臺之撫民與理番政策的研究--康熙二十二年至道光二十二年

楊熙, YANG, X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本文以自康熙二十二年起,迄道光二十二年止,一百六十年間之清代臺灣為研究 範圍。臺灣於該時期甚少涉外事件,影響政之因素,較為單純。 二、臺灣歷史顥示,移民為清代臺灣社會增加最迅速之組成,厥為促成清代臺灣社會 會變遷之主力。治臺官制則為清廷治臺擬定政策及執行政策之工具。基此認識,本文 首先分析臺灣人口成長及社會變遷以及清代治臺官制。 三、本文斷代期間較長,政策更易與社會變遷之間關係甚為複雜,為筆者最感興趣及 關心的問題。本文將就此觀點探究清廷治臺所作作之撫民與理番政策及其推行。該類 政策就適用之對象可分為三:(一)僅適用於漢人者為撫民政策。(二)僅適用於番 人者為理番政策。(三)民、番適用者,原即適用於全中國,或因臺灣地方特殊,曾 稍作調整。若就政策目的而論,則可區分為二:(一)順應地方需要者,前述之撫民 政策及理番政策屬之。(二)維持政權存續者的前途之同時適用於民、番者屬之。 四、本文就現清廷治臺決策權力雖歸屬於清帝,其就行政過程而言,則大都委諸福建 省內長官,且因時局需要,或行政制度變遷,曾有數次轉移。 五、;順應社會變遷而推行之政策,無論撫民抑理番,為謀地方安靖,清廷當知適切 調整政策。朱一貴、林爽文等重大事件也促使清廷必須自省,以期政策符合社會需要 。至於為雀持政權存續而實施之諸種政策,則因環境特殊,除教化外,保甲、積儲大 都未能順利推行。 六、清廷治臺因形勢懸絕難能施展。其所受限制可得而言有三:(一)臺海橫隔,足 以干擾治臺制度之設計,乃至各種政策之推行。凡未顧慮及交通阻隔影響之政策,未 有不遭致嚴重失敗者。(二)移民偷渡入臺,迅速增加,為臺灣墾拓主力,然也嚴重 侵蝕臺灣社會基層組織,遂致臺灣社會鬆散,動亂屢平屢起。(三)治臺決策屬地方 行政決策,指導錯誤或篇頗執行,皆足以引發諸種社會問題,若因遷延時日,政策一 獲修正,以謀彌縫,必致政治動亂。 七、本文研析清廷治臺諸種撫民與理番政策,從而推斷清廷治臺或有基本原則,應為 下述三者:(一)視臺灣如同內地;(二)以漢文化為主;(三)順應臺灣社會變遷 。 /

Page generated in 0.01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