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6
  • 92
  • 15
  • 3
  • 1
  • Tagged with
  • 111
  • 111
  • 50
  • 34
  • 32
  • 32
  • 27
  • 25
  • 24
  • 21
  • 21
  • 21
  • 20
  • 20
  • 2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91

盧梭教育哲學思想之研究

張育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 探討了「兒童化的成人」與「成人化的兒童」呈現了台灣的「人性危機」,也可稱是「教育危機」。人們尚未達到啟蒙以來的理想成為獨立、自由、自主的人性狀態,而盧梭這位相當接近我們當代思維的哲人被稱為「人性權利的恢復者」,以及「童年的擁護者」。他不僅是一位舊時代的批判者,更是一位新時代的設計。盧梭之思維對於當代各種人性問題的分析仍然精闢透徹,本文希冀透過盧梭之眼作為闡述與批判我們當前危機的理論依據。 一般人很習慣地從文學、政治與教育三個角度來詮釋盧梭,讀者依據自身的興趣來揀選某一個詮釋的視角。將作者思想切割的結果導致人們對盧梭思想的含糊與矛盾或是盧梭人格之異常感到難以理解。本文將以盧梭的《第一論》《第二論》、《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對話錄》、《遐思錄》為研究血肉,前四本為「理論性著作」與後三本為「自傳性著作」,考察盧梭理論性與自傳性之間的辯證關係來從文學、政治與教育的三個面向綜觀盧梭的思維與其心靈。 本論文透過三個詮釋循環的步驟對於盧梭的部分與整體不斷地進行理解。步驟一是依據盧梭作品的年代順序對於文本進行理解。步驟二是根據盧梭作者本人對於其性格與文本的詮釋與評價,來支援研究者對其文本整體的理解。步驟三是透過重要二手文獻對於盧梭的詮釋來補充對盧梭的理解。由這三個步驟得出兩條理解盧梭思想之進路:進路一是自傳與理論的系統關係,進路二是教育與政治的辯證關係。本人將以上的詮釋步驟與理解之進路繪製成「理論架構圖(一)」與「理論架構圖(二)」,也是本論文各章節之骨架。 第二章 啟蒙時代與盧梭,主要根據「理論架構圖(一)」在第一節 啟蒙時代 考察盧梭的時代背景—日內瓦與法國。在 第二節 盧梭其人 再概述盧梭生平經歷的與探討盧梭之性格。最後在 第三節 《懺悔錄》、《對話錄》、《遐思錄》:對自我之剖析 闡述盧梭的自傳性著作與理論性著作之系統關係。根據以上三節作為綜觀盧梭思想與其人之背景知識。有一點至關重要的是,盧梭的自傳性著作不僅是作為「自傳」具有「自我辯駁」(Self-justification)的作用外,更兼備「自我揭示」(Self-revelation)的哲學意義,盧梭懷有將自己一生的經歷作為一種「人生範例」與「道德寓言」的哲學企圖。