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
行動廣告消費者信任與廣告接收反應之研究朱怡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隨著行動配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以行動廣告做為宣傳產品或服務的新溝通管道,由於行動媒體極具個人化和隱私特性,因此,行銷人員不能無視消費者的觀感,而一味地大量傳送對和消費者無關的廣告內容,或是使用干擾的方式強迫消費者接收,甚至利用行動廣告的便利性發送詐騙簡訊,長久來看,消費者將對品牌主、電信業者產生不信任感,對於資訊安全和個人資料的法律保護,也將產生質疑和缺乏信心。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透過統計分析和解釋,研究行動廣告關聯性和許可傳送對消費者信任、廣告接收反應的關係,並探討消費者信任傾向、適地性、行動媒體廣告態度是否對上述關係有干擾效果,最後,再了解消費者信任和廣告接收反應的關係。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當行動廣告與消費者關聯性越高時,消費者品牌信任、行動廣告信任越
高,閱讀、保留訊息、蒐集資訊、回復、參與活動、轉寄的可能性越高,而刪除的可能性會越低。
二、相對於非許可式行動廣告,消費者對許可式行動廣告有較高的品牌信任、行動廣告信任、資訊環境信任和法律信任,閱讀、保留訊息、蒐集訊息、回復、參與活動、轉寄的可能性會越高,刪除的可能性會越低。
三、相對於非許可式的行動廣告,許可式的行動廣告內容和消費者的關聯程度越高。
四、信任傾向對關聯性形成的「品牌信任、行動廣告信任」正向關係,與「閱讀、保留訊息、回復、參與活動」可能性之關係有干擾效果。
五、在消費者信任傾向高時,適地性對關聯性形成的「品牌信任」正向關係有干擾效果,此外,適地性也會干擾關聯性形成的「刪除、閱讀」可能性。而適地性不會干擾許可傳送方式對消費者信任的關係,但在消費者行動媒體態度佳的情況下,適地性對許可傳送形成的「閱讀」可能性有干擾效果。
六、行動媒體廣告態度對許可傳送形成的「品牌信任」正向關係、「閱讀」可能性有干擾效果。
七、消費者信任和廣告接收反應具有正向關係,亦即當消費者信任感越高,則廣告接收反應會越好。此外,消費者信任在行動廣告關聯性、許可傳送對廣告接收反應的影響間,扮演了部分的中介角色。
|
52 |
通訊產業競爭優勢之研究--以國內行動電話產業為例吳志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通訊產業是我國十大新興工業之一, 在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歷史時刻, 通訊產業將扮演重要角色, 由於世界各國電信自由化也是在這一段時間, 所以, 台灣若能夠趕上世界潮流, 將可使整體技術再提昇, 而不會只停留在代工的階段。
由於通訊產業的界限是無法界定, 政府也認為應將電信, 資訊及傳播整合成一個通訊產業。本報告比較偏向於電信產業, 但由於只要達到通訊的功能, 都可列為通訊產業的範疇中, 所以, 未來3C整合的趨勢將是不可避免。電信產業的技術相當高, 是台灣電子產業下一步應走的路線。而近一年來, 台灣企業也不斷朝向通訊相關產業發展, 通訊概念股也不斷長紅, 相信大家都會認為通訊產業是未來台灣的新希望之一。
由於通訊產業產品相當多, 本報告只針對大家熟悉的行動電話產業做一個探討。希望能夠瞭解其競爭優勢何在? 在大霸、明□及致福的成功進入後, 進而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手機製造, 是否會造成生產過剩, 或是塑造成手機製造的重要國家? 而台灣如何在不確定的情況下, 建立競爭優勢, 則是國人應重視的議題。
本研究希望從廣泛的資訊, 尋求出手機發展的未來, 及其對通訊產業未來的發展助益有多少? 希望能夠在現有資料中, 藉由相當的管理知識來做為分析架構, 使結論可為做為企業及政府的參考基礎。
研究架構則是藉由Porter(1990)國家優勢競爭之鑽石模型概念來分析我國手機產業的定位, 並藉由五力分析來分析其手機產業的本質及相關支援情形, 以瞭解其實際狀況。再經由相關業者訪談及手機相關資料, 以了解業界的做法及看法, 進而使本研究結果比較能夠合乎實際情形, 以做為相關團體參考用。
目錄
圖表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競爭優勢的觀念……………………………………………… 9
第二節 國家競爭優勢—鑽石模型分析模式………………………… 11
第三節 競爭優勢及其來源…………………………………………… 14
第四節 其他相關理論…………………………………………………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4
第一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34
第二節 分析方法及資料來源………………………………………… 35
第三節 研究限制……………………………………………………… 36
第四章 通訊產業概述……………………………………………………… 38
第一節 世界通訊產業概述…………………………………………… 38
第二節 我國通訊產業概述…………………………………………… 40
第三節 我國通訊產業未來發展……………………………………… 47
