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3
  • 60
  • 3
  • Tagged with
  • 63
  • 63
  • 18
  • 14
  • 13
  • 13
  • 13
  • 12
  • 12
  • 11
  • 11
  • 11
  • 10
  • 10
  • 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公部門資訊倫理之研究:以中央健康保險局為例

陳長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科技的進步,為我們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益處,但相對的也有些副作用產生,這些科技引發了新的倫理議題,或是將原本就存在的倫理議題擴大了。資訊倫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資訊倫理並非現今獨有,自古代開始就存在著,而是因為科技的進步,造成資訊大量的流動,促成資訊倫理議題日益增加。 在資訊倫理受到重視後,許多學者紛紛提出各類的資訊倫理議題,其中以Mason所提出之PAPA議題—隱私權、精確性、財產權與接近與使用的權利最廣為人所知。此四個議題在資訊的生命週期中的每個階段(獲得、處理、儲存、擴散與使用)都有可能發生,這就可能形成了資訊倫理的困境。 與民間組織相比,政府掌握著龐大且詳盡的民眾個人資料,一旦外洩出去恐怕所造成的傷害數倍於民間組織,而近年來,政府組織層出不窮的資料外洩事件,也使得民眾質疑政府的能力。本研究採用健保局為研究對象,並以PAPA議題與同儕影響力之觀點來分析健保局維護民眾個人資料安全的情形。
12

論安琪拉.卡特小說《馬戲團的奇幻世界》中的二元對立之解構

夏甄翊, Hsia, Chen-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企圖運用三種理論,包括傑克森(Rosemary Jackson)的奇幻理論、巴赫金(M. Bakhtin)的嘉年華理論、和依蕊格萊(Luce Irigaray)的假面理論 (masquerade),來分析安琪拉•卡特的《馬戲團的奇幻世界》。本篇論文討論小說中用來解構二元對立以及社會成規的的顛覆的元素。本篇論文分成五個部分來討論。 論文的第一章提供了卡特生平和三個理論的簡略的介紹。論文的第二章以傑克森的奇幻理論為基礎,探討如何以奇幻的呈現手法,達到反動的功用,以為被壓抑的族群發聲。這章也討論到傅柯(Michel Foucault)的圓形監獄的理論。而藉由奇幻理論,小說中的角色和事件,呈現出那些被歸類為不好的、被壓抑的,其實都是權力運作下所產生的。第三章以巴赫金的嘉年華理論來分析小說。文本中的馬戲團,就像是嘉年華世界的化身,充滿了不尋常的事件,舊有的觀點也一一的被挑戰。而藉由這些事件,世俗成規被顯露出來只是建構出來的,而不是本來就存在的。第四章著重於性別方面的議題。以傅柯的權力理論、巴特勒(Judith Butler)的表演理論,和依蕊格萊的假面理論來探討性別成規,以及書中如何打破這些性別成規。最後,本篇論文,以這三種理論,來顯示出小說中對二元對立的解構和對社會成規的反動。 / 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ze Angela Carter’s Nights at the Circus with three theories, inclusive of Rosemary Jackson’s theory of fantasy, Mikhail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and Luce Irigaray’s theory of masquerade.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blurring elements which aim to deconstruct and to denaturalize received notions and binarism.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Carter and three theories.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the fantastic as a method of revealing the repressed. In this chapter, Michel Foucault’s theory of panopticon is also discussed. Through fantastic events and characters, the novel shows that what is forbidden and repressed results from workings of power and discourse.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novel in terms of carnival. The circus is the embodiment of a carnivalesque world in which things are turned upside down and conventional conceptions are challenged. Characters and events that happen in the circus work to reveal the constructedness of norms in society. The fourth chapter, with a focus on gender binarism, analyzes the novel in respect of the idea that gender is performative. This chapter start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Foucault’s discursive theory and Judith Butler’s theory of performativity. Then, Irigaray’s masquerade is applied so as to demonstrate the notion that gender is formed out of power relations. In conclusion, by interpreting the novel with these three theories, the thesis aims to show the constructed nature of binarism and to introduc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13

