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蔡淑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眷村,是台灣歷史脈絡下一個相當特殊的時空產物,它不惟標幟著一段戰爭的記憶與身世的懸宕;同時,也以其數十年的真實存在參與了台灣的歷史建構與地理圖繪。而那些生活在台灣大小眷村中的大陸來台人士,尤其是具有軍籍背景的所謂外省人,他們歷經過連綿烽火,在命運時局的撥弄下被迫離鄉背景,輾轉流離到這隅島上「駐足暫居」。他們曾經是如此堅定信念,等著黨、政、軍領導階層帶領著他們打回故鄉,只有那裡才是真正的家園、惟一的祖國。也因此,與「眷村」這一名詞相聯屬的,便往往是一種相當於「後勤」、似戰不戰的半軍事團體生活型態,以及那沉鬱難遣的懷鄉情緒。
然而時移季往,隨著二十幾年來世界局勢與台灣政經社會環境的迭變,反共復國大業、重回故園家鄉已逐漸成為一則失去實踐效力與意義的歷史過往,取而代之的,是眷村與眷村人在各方面都面臨了切身的衝擊。首先是開放大陸探親後,眷村人回到了魂牽夢縈的故鄉,才發現自己在睽違已久的親族眼中,已成了名符其實的台胞;而在生活了數十年的土地上,卻又聽到愈來愈多以「外來者」對其大加指摘的聲音。再者,當本土化漸趨匯為台灣社會與文化論述的主流後,原本偏向於官方立場的眷村逐漸退居邊緣位置,成為所謂弱勢族群的一支。而且由於其身份的特殊性——包括與威權政體的密切關係、以中原漢文化為認同標的的「統派」立場、難以脫盡的菁英心態,以及不認同台灣本土的過客姿態等等——所引致的質疑與批評,都使得眷村與眷村人成為眾多矛頭的焦點。尤其是因應現代化與都市化的腳步,1996年老舊眷村改建方案通過,並且開始逐一施行踐履,眷村被拋擲到時空背後的現實處境,就更得到了進一步的促成,與証實。
種種曲折轇轕的際遇,從移民第一代延伸到了眷村第二代,而且這些身跨截然不同生活情境與時代氣氛的眷村兒女們,其所經歷的震撼與徬徨,可能尚不亞於父母那一輩的顛沛生涯。形諸文學,這也成為許多眷村出身,或與眷村有一定聯繫的台灣當代作家——如朱天文、朱天心、袁瓊瓊、苦苓、孫瑋芒、張大春、張啟疆、張國立、愛亞、蘇偉貞與蕭颯等人,一個極豐富的創作原料。儘管這些在當今文壇各據其位、各擅其長的作家們,均自有其不同的創作風格與終極關懷;而且眷村小說也大都不是他們筆下最主要的寫作主題,但是或深或淺的眷村生活經驗,以及對於現實社會有了較深切的接觸後,由於其眷村背景而屆臨到的相近思維衝擊與遭遇,卻在他們的創作中,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討的空間。
此論文即是以一種回顧的心態,為這一漸漸式微的特殊文學類別作一全面而較深入的研究。此外,綜觀上述幾位重要的眷村小說家,在近幾年來都成為影響台灣文學生態甚深的創作者,甚至帶動了一些不同層面與風格主題的潮流。以此回溯,共同的眷村經驗,究竟在他們的創作歷程中起著什麼樣的影響;而他們彼此之間,對於本身的族群身份又有何不同的情感抒發與思考取向,便成為一個頗值得尋繹的問題。更進一步言,眷村帶著本身特殊的體制結構與族群文化,介入了台灣戰後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歷史建構,並且影響甚深。而其所糾結纏祟的種種歷史因緣與政治情境,形諸文學,便使得眷村小說可預見的,要面臨來自各種不同聲音的詮釋,無論是就文學外緣或內部的、意識型態或非意識型態的。就這個角度言,無論是眷村、眷村小說或眷村小說家,其實都參與了台灣的歷史打造工程。甚至可以說,從其在台灣史上的階段性流變,得以具體而微的觀照出整個時代環境的發展過程。而在這過程中,眷村小說與小說家是以何種姿態介入?他們又與外界形成什麼樣的對話空間?這都是此論文意圖加以勾勒爬梳的複雜文學脈絡,也是筆者自我期許能夠盡力釐析與建構的終極研究目的。
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
論文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範圍 ………………………………………… 1
第二節 研究現況考察 …………………………………………………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 11
第二章 眷村的形成建構與文化情境 …………………………… 17
第一節 似戰不戰,非軍非民——眷村的形成建構 ………………… 17
第二節 想像前身——眷村的文化認同 ……………………………… 20