第四節 結論…………………………………………………………… 49
第五章 行動電話產業概述………………………………………………… 52
第一節 世界行動電話產業發展沿革………………………………… 52
第二節 我國行動電話產業市場結構………………………………… 59
第三節 行動電話未來發展…………………………………………… 75
第六章 我國行動電話產業競爭力分析…………………………………… 82
第一節 我國行動電話產業結構分析………………………………… 82
第二節 行動電話產業之鑽石模型分析模式………………………… 80
第三節 我國行動電話產業之競爭優勢分析………………………… 85
第四節 我國行動電話產業未來發展策略…………………………… 90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結論…………………………………………………………… 93
第二節 建議…………………………………………………………… 98
參考文獻……………………………………………………………………. 99
圖目錄
圖1-1 通訊產業領域及範圍……………………………………………... 3
圖 2-1 競爭優勢的一般性策略………………………………………….. 10
圖 2-2 國家競爭優勢模型………………………………………………... 14
圖 2-3 價值形成的要素…………………………………………………... 15
圖 2-4 五力分析模型……………………………………………………... 23
圖 2-5 價值體系…………………………………………………………... 30
圖 2-6 價值鏈模型………………………………………………………... 30
圖 3-1 研究流程…………………………………………………………... 34
圖 3-2 研究架構…………………………………………………………... 35
圖 4-1 基本通信架構……………………………………………………... 48
圖 4-2 通信科技趨勢……………………………………………………... 48
圖 5-1 全球行動電話市場需求量預測…………………………………... 55
圖 5-2 全球行動電話規模前五大國家/地區…………………………….. 55
圖 5-3 全球行動電話普及率前五大國家/地區………………………….. 56
圖 5-4 行動電話產業結構圖……………………………………………... 60
圖 5-5 GSM網路………………………………………………………….. 63
圖 5-6 明□行動電話產製過程…………………………………………... 65
圖 5-7 FDMA時頻矩陣…………………………………………………... 76
圖 5-8 TDMA時頻矩陣………………………………………………….. 77
圖 5-9 CDMA展頻過程………………………………………………….. 77
圖 5-10 行動通訊標準演進過程(第2代至第3代) ……………………… 78
圖 6-1 行動電話產業之競爭關連圖……………………………………... 83
圖 6-2 我國行動電話整體業者策略群組………………………………... 84
圖 6-3 行動手機製造業者策略群組……………………………………... 84
圖 6-4 我國行動電話五力分析模型圖…………………………………... 88
表目錄
表1-1 我國通訊產業發展現況分析……………………………………... 2
表1-2 通訊產業產品範疇………………………………………………... 4
表2-1 台灣1996,1997,1998,1999在IMD及WEF競爭排名…………… 11
表2-2 價值形成的要素表………………………………………………... 15
表4-1 1998年全球電話主線數建設比較(地區別)……………………… 38
表4-2 1998年全球通訊設備市場值/產值比較(地區別)……………….. 38
表4-3 全球各洲1996年至2000年電信投資額規模預測………………. 39
表4-4 全球各國1996年至2000年電信投資額規模預測………………. 39
表4-5 新興工業產值發展………………………………………………... 40
表4-6 局用交換機產值分析……………………………………………... 41
表4-7 有線傳輸設備產值分析…………………………………………... 43
表4-8 無線傳輸設備產值分析…………………………………………... 43
表4-9 有線終端設備產值分析…………………………………………... 45
表4-10 無線終端設備產值分析…………………………………………... 47
表4-11 成長及衰退原因彙總……………………………………………... 47
表4-12 我國通訊產業未來展望…………………………………………... 47
表4-13 經濟部工業局87年主導性計劃產品開發完成之公司現況…….. 50
表5-1 第二代行動通訊標準說明………………………………………... 53
表5-2 行動電話手機三大品牌佔有率…………………………………... 63
表5-3 三大品牌手機高中低價位分佈表………………………………... 64
表5-4 行動電話系統結構內容…………………………………………... 67
表5-5 行動電話IC功能說明…………………………………………….. 67
表5-6 電信服務業者經營區域及採用系統狀況………………………... 68
表5-7 我國行動電話經營廠商、原始股東及系統………………………. 69
表5-8 公民營大哥大營運概況表………………………………………... 69