簡單來說,盧梭的自傳和理論之間有綿密的系統關係。 第三章 墮落的文明狀態、烏托邦的自然狀態與救贖之路,筆者從綜觀的角度探討了盧梭政治教育哲學思維的整體架構,也就是本文的「理論架構圖(二)」。在現代的向度裡,盧梭痛陳18世紀的文明疾病之根源,他以《第一論》作為文明疾病的診斷書。接續《第二論》在過去的向度裡找到了自然狀態與自然人作為診斷當前墮落的文明狀態與情感生了病的文明人之診斷標準。最後,盧梭很明白救贖的希望不在過去而在未來,人們不可能重新回到蠻荒的時代變成「自然人」,他提出了三條通往救贖之路—公民、新自然人與孤獨者。盧梭在《社會契約論》指出他心中「理想的社會秩序」—「公民」如何可能。而《愛彌兒》則為盧梭「理想的教育圖像」,也就是探討「新自然人」如何在墮落的文明狀態中重新養成的教育過程。盧梭本人對自身文明病徵治癒之方式是退回到社會之外,作為一個孤獨的遁隱者與遐思者,雖然盧梭在「自我放逐」的歷程獲得了心靈療癒的力量寫出了如《愛彌兒》與《社會契約》的巨作,但正是這些嘔心瀝血之作成了遭受社會流放的理由,而命運的最終,孤獨流浪者用了絕對的方式遁隱到他的內心世界不再同時代人對話,這不並是一條真正通往救贖之路。 本文第四章 盧梭之人類圖像,將先從《第二論》與《愛彌兒》考察盧梭對「人性」概念的探討,前者是從「人類發展史」整體的人類之角度,後者是從個體「人性發展史」的角度出發。這兩個側面勾勒出盧梭「人類圖像」的全貌。第一節 人性之基本預設 將探討盧梭對人性的基本看法,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盧梭—曾懷抱著成為當時代的「俄耳浦斯」音樂家夢—或許多少有音樂家的思維,他希望創作出「情感」與「理性」彼此和諧的人性奏鳴曲。盧梭雖然高舉了情感的旗幟,但他不捨棄理性應有之地位。第二節 從自然狀態走向文明狀態 將闡述盧梭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想像,人類如何從過去最純粹的「自然狀態」邁向人類的「黃金時期」,最後走入「墮落的文明狀態」—現狀。最後,盧梭主張只有好的政府才能培育出有道德之公民,而好的政府要免除對人們的宰制與歸順,良好的社會制度能夠改變人類的本性,使人從個體到公民,盧梭認為理想的社會秩序是建立於「普遍意志」之上的理想社會。 本文第五章 盧梭之教育理論 之 第一節 自然教育基礎之設定 與 第二節 個體發展之四個時期 主要按照《愛彌兒》的文脈,對盧梭的教育理論進行概念的整理。筆者在 第三節 對照的教育範例 對勘了《懺悔錄》裡的盧梭與《愛彌兒》裡的愛彌兒的生命經驗與教育歷程,以豐富對盧梭教育理論的整體性理解。《懺悔錄》展現了盧梭個人的人性歷史,筆者以此作為「自然教育的想像範例—愛彌兒」之對照的教育範例。最後,第六章 總結了盧梭與教育實踐,作為回應了本篇論文的起始問題「成人化的兒童」與「兒童化的成人」救贖如何可能—情感教育與理性教育並重,也就是一種全人的教育,而另類教育成了指標。
92