第三節 城邦裡的中原過客——眷村的生活情境 …………………… 26
第三章 眷村小說的成長啟蒙與現實意識 ……………………… 35
第一節 清新如花露的成長——眷村小說的童騃記憶 ……………… 35
第二節 走出伊甸園——眷村小說的掙扎轉折 ……………………… 41
第三節 竹籬笆在台灣——眷村小說的社會關懷 …………………… 46
第四章 眷村小說的國家想像與族群自覺 ……………………… 53
第一節 告別前朝舊事——自由化與本土化的時代變局 …………… 53
第二節 陸沉□□——眷村小說的國家想像 ………………………… 61
第三節 漂流之島——眷村小說的族群自覺 ………………………… 74
第五章 眷村小說的相關議題 ………………………………………85
第一節 去聖邈遠,寶變為石——眷村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意識 …85
第二節 陽性注視下的陰性靈魂——眷村小說的性別議題 ………… 99
第三節 神話的瓦解——眷村小說的政治訴求 ……………………… 113
第六章 結語:眷村小說的時代消長 …………………………… 123
參考書目 ………………………………………………………………… 129
|
2 |
戰後臺北市軍眷村之形成與變遷 /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armed forces military dependent quarters in Taipei City during the postwar period莊勝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係以戰後在臺灣出現的新的聚落型態─軍眷村為主題,以歷史背景與地理空間為主軸,輔以法規、政策、軍事、都市設計等觀點,探討整個軍眷村從形成(生)、發展(長)、改建(死)等變遷歷程。軍眷村在包含後來升格北高兩市之廣義臺灣省境內各縣市皆有分布,且主要集中在各區域中心城市。換言之,軍眷村分布區位以各級城市為核心。城市的發展沿革,是戰後軍眷村形成背景;城市持續的都市化發展,也影響軍眷村建立後的發展變遷。因此,軍眷村發展變遷歷程,受地域在地相關因素與發展,反映出軍眷村的問題,各地實際變遷型態不同。本文選定臺灣首府臺北市為範圍,結合臺北市整體都市發展,探究臺北市的軍眷村發展演變。
軍眷村即俗稱眷村,其最初設置型態如同一般公務眷舍,為提供軍人及其眷屬所居住軍人眷舍。軍人眷舍為軍眷安置制度一環,在戰爭時期,可以同時兼顧動員集結與軍眷照護,在1921年正值第一次國共戰爭期間,已有部隊採取此措施安置軍眷。1945年後的國共內戰,是軍眷村產生的歷史背景,1949年前後,政府單位與軍種部隊陸續撤遷臺灣,也包含軍人眷屬,軍人眷屬以「集中管理,集中居住」為原則,由軍方辦理安置。
軍眷村在臺興建規劃,依興建年代可分為老眷村時期(1945-1956)、新眷村時期(1957-1980)、舊制眷村改建時期(1980-1997)、新制眷村改建時期(1997-迄今)。地域分布上以區域政治中心或中心城市為核心,或是軍眷村的列管軍種。軍眷村列管單位為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聯合後勤司令部、後備司令部、憲兵司令部、軍備局、參謀本部軍事情報局等軍事單位,其單位部署考量單位任務,以及日治時期遺留軍事設施基礎。軍眷村相關的管理制度與組織,法規以1956年發布的《國軍在臺軍眷業務處理辦法》為依據;相關行政主管,由地方軍事性質的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負責,後來轉移至聯勤總部,1664年改由總政治作戰部統籌,各列管單位執行,聯勤留守業務署協助補給。軍眷村內部設立村內公共事務自治委員會,以及婦聯會、聯勤相關單位派駐。
臺北市從清末成為全臺灣首府,在日治時期銳意規劃經營下,打造近代化都市規模,更強化全臺首府地位。臺北市在日治時期所建立的相關都會區位,在戰後皆被延續。1949年臺北市為動員戡亂時期「臨時首都」所在地,都市建設提升到首都戰略與外交層級。日治時期的發展規模,包含相關軍事設施遺留沿用,戰後的相關國防建設,甚至是臺北市提升為首都之因素,皆影響臺北市軍眷村地域空間分布。軍眷村生活空間,不同時期所興建的軍眷村房舍,每戶生活空間與呈現的生活品質也有所差異;每戶生活空間,也反映出軍中位階尊卑概念。軍眷村村內空間,則是套用營區規劃與部隊管理方式,為因應每戶有限的起居空間,以及水源問題,原有的住宅部份空間轉為公共化設施型態。