表5-9 行動銀行服務內容………………………………………………... 71
表5-10 STK用戶識別應用發展工具服務內容…………………………... 72
表5-11 三大連鎖門市概況………………………………………………... 74
表5-12 明□訪問內容……………………………………………………... 80
表5-13 摩比家訪問內容…………………………………………………... 81
表7-1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理論與產業發展時期(GSM手機)…………... 95
|
53 |
行動電話門號產品屬性最佳化設計--以聯合分析法為例田芝穎, Tian, Clair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二:1.了解針對行動電話門號此一產品,消費者真正重視的產品屬性有哪些。2.透過聯合分析的方法,調整最佳產品組合,包括產品屬性與費率方式。
本研究進行的方式主要有兩階段。第一階段透過文獻探討與焦點團體來蒐集消費者重視的產品屬性以及水準。第二階段再透過聯合分析法來獲得消費者偏好函數。本研究之樣本範圍為政大企研所三十四、三十五屆及十七、十八屆企家班之行動電話使用者。有效樣本共六十六位。在聯合分析階段中,將樣本依照「使用頻率高低」、「職業別」、以及「原使用品牌」之變數作區隔,分析不同區隔之間的偏好屬性。
研究結論發現:1.全有效樣本最偏好的產品組合是和信電訊、搭配以秒計費,以及提供「國際漫遊」與「簡訊服務」的附加價值。偏好基地台數目較多的廠商,以及雙頻系統。2.消費者最重視的產品屬性是品牌;在不同的門號使用者區隔中,偏好的門號品牌亦有所差異。3.若以本研究架構中,產品屬性歸類為四大部分:附加價值、價格、品牌、品質來看,「價格」是最受重視的屬性。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假定與研究範圍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價格的定義與構面 5
第二節 消費者認知價值 8
第三節 影響消費者價格敏感性的因素 13
第四節 價格認知與價格衡量 16
第五節 價格品質訊號 19
第六節 價格與品牌之間相關性 24
第七節 價格與廣告之間的關係 26
第八節 區隔變數 26
第三章 理論架構與研究設計 29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9
第二節 焦點團體 32
第三節 理論架構 39
第四節 變數定義 42
第五節 聯合分析法 46
第六節 研究對象與限制 62
第四章 實證分析與聯合分析結果 64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64
第二節 聯合分析結果 6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7
第二節 理論與實務涵意 133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133
參考文獻 135
附錄一 138
附錄二 139
附錄三 142
|
54 |
棒球運動的觀眾參與及其行動意義--以台灣為例 / The participation and the action meaning of baseball spectators in Taiwan呂宇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棒球運動在台灣社會中的風行現象,並且有別於以往的研究將焦點置放於大型的架構,本研究則聚焦於行動者身上。因此本研究並非針對台灣社會的棒球運動何以風行進行原因的歸納與探索,而是對於台灣社會的棒球運動觀眾如何對此運動引發興趣並以何種方式投入參與,進而對於自身行動產生認同所進行的實證性研究。
對這些喜愛棒球運動的行動者,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進行。試圖從受訪者們與棒球運動的接觸經驗、參與行動當中,了解其是否清楚自身行動選擇的意義,以及在行動當中的背後,究竟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在本研究的發現中,對於這些棒球運動的愛好者們而言,他們的初始接觸經驗確實深受台灣棒球運動發展所影響,並且在不同世代之間,無論在參與方式或是建立自身的行動意義上,都具有可見的差異性存在。也就是說,這些棒球運動的愛好者並非如同一般觀點所認為,不但是在自身行動上具有相當的自主意識,同時也對於台灣棒球運動有著諸多個人的觀點存在。並且,棒球這項「遊戲」對於這些行動者而言已經不再只是一個「遊戲」,而是有著更多意義賦予與主動性存在。
|
55 |
行動寬頻技術標準及授權法律分析 / Standard setting and license issues in the wireless industry沈佩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行動寬頻技術在21世紀這個人手一機的今日,為一非常重要且背後蘊藏龐大商業利益的產業。正因此等商機,使得行動寬頻技術標準,自2G、3G直到今日即將進入4G以來,始終存在複雜的授權糾紛,包括關鍵技術的認定、合理權利金費率的訂定,以至可能引發之競爭法規範問題,在在都顯示出此產業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以及業者、國家對此領域所投注之高度關注。