越南在中美南海議題上的策略:結構制約下的避險分析 / Vietnam's strategy on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Hedging Analysis under Structural Realism approach

劉安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南海議題再度興起,越南與中美兩方的互動關係越來越密切。 本文透過研究越南在軍事、安全、法律及政治四個面向的發展情形,探究越南在南海議題上的對外策略。從越中與越美的互動進程中,發現越南在南海議題上的策略作為仍受到體系結構的制約,唯有透過結構制約下的避險策略運用, 越南才能在爭端中取得立足點,追求國家安全的最大化。
14

非政府組織之議題倡議--以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推動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為例

蔡卓芬, Tsai Cho-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倡議「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議題的過程為觀察對象,探討議題發展的過程中,非政府組織、議題、與議題所處的環境,彼此如何相互影響,以成就議題的生命。 研究發現,就組織層面來看,「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從社會運動組織轉型為制度化的非政府組織,其發展的過程與台灣許多非政府組織的轉型過程相似,而組織與政府關係的改變,則增加了「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議題的能見度,也成功促使議題進入政府的決策體系。 此外,WHO議題若與其他社會因素(如選舉)或天然災害相結合,能夠增加議題在媒體上的曝光程度;而「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針對議題進行的各種訊息策略與遊說,雖然不一定完全獲得媒體報導,但的確是促使議題獲得國內或國外能見度的重要因素。
15

消息來源與議題類型之關聯性研究--以84年「台中市衛爾康餐廳大火」報導為例

郭恆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地區近十年來大型火災死傷頻傳。每逢相關事件發生,大眾媒介總會增加版面或時段擴大報導。而過去研究針對此類災難報導的社會功能評價不一,認為其雖可協助社會大眾了解環境風險,但報導內容有時亦過度強調危險,未來應蒐集更多相關資料以滿足讀者知的權利。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即在觀察災難事件中消息來源與議題類型的關聯性,藉以了解媒介之議題建構過程與特徵。 過去有關消息來源研究多著重與媒介之關係,研究取徑常著重討論哪些消息來源有較多機會接近媒介,或掌握社會權力詮釋社會事象,而議題建構過程之研究則多觀察議題之類別、產生要素和影響機制,以了解不同議題彼此競爭以詮釋媒體或社會真實的機會多寡。本研究認為單從「消息來源」或「議題內容」進行觀察,殊難呈現議題整體建構過程的重要性。根據文獻探討可知,社會議題之建構成功與否,須視媒介是否尋找足夠消息來源詮釋事件因果、進行社會爭論與批評、並提出解決問題以引起大眾之問題意識。社會學家Beck即指出,媒介透過挑選消息來源與議題重點,因而影響了「災難」這類社會問題的定義。由此可知,消息來源和議題兩者似須同時觀察討論,方能了解事件建構的整體過程。 而災難事件正包含豐富之消息來源與議題,適合作為本研究主題。但有關災難報導之研究不多,相關研究曾發現媒介多選擇官方、警方及專家(科學、法律學者)為主要消息來源,而議題內容多以受災反應、受災衝擊情況及檢討責任歸屬為主。 本研究以上述理論推導為基礎,合併「消息來源」和「議題」與「生命週期」三者為研究架構,觀察災難報導之議題建構特徵,並以《中國時報》及《聯合報》有關「衛爾康餐廳大火」(民國84年2月16日至3月15日)之純淨新聞中有關消息來源之引述內容進行文本分析,歸納巨命題並進行編碼與製圖;以下是研究問題及主要研究結果。 1. 在災難新聞報導中,各種消息來源類型主要提供哪些議題? 研究發現,兩報多偏向找尋「評論/涉入者」作為主要引述之消息來源,「當事人」之頻次則偏低。而議題類型出現頻次以「責任歸屬及調查」與「其他」議題為主,「災禍現場描述與逃生情況」與「災因與傷亡損失等檢討」出現頻次最少。在事件發展過程中,消息來源角色所提出之議題類型多與其採取之行動情節相近。 2. 在新聞報導之事件發展過程中,各類消息來源出現是否有其順序與消長? 本研究發現,在事件發展過程中之消長順序在兩家報紙中皆以「當事人」為首日主要引述消息來源,但其出現機會隨即快速減少。接棒之消息來源在整體事件中則往往成為主要引述角色。 3. 在新聞報導之事件發展過程中,個別議題出現是否有順序與消長? 本研究發現,兩報之議題類型長順序皆為「災禍現場描述與逃生情況」→「責任歸屬與調查」及「其他」→各項議題交互出現→「責任歸屬與調查」→「其他」。 4. 不同消息來源所提供的議題是否也有不同消長順序? 「當事人」所涉及之主要議題類型,依序為「災禍現場描述與逃生狀況」與「救援及善後行動」。「處理者」所涉及之主要議題類型順序,兩報均為「災禍現場描述與逃生狀況」與「救援及善後行動」為主要議題,而以「責任歸屬與調查」及「其他」議題為後續主要議題。「評論/涉入者」皆以「責任歸屬與調查」及「其他」為各階段主要議題,以「責任歸屬與調查」為事件結尾之主要議題。
16