建構品牌權益模型,以策略行銷分析架構為基礎

陳威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產業環境的改變,製造業的附加價值越來越低,品牌已經是繼品質之後,成為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之關鍵。也因此,品牌的建立成為台灣產、官、學界十分重視的課題。學術界和實務界對於品牌的建立,與品牌權益的解釋眾多紛紜,然而這些品牌權益模型涵蓋的構面都不太一樣,且品牌權益的建構順序也不相同。本研究目的是整合各品牌權益的模型,建立一個完整而周延的品牌權益構面,並發展有學理基礎的品牌權益建構順序。 本研究收集學術界及實務界普遍在運用的品牌權益模型,以邱志聖(2006)提出的策略行銷分析架構,以及交易成本的觀念為出發點,整合其他的品牌權益建構模型。並且提出「品牌外顯效益」構面,補足策略行銷分析架構在建構品牌權益的不足之處。研究提出品牌權益的構面包含有:上市後外顯單位效益成本、品牌外顯效益、資訊搜尋成本、道德危機成本以及專屬陷入成本。並以Roger(1962)提出的創新決策過程為理論基礎,建立本研究的品牌權益模型建構順序。 本研究提出品牌權益的建構順序,應該是在新品牌上市前,1. 先從降低外顯單位效益成本開始。而新品牌上市之後,2. 應逐步降低買者資訊搜尋成本,3. 建立品牌外顯效益,4. 降低買者道德危機成本,5. 降低買者專屬陷入成本,6. 跟買者建立專屬資產。企業應按照上述順序建立品牌權益,可以讓投入的行銷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 研究選擇5個不同產業(家具、電腦、鞋、飲料、通訊)的知名品牌(IKEA、Acer、NIKE、可口可樂、NOKIA),收集各知名品牌建立時採行的行銷活動,以本研究建立的品牌權益模型來作分析。研究發現各知名品牌,皆按照本研究提出的建立順序建構品牌,證實本研究提出的品牌權益模型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93