本論文以2G以來,各個通訊世代所生之授權紛爭為例,分析通訊標準制訂過程將會面臨的問題。並在最後檢視我國通訊產業之結構,就此特性來分析我國通訊業者之優勢與列勢。在行動通訊產業這種具有高度「贏者全拿(Winner takes all)」的領域中,我國業者究竟應如何在此種高度競爭的領域中生存,進而與國際接軌,當為我國政府與通訊業者須認真思考之議題。
|
56 |
在機會網路上實現行動代理人之搜尋機制 / Mobile agent tracking technology over opportunistic network林怡萱, Lin, Yi Shi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機會網路上,傳遞資料遠比一般網路困難。運用行動代理人於機會網路上,
可大幅提升機會網路的功能,其中的行動代理人平台,需要一個代理人的搜尋
機制,方能實現對代理人的控制。本篇論文以「山文誌登山資訊系統」為背景,探討行動代理人在機會網路上的應用。在此登山客追蹤與環境監控系統中,每個登山客都攜帶一個配備有 GPS 功能的小型設備,此設備會在登山客的移動過程中,自動收集位置資訊,並使用短程無線電來和鄰近的登山客交換彼此的資訊。由於行動代理人是附屬於登山客所攜帶的設備上,而且當靠近其他登山客時,才可藉此轉移到另一個設備,故其行動力受制於登山客的移動行為。因登山客行走速率差異不大、所在位置分佈不均,使得行動代理人的轉移極為緩慢且需仰賴不確定的碰面機會,導致行動代理人之搜尋效率極低,無法支援緊急任務。為此,我們提出控制網路的方法,及一個簡單的搜尋演算法,讓搜尋代理人藉此高速網路來快速移動,以提高目標代理人的搜尋效率。在不同的考量及目標下,我們提出幾個控制網路的建置模型,並在證明其為 NP-complete問題後,提出有效的啟發式演算法來解決此控制點選擇問題。 / Transmitting data on an opportunistic network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that on a general network. The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of an opportunistic network can be greatly enhanced via mobile agent functionality. A mobile agent platform demands a search mechanism to locate and control its agents. In this thesis, we investigate the adoption of mobile agent to opportunistic networks using "CenWits" system as reference model. In CenWits system, each hiker carries a GPS enabled sensor node to collect and exchange movement statistics with its fellow hikers using a short range wireless links. Since mobile agents will be attached to the sensor nodes that hikers carry with, mobile agents can hop from one host to another only when two hosts (hikers) meet together such that their mobility is restrained by the moving behavior of hikers. The little difference in walking speed and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hikers make the hopping of mobile agents extremely slow and opportunistic. As a consequence, the search of mobile agents is slow and inefficient crippling agility of urgent agent functionality. Therefore, we propose to construct a control network using high speed network for search agents to travel in high speed. Under different objectives and constraints, we propose several control point placement models. After proving them to be NP-Complete, we propose few efficient heuristic algorithms to solve the placement problem. We also propose a simple search algorithm for search agents to search target agents quickly by using a control network.