以虛擬代言人創作環境議題平面廣告(以迪士尼為例) / A Creation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Print Ads with Spokes-Characters--The Case of Disney

郭紹靖, Quek, Shao Ch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人類日常活動造就了今日各種環境議題已經是無可否認的事實,然而生活在繁華都市裡的人因為接觸不到一望無際的垃圾山/海、感受不到斷糧的危機、體會不到缺水的絕望等環境議題,所以對環境議題沒有太大的危機感,即使聽過環境議題,也仍舊抱持著充耳不聞的鴕鳥心態。但環境議題不像單純的政治、宗教或社會議題能讓人自由選擇立場或是沒有立場,而是一個嚴肅的道德議題,只要有份消耗自然資源就必須負上保護環境的責任。 法國社會及哲學家布希亞曾說了一句很準確的話:“在當今社會裡,我們都是被別人給提醒的(we were made aware of)”。因此對理解環境議題的人來說,除了身體力行從生活中做環保之外,讓更多人了解這些岌岌可危的環境議題變成了最重要的事。在今天,許多意識到環境保護重要性的名人不遺餘力地為環境發聲,甚至身體力行投入環保產業,成為了極具影響力的環境代言人。 在環境代言人出現的同時,卻鮮少看過由虛擬人物為環境代言的案例,因此本創作決定以虛擬代言人的方式來創作環境議題平面廣告,透過迪士尼的明星光環發揮類似名人代言的廣告效果。在創作發表結果中不難看出,以迪士尼為環境代言人的創作方式確實吸引了受眾的目光,進而影響受眾對環境議題的態度及行為,皆達到了廣告代言人效果及創作目的。 /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human activities have caused environmental issues. However, living an urban life have made people unware of such environmental issues as the garbage mountains/oceans, the hunger from food shortage, and the despair of dry seasons, etc. Therefore they have no sense of crisis about these issues. People heard of those terms but they still bury their heads in the sand. Different from political, religious or social issues,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more like serious ethical issues, which allow none to either choose a stance or stay neutral. Those who have depleted the natural resources are responsibl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audrillard, a French sociologist and a philosopher, said: “we were made aware of”. To the people who care about environment, helping more people understand the severity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be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erefore, a lot of celebrities who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pare no effort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issues, even engaging themselves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They have become influential spokespersons of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we’ve rarely seen the cases of fictional characters being used in the environment endorsement. So the idea of combin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with spokes-characters is born. These Print Ads creations will use Disney’s character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pokespersons. The exhibition have shown the creation successfully attracted audience attention, affecting both their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results have reached the effect of spokespersons and purpose of the creation.
17