從逆覺體證到理一分殊新釋----試析現代新儒學的內在發展 / From ni-chüeh-t'i-cheng to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li-i-fen-shu: An Enquiry into the Inner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張子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寫作之問題意識,乃基於對儒學在現代社會角色定位與未來走向之反思。在當代,儒學雖逐漸建立作為學術理論的地位,同時也與一般民眾思想、生活漸行漸遠,這種與傳統儒學化成理想有落差的情況,對在現代仍認同儒學或以儒家自許者,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真實問題。從逆覺體證到理一分殊新釋之理論演變,正在尋求其因應之道。此現代新儒學之內部理論發展,內容是走向日用常行化與廣義道德實踐之建立,理一分殊作為方法架構,亦具有應用在種種不同觀點的普遍意義。 首先,就理一分殊新釋而言,一切文化創造活動都屬分殊,只能「通於」、而不能「同於」理一。良知坎陷的範圍也應擴及逆覺體證的行為實踐領域。包括道德行為在內的一切人類活動,都已是理一在某個時空之具體落實,具有侷限而不再等同於無限,但雖不可等同於無限,卻又通於無限。一切人文活動都可通於理一,但因「通」的型態不同,故定位也各異。逆覺體證是「逆」或「返」於理一之「通」,重點在契接、體悟理一;其他人文活動是「順」或「發」自理一之「通」,重點在承繼或順應理一之動用,成就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價值創造。既然都是「通」於而非「同」於理一,就不必強分高下而可同時並重。儒家作為成德之學的道德實踐概念內涵,就不僅限於由逆覺所體證而發之於道德行為之狹義的道德實踐,而可涵蓋一切正面價值創造活動,成為一種廣義的道德實踐。 這種廣義的道德實踐,是具有基本道德操守而同時以仁心與生生之精神為終極託付的人生態度,凡認同此態度而不斷從事正面價值創造者,不論是學者、藝術家、科學家等任何職業與身分,都是現代意義下的儒者。從事儒家思想研究工作而又同時具有以上生活態度的現代新儒學,即取得在儒學架構下的正當性與必要性。儒家的理想仍然嚮往與追求聖賢境界,卻不再是作為儒者的唯一條件,這是使逆覺體證由聖賢工夫走向日用常行化的轉向。 就廣義道德實踐的立場,內聖是指以仁心與生生精神為終極託付,外王雖主要指涉政治領域,亦可延伸至以仁心與生生為前提,而從事商業、學術、藝術等活動。這種廣義道德實踐的另一個理論效應,則是基於良知與見聞的辯證關係,以及朱子對人之有限性的警覺,將朱子與象山的先後天修養工夫同時並重,而統合於陽明的良知教之下。廣義的道德實踐是以生生之仁為出發點,有關此普遍人性之內涵,牟宗三先生指出是一種心性情合一之普遍道德主體,並以由本心自定自發律則而具現於行為之動態過程,亦即「實踐上的印證」,說明此道德主體之具體化問題。至於道德意識普遍性之證成的落實問題,則需要劉述先先生參與全球倫理運動的「共識上的印證」作補充。這是藉由存異求同的理一分殊方法,與世界各大宗教文化進行平等的對話,從中所得到的共通於各大傳統之極小式的底限共識,亦即人道與金律,可作為說明落實問題之一種可能途徑。 逆覺體證本質上是從工夫論導出哲學理論之系統。可使儒學在指引效力之外逐漸展現出解釋效力,成為一種可以在學術上掌握與論析的理論系統。理一分殊的方法論為這種走向之延續。理一作為人文學科中的規約原則,有別於經驗科學的歸納(induction),因為歸納的方式是取同略異,理一分殊秉持的是存異求同之精神。筆者即嘗試就如何順成朱子所謂「去兩短,合兩長」,以及內聖外王雙向互動之兩行,作為這種方法論應用的實例。這兩個觀點雖非理一分殊新釋之內容,卻可藉由其方法予以證成,正可說明理一分殊方法的普遍意義。 / Nowadays, the situation of Confucianism is rather dubious. It used to be the guidelines of politics and everyday life in Chinese society. However, Confucianism is now not as influential as it was before. Its practical role has given way to theoretical one. This phenomenon, for many, means the loss of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ism. In my opinion, the prospect of turnaround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i-chüeh-t'i-cheng to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li-i-fen-shu. The content of this progr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he secularization of moral practice, the wide-ranging creation of values and a formation of methodology. At first, ni-chüeh-t'i-cheng emphasizes the request of being sages while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li-i-fen-shu focuses on the obedience to rules of law and decorum. As a result, the moral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is easy for normal people to abide by. Secondly,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li-i-fen-shu advocates not so much moral practice as the creation of values. Accordingly, people belonging to every walk of life are regarded as a Neo-Confucian on condition that he or she has faith in jen(humanity) and sheng-sheng(creative creativity). Taken together, these theses indicate that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tends to lives of modern people. Finally, ni-chüeh-t'i-cheng is a kind of kung-fu-lun which doubles as a academic theory. Nevertheless, li-i-fen-shu has a facet of methodology. I manage to apply this methodology to two issues in Confucianism: the necessity of ch’u-liang-tuan, ho-liang-ch’ang by Chu-Hsi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ei-shen and wai-wang. The significance of li-i-fen-shu will be highlighted if my analysis is justified.
94