|
57 |
社群隨境遊戲運用於觀光景點-以淡水為例 / Multi-player Pervasive Social Game(MPSG) in Tamsui陳正和, Chen ,Cheng H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運用隨境遊戲(Pervasive Game)其具備空間,時間,社交延展的特性,透過遊戲機制以及故事設計,將兩個遊戲空間的玩家-街頭手機玩家以及線上3D社群遊戲串聯在一起,並且為了讓遊戲內容與真實世界產生關連以及應用,本研究以一具備古蹟導覽以及觀光消費的景點-淡水為例,以便於更清楚的呈現設計概念,並在過程中探討加入其他應用,如廣告行銷應用的可能性。
在設計方法上,分為概念發想設計以及雛型實作及探討兩部分。首先透過文獻探討,找出1.隨境遊戲定義、實作架構、評估方法及案例分析 2.現今社群平台提供的互動機制、社群應用行動化趨勢、及遊戲與廣告行銷社群化的原則與案例 3.電腦遊戲中如何處理冒險類型遊戲的設計,及當中的重要元素為何?。從文獻探討中歸納出設計原則後,接著進行故事與遊戲機制設計,並透過影片模擬應用情境,呈現設計概念。最後進行架構規劃與可操作之系統雛形實作。創作過後,也針對初期玩家體驗的心得進行討論。
在結論部分,我們也探討了設計過程中未被採用的設定,並且探討其優缺點。期望此隨境遊戲的敘事框架與雛型經驗實作經驗,能轉移到其他具備同性質的應用情境,並提供給後續研究參考。
|
58 |
消費者採用行動生活家因素與瀏覽頻率及滿意度之探討—以C銀行為例 / A study of consumer mobility in everyday life in regarding to internet surfing and its satisfaction---a case example of C Bank宋志強, Michael S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地區銀行業者在面臨2005年雙卡卡債風暴與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的衝擊後,對於業務拓展一直採取保守的態度;直到近期,創新科技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蓬勃發展,才引起銀行業者對於行動金融服務的關注,進而投入資源發展「智慧型手機行動銀行」業務,以提供消費者更便利、更即時、更有效率且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就可取得金融資訊或進行金融交易的創新服務通路。然而,台灣地區銀行業者如何能對於「智慧型手機行動銀行」的投資策略更明確,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就在於瞭解消費者使用行動銀行意願之因素和滿意度。本研究則以問卷資料蒐集方式,針對花旗銀行提供的銀行及信用卡客戶名單,邀請花旗貴賓用戶在網路上自行填寫問卷,經分析其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1.使用花旗行動生活家客戶的基本資料分佈狀況大多學歷是大專/大學,以公司職員居多,家庭月收入約NT$30,000-NT$99,999,手機作業系統主要是Apple iPhone。
2.消費者對於花旗行動生活家的服務感受大多還算滿意。
3.消費者使用花旗行動生活家的服務以「行動市集優惠」和「行動銀行」居多。
4.消費者對於花旗行動生活家各項服務的瀏覽頻率以行動銀行和優惠地圖的瀏覽頻率較高。
5.消費者對於花旗行動生活家各項服務的滿意度以行動銀行、繳費中心、行動市集優惠、禮享家的滿意度較優惠地圖高
6.消費者使用花旗行動銀行的瀏覽頻率主要是每周一次;消費者使用花旗繳費中心、優惠地圖及禮享家的瀏覽頻率主要是一個月一次。
7.消費者使用花旗行動銀行、繳費中心、行動市集優惠、禮享家的滿意感受,以滿意居多;消費者使用花旗優惠地圖的滿意感受,以還算滿意居多。
關鍵字:行動生活家、使用因素、瀏覽頻率、滿意度
|
59 |
北京行動地產網創業計劃書 / Business Plan for Beijing Mobile Reality Inc.,China李慈瑩, Lee, Tzu 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MARKET
The Chinese real estate industry has been in a rising trend for decades even though it has been through three center movement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s. In 2012 total real estate investment reached 72 trillion CNY and the sale of commercialized buildings was up to 64 trillion CNY with 14 trillion CNY in sales traded over internet. Real estate advertisement on real estate websites is around 0.84 billion CNY. The strong demand in property trading, due to the constant economic growth, high inflation rate and lack of investment instruments, has fostered a prospering real estate brokerage market. Currently, more than 100,000 agents and 8,000 agencies are working in high-trading-volume cities like Beijing and Shanghai.
