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出口貿易商經營策略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raders' business strategy江支璋, Chiang, Chih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1972年Hunt首次提出「策略群組」(Strategic Group)一詞以來,此一觀念即被廣泛地應用於分析產業結構以及廠商競爭策略與績效之關係。策略群組的基本論點在於產業中之廠商並非同質性個體,根據策略行為的差異,通常可將廠商區分為數個策略群組,廠商的績效水準以及策略行為對績效之影響,亦隨不同策略群組而有所差異。然而以往相關文獻大都偏重對釀酒業、製藥業、家電業等製造業進行研究,相形之下對服務業方面的探討就僅佔少數,至於以出口貿易商為探討對象的研究則是付之闕如。
我國為一缺乏天然資源的海島型國家,故對貿易的依存度(進出口總額佔國民生產毛額的比值)均偏高。根據GATT在1993年所發佈的世界貿易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為全球第十二大出口國及第十四大進口國,可見國際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在我國數目龐大的中、小企業體系下,進出口業務的達成有賴貿易商提供的各項專業服務,因此,貿易商在國內的經濟體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以出口貿易商為對象,根據中華徵信所出版之1994年TOP 500大企業名錄中,合乎標準的288家貿易商為樣本架構,採取普查的方式。研究目的為:一、瞭解出口貿易商的經營策略重點,及策略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二、依照策略作為的相似性將出口貿易商分群,並描繪其個別群組的特性;三、瞭解各策略群組在策略形態及經營績效間的關係;四、對各策略群組間移動障礙的瞭解。研究方法:運用因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集群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多變量分析(MANOVA)以及迴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等方法,希望藉此了解不同策略群組內廠商的競爭行為和廠商策略興績效之關係。
本研究之主要結論有:
一、出口貿易商在營運時最重視的策略作為有:「根據國外買主詢價後向其提出報價」、「安排貨務運輸及擔負交貨的責任」、以及「提供裝船前的暫墊款融資服務」等三項。相對而言較忽略的是「持有配額」、「作為廠商的融資保證人或提供重開票融資服務」、「在國外設立維修服務中心以服務當地顧客」等三項。
二、在出口貿易產業,發現有效樣本公司可區分為七個群組,分別為:群組一:穩健經營型;群組二:積極創新型;群組三:有待努力型;群組四:傳統保守型;群組五:短小精悍型;群組六:淬勵奮發型;群組七:銷售導向型。
三、經過複迴歸分析結果,得知影響員工生產力的關鍵變數有:技術性的出口服務、市場接觸的服務、提供營運空間的服務、產品促銷的服務、垂直整合、水平整合、目標市場、經營規模、專業人力資源規模.研發與創新的能力.建立及維繫網路關係的能力、與從事三角貿易的能力等十二項,而影響資本效率的策略變數為:合併的服務、改進貿易流程的服務、提供營運空間的服務、產品促銷的服務.出口服務對象、出口產品的銷售地區、水平整合、經營規模、專業人力資源規模、建立與維繫網路關係的能力、以及從事三角貿易的能力等十一項。所以證明經營策略對經營績效有顯著影響。
四、研究結果發現群組一在出口服務項目、出口服務對象、水平整合、專業人力資源規模方面形成的隔絕機能甚強;群組二在出口服務項目、出口服務對象、與從事三角貿易的能力方面所形成的移動障礙程度較高;群組六在出口產品的銷售地區、新產品的研發與創新能力上形成較高的隔絕機能。
|
2 |
台灣本國銀行策略群組之靜態與動態研究簡薏珊, Chien Yi-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政府於民國80年代開放新銀行成立,造成本國銀行家數過多,高度競爭。又近十年來環境快速變化,加入WTO造成金融業對外開放,本國銀行業者必須比從前更清楚訂定策略方向,將市場按地理、產品、客戶需求的差異性加以區隔,使用嚴格的風險管理方法拓展業務。因此,針對各銀行所採取的策略不盡相同,本研究以策略群組(strategic groups)為分析方式,研究民國 87年至民國95年間,國內銀行策略群組之變動,藉由各群組所屬策略群組的變化來了解各群組在市場上定位的改變,並討論改變的原因。
本論文之研究流程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由閱讀相關文獻與時事評論引發研究動機,進而確認研究方向目的及研究方法。第二階段為確認策略變數,由於策略變數關係著分群之後群組是否具有解釋國內銀行產業的實際意義,因此由文獻探討與專家訪談詳細考量後決定策略變數。第三階段為實證階段,利用過去各本國銀行的財報資料,分析策略群組動態軌跡,並提出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果發現,本國銀行業的確可以依照策略的不同分為四個群組,且每一期各群組之間財務績效(業主權益報酬率)有顯著差異。而在策略群組的動態移動上,本研究觀察到本國銀行業存在移動障礙與參考群組,而群組下有次群祖,群組成員在移動時,經常是次群組一起移動。
由於產業存在移動障礙且發現同一策略群組內的成員彼此績效差仍然有很大的差異性,建議本國銀行不應一味地想要模仿績效好的群組,改變策略移動到績效好的群組。因為從實證上看來有可能因為移動障礙而無法移動到參考群組最後仍然回歸到原屬群組,也有可能改變策略移動到參考群組後,績效並不會有進步。因此建議本國銀行應該要針對自己的定位,擬定專屬於自己的策略,將心力專注於獲利上,不需要將績效較佳的參考群組策略作為主要決策指標。
|
Page generated in 0.02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