法與道德--德沃京對法實證主義分離命題之批判 / Law and morality--Ronald Dworkin's critique of the separation thesis of legal positivism

許家馨, Hsu, Chia-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總共分為三部分,共八章。 第一部份是「分離命題綜論」,包含了第一、二章。在第一章當中,筆者從歷史及分析的路徑,對分離命題做了一個初步的介紹。歷史的部分,筆者選取邊沁與奧斯丁、美國法現實主義、德國自然法復興運動這三個對於英美法理學界來說較為重要的關於分離命題的討論。在分析的部分,筆者簡單地說明分離命題與法概念以及道德概念的關係。當然,筆者也介紹了本文所探討的主角—德沃京的生平、其學說的發展以及其學說與分離命題的關係。第二章則是特別針對德沃京最主要的理論對手哈特的法理論以及他對分離命題的主張。第一章與第二章一起,才算是完成本文的預備工作。 第二部分是德沃京前期對分離命題的批判。本文將德沃京前期與後期區分開來,是因為德沃京學說的前期與後期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可是他後期的理論所使用的語彙有經過相當的修正,因此不適合放在一起介紹。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章,筆者分別名之為「原則論I」與「原則論II」。這是因為德沃京前期的法理論是以「原則」概念為主軸所發展出來的。第三章主要是對德沃京《認真看待權利》一書中《規則模式I》一章的介紹。第四章則是對《規則模式II》以及疑難案件這兩章的介紹。《規則模式I》是德沃京整個法理論的出發點。它本身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儘管仍是一個有待發展的整體。《規則模式II》是對《規則模式I》的補充。疑難案件則是德沃京法理論的突破性發展,許多他在後期完整發展的觀念都可以在這篇文章中看到雛形。筆者將《規則模式II》及疑難案件中的重點一起放入第四章作為對於第三章的補充。這些一起構成了德沃京前期的完整面貌。當然,筆者用以貫穿其中的軸線,就是德沃京對分離命題的批判。 第三部份是德沃京後期對分離命題之批判。這一部份主要焦點是在德沃京集大成的系統著作法律帝國。這一部份包括第五、六、七章。第五章說明了德沃京後期修正過後的概念架構,以及在這個新的概念架構與分離命題的關係是什麼。處理的對象是法律帝國的第一章。第六章則是對德沃京「詮釋」概念的闡釋。「詮釋」概念是德沃京後期理論的核心,因此我們有必要對之清楚地說明。顯得比較突兀的是第六章的第一節。筆者從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角度分析了哈特與德沃京法理論在方法上的意涵。這是因為,筆者認為分離命題的焦點乃是在於法理論家如何看待法概念,若要深入地評估法理論的意涵,勢必要探討其方法。這個部分處理的對象主要是法律帝國的第二、三章。第七章則介紹德沃京後期法理論的重點,也就是他認為的法概念的「構念」--作為整全性的法律。 最後,也就是第八章是結論。這是筆者對全篇論文的回顧,以及筆者對於分離命題這個主題的價值的看法。 第一部 分離命題綜論 第 一 章 緒 論 第一節 分離命題概論I—歷史的路徑 第一項 邊沁與奧斯丁 第二項 法現實主義者的挑戰 第三項 德國自然法復興運動 第二節 分離命題概論II—分析的路徑 第一項 法概念 第一款 規範取向的法概念與非規範取向的法概念 第二款 法概念的指涉與理論說明 第二項 道德概念 第三節 德沃京的法理論與分離命題 第一項 德沃京生平簡介 第二項 德沃京的法理論發展及其分期 第三項 本文問題意識:德沃京法理論與分離命題 第四節 本 論 文 架 構 第 二 章 哈特與分離命題 第一節 從定義到核心要素 第一項 定義 第二項 組織性原則與一組核心要素 第二節 哈特的法概念與分離命題 第一項 初級規則與次級規則的結合 第二項 個別法律的效力 第三項 法體系的存在 第四項 個案中的法律 第三節 哈 特 法 理 論 的 性 質 第一項 一般性 第二項 描述性 第三項 一般性、描述性與分離命題 第二部 德沃京前期對法實證主義分離命題之批判 第 三 章 原 則 論 ( I ) 第一節 德沃京的論證 第一項 原則是存在的 第二項 原則與規則邏輯性質的差異 第三項 原則也是法規範 第四項 原則無法被承認規則鑑別出來 第一款 妥當感 第二款 制度上的佐證 第三款 習慣法的問題 第五項 原則是某種道德 第二節 原則是什麼? 第一項 原則的功能 第一款 原則的五種功能 第二款 原則之功能的省思 第二項 原則的來源 第三節 規則與原則的邏輯性質差異是否成立? 第一項 如何判斷是規則或原則? 第二項 規則衝突則失效? 第三項 規則與原則之區分的理論意涵 第四節 原則是不是法規範 ? 第五節 原則與道德的關係是什麼? 第 四 章 原 則 論 (II) 第一節 對承認規則的批判 第一項 哈特的社會規則論 第二項 對社會規則論的批判 第一款 社會規則與規範規則 第二款 「自主而合意的道德」與「從眾而成習的道德」 第三款 疑難情況的出現 第三項 對作為社會規則之承認規則的批判 第 二 節 權 利 論 第一項 權利 第一款 權利與目標 第二款 幾種權利的分類 第二項 法律權利 第一款 規範與價值 第二款 作為權利執行者的司法部門 第三款 政治理論 第三項 權利與道德 第三節 對裁量論的批判 第一項 德沃京對司法裁量論的批判 第一款 弱意義與強意義的裁量 第二款 法實證主義者的裁量論 第二項 對司法裁量論之批判的理論意涵 第三部 德沃京後期對法實證主義分離命題之批判 第 五 章 新的起點:新的法概念 第一節 新的概念架構 第一項 關於法律的理論爭議 第二項 法律命題與法律根據 第三項 新的法概念 第二節 疑難案件的實例 第三節 單純事實觀點 第四節 語意學的刺 第一項 法的語義學理論 第二項 法實證主義 第三項 語義學的刺 第五節 小結:新的起點 第 六 章 詮釋性的法概念 第一節 社會科學方法論上的批判 第一項 法理論的自我理解 第二項 作為受制於規則之活動的法律言說 第一款 語言遊戲與說話行動 第二款 哈特的困境 第三項 一般性與描述性法理論之困難 第一款 一般性 第二款 描述性 第四項 詮釋性的法理論 第二節 建構詮釋論 第一項 建構性詮釋 第一款 一個虛構的例子 第二款 對話性詮釋、科學性詮釋與創造性詮釋 第三款 建構性詮釋 第二項 對社會實踐的建構性詮釋 第一款 詮釋的三個階段 第二款 概念、構念與典範 第三節 詮釋性的法概念 第 七 章 整全的法律 第一節 成規主義與法實用主義 第一項 成規主義 第二項 法實用主義 第二節 整 全 性 第一項 整全性符合嗎? 