我國非營利組織產業化之研究

洪久雅, Hung, Chiu-Y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個人捐贈與政府補助日益減少,非營利組織為求自給自足,越來越依賴產業化(commercialization)行為之收益。對非營利組織而言,產業化活動的蓬勃發展猶如刀之兩刃,非營利組織產業化活動雖然部分解決財政困境,然而,非營利組織產業化亦遭受許多質疑,以利潤為導向之商業行為,是否使志願服務產生質變?產業化是否致使非營利組織發生「目標置移」(goal displacement)的危險?這些問題都危及非營利組織存在之正當性。 緣此,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究產業化對我國非營利組織之影響,經由文獻探討,本研究提出三個重要面向:募款議題、組織使命、部門互動。募款議題重要因素包括:政府補助、個人捐贈、及企業與其他非營利組織的贈與;組織使命的重要因素包括:促進慈善目標達成及正當性危機;至部門互動之重要因素則包括:競爭與合作。本研究透過實地訪談與理論析探,從而建構更具本土性的觀察、理論與實務發現,以資學術界及實務界參考。
18

選舉活動中議題影像化之研究--2001年郭榮振立法委員選舉之個案研究

林政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所有民主先進國家皆認為,民主政治的運行乃是透過大眾傳播的功能與效果來實踐,媒介幾乎操縱了整個政治的過程,尤其是選舉期間,大眾媒介更成為左右了候選人勝選與否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現今「媒介政治」的時代中,電視影像更容易彰顯出候選人獨有的形象與議題訴求,相關研究亦顯示出,候選人形象與議題訴求是影響選民投票行為的有效指標之一。 本研究透過參與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瞭解競選文宣的製作過程,並以文本敘事分析詮釋競選文宣的敘事結構,試圖回應本研究目的: 一、瞭解競選文宣企畫階段之形成過程為何? 二、瞭解競選文宣製作階段之執行過程為何? 三、瞭解競選文宣之文本敘事分析為何? 研究發現: 一、競選文宣概念主要源於候選人的核心概念與相關理論,主要是透過政治行銷理論,將候選人形象定位,進行競選文宣之議題設定,並尋找主要選民以獲得勝選。 二、競選文宣製作階段之執行主要是依據文宣的企畫內容。在前製作的部分是以文案撰寫、勘景與拍攝架構出文宣的初貌,並透過剪接、配音等後製工程去完成文宣製作以及播放。 三、競選文宣之文本敘事目的主要在於從文本的內容結構中突顯出文宣所要傳達的意涵,包括加強觀眾之情感認同、以及塑造候選人親民的形象。並透過影音文本分析檢測文宣的意涵。 研究建議: 一、文宣議題與時事議題結合:增加候選人宣傳的機會。 二、文宣議題與候選人形象結合:保持候選人一致的形象。 三、文宣議題與影像化、感性化的結合:增加選民的情感認同。 四、文宣議題與競選策略的結合:達成廣泛的宣傳效果。 五、文宣議題與人本關懷的結合:增加競選文宣的競爭優勢。 關鍵字:九二一、形象、政治行銷、敘事理論、議題設定
19