整體軍眷村改建問題,1970年代已浮現,包含房舍老舊,聚落環境不堪與公共安全問題,以及軍眷村週遭環境變遷,都市擴張發展,軍眷村所在地不再是創建初期邊陲地區,成為都市精華地帶,軍眷村高建蔽率與低容積率成為都市發展負擔。1978年國防部擬訂《國軍老舊眷村重建試辦要點》,為第一階段的軍眷村改建。改建方式以「與地方政府合建國宅」為主,以及軍眷住宅合作社自辦重建、婦聯會改建職務眷舍、辦理遷村、就地整建等。軍眷村改建推動,也是軍眷村區域整合集體改建時刻,臺北市各區開始整併老舊軍眷村,配合國宅政策,原軍眷村區域轉變為高容積率的國宅區。1996年《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通過,軍眷村改建有了法源依據,第二階段軍眷村改建政策開始推行,以建大村、遷小村,先建後拆、全面改建辦理等原則。至此,舊有軍眷村不再興建,原有型態也因改建,逐漸走入歷史。
|
3 |
認同與記憶的眷村文化—以桃園陸光二村為例 / Identity and memory of military dependents culture - a case study of Lu Guang Second Village in Taoyuan City.陳意倫, Chen, Yi L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眷村」是國家政府為其興建或者配置的村落,也是台灣社會中相當特殊的一個社群,這種非宗親、非血緣的聚落,因陋就簡的密集房舍和自絕於大環境的封閉社區形態,眷村及眷村人民的生活方式已成為台灣歷史及台灣多元文化的一部份,但隨著眷村改建後,眷村文化逐漸流逝,使筆者思考到要加緊腳步保存這段台灣特殊歷史背景下的外省眷村文化。
為了探究此眷村文化的演變,本文研究從眷村緣起、形成背景至改建,探討眷村形成至改建的歷史,本文的切入角度即是從訪問原先居住在陸光二村的第一代與第二代眷民間,第一代對中國大陸的記憶、遷徙來台的過程、從軍作戰的經驗、退休後的生活;第二代對原鄉的想像、在眷村的台灣生活經驗。以及在兩代之間對地方、政黨與族群的認同感,訪問第一代及第二代,看其不同世代間的差異,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對居住臺灣眷村文化認同的差異。筆者選定陸光二村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原因為:一、陸光二村的1007戶為龜山區以及整個桃園市中戶數最多的眷村,若研究可為桃園的眷村文化多一貢獻及參考。二、筆者於蒐集資料過程中發現目前尚未有太多相關資料以眷村文化研究此眷村。三、眷村內大多數第一代眷民對眷村帶有向心力及歸屬感,但由於歲月流逝,新生的第二代已不如上一代安於眷村,轉而紛紛離開到外面求發展,其中在台灣的生活經驗以及認同的轉變值得去關注及思考。四、也將點出那些隨國軍來台的軍人,其多娶台灣的閩南、客家、原住民為妻,這與自大陳島上撤退攜家帶眷的軍民,在對下一代子女的原鄉文化傳承上會有哪些不同。
陸光二村位於龜山區,於民國53年7月1日完工,民國54年啟用遷入,容納1007戶,為桃園地區規模最大之眷村。陸光二村內的眷舍,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四種皆有。陸光二村內有的相關公共機能設施,有活動中心、合作社、自治會、籃球場、水井、托兒所、市場、醫務所等,較其他眷村完備。民國85年2月立法通過「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新制),改建後的「陸光新城」,民國95年5月驗收完畢後,讓桃園市15個眷村住戶遷入,安置後為全桃園市最大的軍宅。行政區為龜山區陸光里,目前是陸光里的里辦公室、陸光社區發展協會、各區的管理委員會三方共同推動相關的公眾事務,改建後成為一個生活機能完整的社區。
對第一代的外省人而言,他們是來自中國大陸,臺灣的確不是他們的家鄉,只是因政治環境變遷而被迫遷移至此,因此雖在台灣生活人生大半歲月,但在身分認同上是趨向於中國人的,因此筆者稱呼他們為「遷徙的第一代」。第二代從出生、求學、工作再到婚姻,看到的是他們在這塊土地上的生命歷史,從而建立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認為自己的家鄉就是台灣,相對於第一代,第二代的生命故事扎根於台灣,因此筆者稱呼他們為「定居的第二代」。
不同世代的認同變化,從地方感認同的形成,到政治意向與認同,以及國族的認同,在不同的時空環境背景下,第一代與第二代間是常常因為國家社會局勢的改變而有所變動的。
|