第二項 整全性有吸引力嗎? 第一款 真正的社群 第二款 政治社群 第三節 整全的法律 第一項 連環小說 第二項 海克力斯法官 第三項 法律與道德 第四節 懷疑論的挑戰 第八章 結 論 參 考 文 獻 / Abstract This master dissertation elaborates the leading anti-positivist Ronald Dworkin’s standing on critique of the separation thesis, the positivist doctrine that law and morality are separate, or ‘what law is’ is different from ‘what law ought to be’. The author firstly argues that although the dispute over the separation thesis in the old context, which mainly concern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al validity and morality, no longer stands in the central spotlight, the recent heating concern with the role morality plays in legal reasoning is actually a continuance of the old-time concern. The overarching rationale behind these developments is a battle about where and how to base the objectivity of law in the modern world. Therefore, despite that Dworkin’s legal theory has focused on the part morality plays in legal reasoing, it could still be elaborated as a critique of separation thesis in a broader sense. This dissertation distinguishes ‘early Dworkin’ and ‘later Dworkin’s’ critique of the separation thesis. ‘Early Dworkin’ means Dworkin’s legal theory in Taking Right Seriously. ‘:Later Dworkin’ means Dworkin’s legal theory in Law’s Empire. While the author thinks the essence of Dworkin’s legal theory remained basically the same throughout his early and later thoughts,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his theory in two parts because the concepts he used were greatly changed and improved, and the arguments shifted. Dworkin’s early critique of separation thesis is organized around the concept of ‘principl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argument Dworkin should be making is not that principles exist, but that principles are ‘law’ and that principles cannot be identified by the rule of recognition. And these two arguments are not to be cleared up only until Dworkin’s later argument using the concept of ‘interpretation’. The author also criticizes Hart’s claim that the nature of legal theory could fruitfully remain general and descriptive. By survey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Hart’s standing on the nature of legal theory reveals his ultimat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empiricism and positivism. The author therefore argues that a fruitful gain a legal theory is to get, it has to be particular and ‘interpretive’, as Dworkin has claimed.
95

