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北地區年輕女性「生活雜貨」消費經驗初探:符號、體驗、美學與自我 /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of "zakka" consumption

徐唯曦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生活雜貨」常被指陳為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用品,但它的意涵逐漸深化,揭 示了它所具有的無形的意義,以及這些意義與消費者的關係。「生活雜貨」也涉及了消費者整體的居家生活方式與美感呈現,其使消費者得以形塑或維持自我認同。因而本研究認為「生活雜貨」的消費具有符號消費與體驗消費的特性,不但反映消費者的生活美學,也影響消費者的自我認同。因此,本研究主要在探究「生活雜貨」符號消費與體驗消費的形貌與特性,並透過「生活雜貨」的消費經驗,試圖探析消費者的生活美學與自我認同。 根據以上前提,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分為以下四點:(一)消費者喜愛「生活 雜貨」的原因為何?對他們來說,「生活雜貨」的魅力與價值何在?具有什麼樣的文化或符號意義?(二)在「生活雜貨」的整個消費過程中,消費者擁有何種體驗?過程中所呈現的美感具有何種特性?(三)喜愛「生活雜貨」的消費者擁有何種生活美學與態度?(四)透過「生活雜貨」的消費與體驗,消費者維持與建構出什麼樣的自我?「生活雜貨」在消費者的自我認同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本研究使用深度訪談法,並將受訪者鎖定在「生活雜貨」消費群體之最大宗 -「台北都會地區單身女性」。透過11 位受訪者的訪談資料,本研究發現在「生活雜貨」符號消費下,受訪者追求的是關於理想的生活,包含「條理生活的構成」、「風格生活的組合」、「情感生活的建立」與「美感生活的體驗」四種消費形貌,反映的是「生活雜貨」不但讓受訪者料理生活大小事,更提供多種選擇與搭配,為空間增添生活的味道,甚至幫助受訪者去想像、體驗另一種理想的生活形貌。 再者,「生活雜貨」消費過程也是一種美感體驗,體現出一種隨性、放鬆的消費過程。此外,本研究發現最能創造豐富體驗與感受的是「小店」,其不但能提供受訪者預期外的驚喜,也具有個別特色、故事,與展店或創作的理念。而在「生活雜貨」消費所反映的生活美學上,其所引發的美感特性包含了簡單、自然、混搭、氣氛、獨特、意義與人情等七個要素,並也同時座落於受訪者 居家空間的想像與嚮往,亦反映了受訪者對於自我的認同,包含「自在的我,自由的生活」與「豐富的我,豐盛的生活」這兩個認同構面,即是愛好簡單、自然,並熱愛品味生活、體會生活細節的人格特質。 因此,透過「生活雜貨」,受訪者得以對自己生存的空間與環境進行源源不 絕的營造行為,進而追求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型態。「生活」因而是一種動態經 營,而非靜態的存在。透過「生活雜貨」符號性與體驗性的意義,「美感生活」成為受訪者消費主體之所在,甚至會透過生活美學來建立一個美感群體。

Page generated in 0.019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