4 |
軍眷村改建國宅可行性之研究--以台中市為個案研究地區吳存金, WU, CHUN-J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計一冊,分六章二十節,共約五萬餘字,其大綱分述如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流程
第二章 台中市軍眷區之分析
第一節 軍眷區之形作與發展
第二節 軍眷區實質環境分析
第三節 軍眷區社會環境分析
第四節 眷村更新之必要性
第三章 軍眷村改建國宅之探討
第一節 政策目標與法令規章
第二節 土地取得與經費來源
第三節 機構組織與專業人才
第四節 規劃、設計、發包、施工及配售
第五節 原眷戶之安置
第六節 管理維護
第七節 其他
第四章 台中市眷村改建之意見調查與分析
第一節 眷區已完成改建之國宅住戶意見彙總
第二節 未改建之眷區住戶意見調查
第三節 推行改建工作之承辦人員意見彙整
第四節 調查結果分析
第五章 眷村改建國宅可行性之研究
第一節 眷村改建國宅總論-整體分析
第二節 眷村改建國宅個論-個體評估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5 |
國民黨對外省族群的統治分析陳啟民, Chen, Chi-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相較於其他台灣研究,五○年代移入台灣之政治移民﹝也就是今日所泛稱的外省族群﹞的研究,一直是被相對地忽略。僅有的一些研究多半集中於認同,或圍繞在眷村等主題之上,而忽視了國民黨政權的一些安置的政策及其效果。本文試圖以巨觀的角度,勾勒出移入的國民黨與這批政治移民的互動關係。
本文藉由官方的統計數據、以及九○年代三次立法委員選後的訪問調查資料作為基礎,去分析這些政策的產生脈絡並檢証這些安置政策的效果,得到以下幾個發現:
﹝1﹞安置政策是由國家中心之政治菁英理性考量之下所產生。在特殊歷史脈絡之下,為了中國法統的維持、及安置因美方裁軍壓力下所裁之軍隊及其眷屬而創造。因此它並非如系統論是來自社會輸入﹝inputs﹞壓力,或新馬克思福利理論所言為了達到社會控制以維持資本積累所不得不之措施。
﹝2﹞政治移民和本土統治在結構有很大的差異。本土的統治,主要是藉由利益的給予換取各地方派系選舉時的選票支持,因此可說是一種代理統治的結構模式。而政治移民的統治,則是由國家直接創造正式部門,以國家所提供制度化的服務來安置這批政治移民。
﹝3﹞政策反饋的效果是存在的。受安置政策之公部門的外省籍選民,在九○年代立法委員選舉時,相對於私部門的外省籍一直對國民黨政權有較高的支持,尤其在新黨出現後,兩者的差距顯得更加明顯。未受安置的外省籍選民,有一小部分支持民進黨,在新黨出現後則較易轉而支持新黨,或傾向不去投票。這顯現了政策的反饋效果,以及外省族群內部因政策影響所產生的歧異性。
﹝4﹞物質基礎的影響力。除了認同外,安置政策所提供的物質基礎及其在選舉時所產生的反饋效果,是我們在分析外省族群同質性的投票行為時,所不可忽略的一個變數。
|
6 |
台北市軍眷眷村重建之研究夏傳宇, Xia, Zhuan-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首先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其次談台北市眷村重建的意義,最後
說明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由於眷村重建乃淢家國宅政策重要之一環,方興而未艾
,所以未來發展是討論的重點。
第二章 台北市眷村之形成發展與現況,本章主要就調查之事實及一般文獻探討眷
村的形成與發展,居住環境與文化形態,以及眷村的組織與管理。
第三章 當前眷村重建之政策體系與行政運作,本章首要探討眷村重建的基本政策
與次級規劃,其次研究重建機關之運作與功能,以及現階段眷村重建工作的實況。
第四章 軍眷住宅政策之理論與發展評估,本章主要就目前政策與卅年來軍眷住宅
政策之發展作一評估,並就律地位提出研究。
第五章 利益、溝通與眷戶意願,本章主要就眷村政策所形成的利益溝通參與,態
度意見與利益團體之形成等現象作分析與歸納。
第六章 結論,本章主要就眷村政策與行政工作所產生的障礙作一分析並提出解決
辦法,最後討論本論文研究之結果與建議事項。
#2810425
#2810425
|
Page generated in 0.024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