國際金融危機之形成原因與政策因應之研究

謝秋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金融危機是一種反常的金融現象,其共同的現象是資金外流、貨幣兌美元大幅貶值、股價重挫、經濟成長衰退、百業蕭條,這就是金融危機。而近代的金融危機趨勢不再只是單一區域的問題,就由這次1997下半年自泰國貨幣開始貶值的貨幣危機,經過一連串的蔓延效應後,影響所及不限於東南亞地區,更擴及俄羅斯、東歐、拉丁美洲等地,造成全球主要新興市場和新興工業國家的經濟遭受嚴重打擊,儼然已變成全球金融危機。 大部分過去經濟學者一開始均用傳統貨幣危機理論來分析金融危機,如Krugman在1979年提出標準的「第一代危機模型」,其中強調經濟基本面的持續惡化,導致維持固定匯率區間的制度遭到阻力,也因此產生了貶值的壓力,也就是由經濟的實質面去影響到金融面。但有鑑於這次亞洲金融危機並非以基本面因素來解釋即可令人信服,必須配合經濟趨勢的潮流,再加入金融面因素來探討以補基本面理論的不足,尤其再加入因金融恐慌的自我實現危機型態以及傳染蔓延因素,兩者互相配合以求能更完整分析為何這次金融危機能襲擊全球新興市場的原因。 此外,本文並描述各國因受金融危機衝擊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各國政府採取何種因應措施,最後仍不敵國際投機客和市場預期心理下,紛紛請求IMF的支援。但IMF的援助貸款附帶有嚴苛條件,這些國家在實行IMF的政策後卻帶來經濟更加萎縮的事實。本文亦針對IMF的各項政策提出質疑與探討,並期研擬出更正確的政策方針。台灣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雖相較受創較輕,但不容否認仍對台灣經濟社會帶來許多衝擊,本文亦分析台灣金融制度的問題,並且提出各項因應政策的比較分析。最後,匯總幾點本文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架構…………………………………………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5 第二章 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7 第一節 第一代危機模型…………………………………………8 第二節 基本面因素…………………………………………….10 第三節 金融面實質現象的主要論點………………………….25 第三章 金融危機的原因--系統性風險的探討……46 第一節 系統性風險下的危機………………………………….48 第二節 第二代危機模型……………………………………….52 第三節 傳染蔓延……………………………………………….58 第四章 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的衝擊………………61 第一節 危機發生前的總體經濟條件………………………….62 第二節 1997上半年危機前的苦難……………………………65 第三節 1997年貨幣危機的蔓延效應…………………………67 第四節 金融危機的因應政策………………………………….70 第五節 與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比較…………………………75 第五章 金融危機對台灣的影響……………………77 第一節 基本面優勢…………………………………………….78 第二節 金融危機的影響與台灣金融問題…………………….81 第三節 台灣所採取的因應政策………………………………86 第四節 金融危機的教訓和經驗萃取………………………….92 第六章 結論…………………………………………94 第一節 本文主要發現………………………………………….95 第二節 本文政策性意涵……………………………………….96 第三節 研究建議……………………………………………….98
96

策略行銷分析: 以匯豐中華投資信託為例 / Strategic marketing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HSBC Taiwan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何瑞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在世界各地金融公司所謂的「指數股票型基金」已經成為主流投資標的。指數股票型基金讓投資人能夠將其資金直接投資於國外股市,同時避免匯率問題。目前,台灣投資人藉由所謂的中國指數股票型基金來直接投資中國股市。 身為中國指數股票型基金的先驅者,台灣匯豐中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於2009年夏天創造了第一恆生跨境指數股票型基金。就像其他服務業,匯豐中華必須向投資人推銷該指數股票型基金以及其他金融產品。有鑑於行銷對於資產管理公司的成敗扮演著很重要角色,因此本研究以策略行銷分析為主要研究基礎。並且,藉由公司訪談和邱志聖(2006)的四個成本分析架構(4C Analysis),來探討台灣匯豐中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的行銷活動。所謂的4C分析包含外顯單外效益成本、資訊搜尋成本、道德危機成本及專屬陷入成本。本研究為台灣匯豐中華提供服務、媒體廣告、品牌形象及行銷策略的改善之道。 關鍵字:策略行銷、四個成本分斯、外顯單外效益成本、資訊搜尋成本、道德危機成本及專屬陷入成本、指數股票型基金 / Since the early 2000's, Exchange Traded Funds (ETFs) have become a mainstream investment product in the portfolios of financial companies across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ETFs have been created to allow investors to allocate their capital in the stock market of other countri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voiding the currency exchange problem. Now, Taiwanese people can invest in the China stock market indexes via China ETFs. A pioneer in China ETFs, 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Taiwan created the first Heng Seng cross border ETFs in the summer of 2009. As with any service-oriented business, HSBC Taiwan must advertise and promote these new investment products. In light of the fact that marketing plays a large role in the success of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hence this thesis adopts strategic marketing analysis as the backbone of the research process. Utilizing professional interviews and Chiu's (2006) four cost (4C) analysis, this thesis examines 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Taiwan's marketing activities via a constructively critical lens. These four costs include external unit costs, information search costs, moral hazard costs and firm-specific cost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providing solutions for enhanced customer service, media advertising, brand image as well as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HSBC Taiwan. Key Words: strategic marketing, four cost structure, information search costs, moral hazard costs, firm-specific costs, exchange-traded funds
97