The quick adoption of topnotch IT technology in Chinese retail business also helps boost real estate trading volume. Since 2011 Real estate websites have evolved from information sharing to e-commerce. Currently several giant website operators, such as Sino.com and Soufun.com, have invested heavily in forming online real estate trading businesses with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PROPOSED BUSINESS
Beijing Mobile Realty Inc., operate a real estate trading e-platform on both internet and mobile networks in Beijing, China. This platform will unite individual property sellers, property buyers, brokers, related professionals and etc. that interest in processing real estate transactions in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property trading markets. The company applies the newest mobile marketing models including, O2O, Freemium and LBS into its software design to provide seamless online and offline assistance tailored for different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 every stage of his or her real estate trading proces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re the company’s independence and neutral platform that can provide unbiased, authentic, and professional property descriptions, including selling price evaluation, in multimedia formats such as video and map location-based services.
|
60 |
應急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跨基地台頻寬分配 / Cross Base Station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Contingency Cellular Network黃郁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型天然災害會癱瘓通訊系統,嚴重影響到救災效率,本論文旨在快速進行可用的鄰台間無線電鏈結頻寬分配,供應急通訊系統使用。無線通訊技術的成熟,為使用者帶來極大的便利性,但當發生大規模的地震或強烈颱風等重大天然災害時,通訊系統卻常常因架構等因素,隨著電力與交通系統的損毀而癱瘓。由歷年大型災變中多數災區內之行動通訊系統全面中斷即可印證行動通訊系統其實是極為脆弱,而有效運作的通訊系統卻是災情傳遞、資源調度以及互助協調是否順利的關鍵因素。
本文所探討的應急通訊系統是利用倖存的連通基地台和斷訊卻沒有損毀的基地台,以無線電連接起來建構一個臨時性的通訊系統,稱為應急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Contingency Cellular Network,CCN)。由於CCN鄰台間無線電鏈結的頻寬有限,大量話務將造成通訊系統壅塞,影響重要訊息傳遞,且災區各個地方需求與受災情況不盡相同,使得CCN頻寬資源需視各地需求與需求緊急程度進行規劃配置,以充分發揮頻寬效益傳遞重要資訊。本論文主要在探討如何在CCN網路拓樸、連外頻寬分配已決定的情況下,進行CCN跨基地台頻寬分配,以達到最大的救災效益。我們提出一適合CCN樹狀結構的頻寬分配優化模型,在兼顧涵蓋率的情況下追求救災效益的最大化,此模型可供使用者(救災指揮單位)系統化的解決CCN跨基地台頻寬分配問題。
本文所提出的頻寬分配模型包含CCN樹狀拓樸、鄰台間之無線電鏈結頻 寬資源限制、需求對(存在通訊需求之兩基地台)、差異化之通訊品質通道和頻寬效益遞減函數。我們證明此模型是NP-Hard問題,並提出一個考慮各需求對緊急程度以及通訊品質需求差異而進行快速頻寬分配的演算法,此演算法以貪婪法在各中間步驟挑選當下效益密度最高的選擇賦予頻寬,如此逐步計算得到最終解。 我們以電腦模擬的方式,評估CBBAG演算法搭配不同頻寬救災效益密度計算之效能。在我們的實驗中,CBBAG演算法搭配additive的頻寬救災效益密度計算方式所的效能最佳,在小規模模擬環境下,在所模擬的30個亂數產生的案例中,CBBAG演算法與最佳解相較,效能差距不超過9.4%。而在大規模環境下,在所模擬的10個亂數產生的案例中,CBBAG演算法與準最佳解相較,效能至少超過最少21.8%,最多43.26%。
最後我們以unit cost of coverage improvement比較兩種效益遞減函數在增加涵蓋率時所承擔的效益成本。由實驗結果可以發現,CBBAG演算法搭配1/sqrt(分配至某需求對的頻道數)效益遞減函數所付出的效益成本較小。
|
Page generated in 0.041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