議題相關行銷對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

顏龍蒂, LungTi Y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行銷手法日益翻新的今天,各企業為了讓行銷活動可以獲得較大的迴響,因此國內外的企業開始採用一種新的行銷方式,也就是議題相關行銷。此種行銷活動的特點主要是,營利企業結合非營利組織來做推廣活動,包括共同合作、非營利組織授權給營利企業自由使用其名字或組織標誌、營利企業藉由產品銷售捐款給非營利組織..等,國內最有名的例子為花旗銀行的喜憨兒認同卡。本研究鑑於此領域的學術研究論文尚少,試圖以此種行銷活動為研究主題,探討和品牌權益之間的關係,以作為企業在執行議題相關行銷時的考量依據。本研究經由文獻探討以及個案訪談的結果,導出欲研究的變數,包括原品牌形象、非營利組織知名度、以及合作對象非營利組織的關連程度。   本研究所得的重要結論有以下幾點: 1. 不論原品牌形象佳或普通,議題相關行銷對品牌權益無顯著的影響;但執行議題相關行銷對企業善盡社會責任因素有顯著的提升效果。 2. 一般而言,合作對象非營利組織的知名度高低對品牌權益無顯著的影響效果,但就原品牌形象佳者來說,若執行關連程度高的議題相關行銷,合作對象知名度低的品牌權益是會顯著的高於知名度高者。 3. 不論原品牌形象佳或普通,合作對象關連的高低對品牌權益無顯著的影響效果。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 第五節 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議題相關行銷 6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 18 第三節 品牌權益 24 第四節 品牌形象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8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0 第三節 變數的定義與衡量 41 第四節 實驗設計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4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54 第二節 變數操弄檢查 62 第三節 品牌權益因素分析 66 第四節 品牌權益之信度測量 68 第五節 執行議題相關行銷對品牌權益的影響 70 第六節 非營利組織知名度對品牌權益的影響效果 76 第七節 合作對象關連程度高低對品牌權益的影響效果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9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01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4 附錄 111 附錄一 國內企業推行議題相關行銷之案例 111 附錄二 個案 113 問卷 116 圖表目錄 表目錄 表2-1 議題相關行銷彙總表 11 表2-2 關於品牌權益的品牌知識建構之衡量方式 34 表3-1 實證研究之研究設計 44 表3-2 非營利組織類別與運動鞋關連程度分析 46 表3-3 非營利組織知名度分析 48 表3-4 品牌形象分析 50 表3-5 實驗設計之分組設計 51 表3-6 實驗組之問卷設計 52 表4-1 問卷回收表 55 表4-2 各實驗組別的樣本回收率 56 表4-3 樣本的性別分佈 56 表4-4 樣本的年齡分佈 57 表4-5 樣本的年級分佈 57 表4-6 樣本就讀學院之分佈 58 表4-7 樣本宗教信仰之分佈 58 表4-8 樣本過去一年的捐款經驗 59 表4-9 具捐款經驗者之捐款次數分佈 59 表4-10 具捐款經驗者之捐款次數分佈 60 表4-11 具捐款經驗者之捐款動機分析 60 表4-12 具捐款經驗者之捐款對象分析 61 表4-13 具捐款經驗者之捐款方式分析 61 表4-14 NIKE與CONVERSE品牌形象之變異數分析 63 表4-15 非營利組織類別和運動鞋關連程度之變異數分析 65 表4-16 品牌權益之因素分析 66 表4-17 品牌權益之信度分析 68 表4-18 NIKE執行議題相關行銷對品牌權益之變異數分析 71 表4-19 CONVERSE執行議題相關行銷後對品牌權益的變異數分析 73 表4-20 NIKE執行體育活動類之議題相關行銷,其非營利組織知名度之變異數分析 77 表4-21 NIKE執行學術研究類之議題相關行銷,非營利組織知名度之對品牌權益之變異數分析 79 表4-22 CONVERSE執行體育活動類之議題相關行銷,其非營利組織知名度對品牌權益之變異數分析 81 表4-23 CONVERSE執行學術研究類之議題相關行銷,非營利組織知名度對品牌權益之變異數分析 83 表4-24 NIKE執行非營利組織知名度高之議題相關行銷時,合作對象關連程度之變異數分析 86 表4-25 NIKE執行非營利組織知名度低之議題相關行銷時,合作對象關連程度之變異數分析 88 表4-26 CONVERSE執行非營利組織知名度高之議題相關行銷時,合作對象關連程度對品牌權益之變異數分析 90 表4-27 CONVERSE執行非營利組織知名度低之議題相關行銷時,合作對象關連程度對品牌權益之變異數分析 92 圖目錄 圖1-1研究流程圖 5 圖2-1 Kotler的組織分類圖 19 圖2-2 Henry之非營利組織分類 22 圖2-3 品牌權益構面圖 26 圖2-4 Keller品牌知識構面圖 29 圖2-5 品牌形象構面圖 37 圖3-1 研究架構圖 39
20

我國公共行政之重要議題與研究方法的檢視 / The perspective from Core Issue and Method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王雯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共行政學自從1887年發展以來,歷經了一百多年的發展,本研究希望藉由對過去研究成果的展現,讓我們瞭解到公共行政學發展的優缺點,並藉由歷史所呈現出的客觀性,讓我們得以鑑往知來,使我們對未來的發展走向更加清楚。 / Since 1887,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velops a long time. It is an import thing to know what we have and what we lost in these days.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we can more realize the whole picture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create a better future.

Page generated in 0.027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