"生命教育"課程對澳門高中學生道德觀念成效之研究 : 以一所中學為例 / Study of the effect of life education program on moral concept of senior students in Macau : taking a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

黃苑芬 January 2005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Education
98

澳門初級中學教科書道德及公民教育內涵之分析 /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from the selected textbooks for junior secondary grades in Macau schools

吳淑嫻 January 2004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Education
99

生命教育課程對初中生自我槪念及生命意義感影響之研究 /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life education on the concept of self and meaning of life for junior high students

張月麗 January 2005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Education
100

公共經濟學三篇論文 / Three Essays on Public Economics

許耕維, Hsu,Keng-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篇文章係利用Meltzer and Richard (1981)所建構之中位數投票者模型,衡量政府進行所得重分配產生公共基金邊際成本大小。有別於過去研究公共基金邊際成本的文獻,假設租稅制度之現況為任意的或是在最適的均衡下,文章的主要貢獻在利用現存租稅制度本身代表著一個政治均衡的前題,推導出公共基金邊際成本之公式,故可以視為是將實證經濟學的特性應用在規範經濟學的領域之研究。有趣的是公式中以標準化後平均所得與中位數所得差距所衡量的所得不均度,可以用來衡量租稅的效率損失及重分配水準是否足夠。 第二篇文章係利用 Laffont and Tirole(1986)的最適廠商管制機制模型,加入Raith(2003)誘因給付契約模型,建構較符合實際社會狀況的雙層不完全資訊模型。文章的貢獻在發現廠商最適管制機制,除Laffont and Tirole(1986)指出受廠商工作努力誘因及資訊淨租之影響外,還受到員工風險厭惡程度、生產成本風險及工作努力邊際負效用增加速度等因素的影響。當生產成本風險愈高,或是員工風險厭惡程度愈大及工作努力邊際效用增加速度愈快,使得廠商與員工間道德冒險的成本愈大時,廠商最適管制機制愈偏向成本加成契約,而非Laffont and Tirole(1986)指出偏向固定價格契約。此結論可廣泛應用於包括國防採購、政府部門與公有、公用事業之管控等問題,例如,航太、軍火、高速鐵路等生產成本風險較高產業,廠商最適管制機制愈偏向成本加成契約;但電力、自來水等生產成本風險較低產業,廠商最適管制機制愈偏向固定價格契約。 第三篇文章討論過去文獻未分析的廠商最適利潤稅問題。廠商的實際利潤除有生產技術的差異外,還受員工工作努力及隨機變數等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政府僅能觀察廠商事後利潤,並無法觀察其生產技術差異;另一方面,廠商也無法觀察員工工作努力及隨機變數等,兩者均存在不完全資訊的問題,因此,建構政府與廠商之間,以及廠商與員工之間的雙層不完全資訊架構,分析不同生產技術廠商的最適利潤稅對逆選擇、道德冒險及風險分攤的影響,是一個有趣且重要的課題。 本篇發現廠商最適利潤稅有兩種情況,當政府觀察廠商事後利潤不會產生替代效果下,應課徵定額稅(lump-sum taxes);除此之外,若存在逆選擇的問題,透過模擬數值分析結果發現,廠商最適利潤稅邊際稅率與員工風險厭惡程度及生產風險成正比。此外,隨著廠商生產技術愈高,利潤稅邊際稅率則逐漸下降,而且廠商生產技術愈高,不同風險厭惡程度及風險下的利潤稅邊際稅率差異也逐漸減少。 當生產技術分配為柏拉圖(Pareto)分配時,最適廠商利潤稅邊際稅率較均等(Uniform)分配及對數常態(Lognormal)分配為低。當工作努力邊際效用與工作努力間為凸函數時,最適廠商利潤稅邊際稅率較兩者間為線性函數時為低。

Page generated in 0.02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