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個股選擇權之隱含波動度不對稱效果決定因素之探討—以Panel Data模型分析

隱含波動度不對稱效果對選擇權市場參與者是很重要的,因為隱含波動度變大可增加選擇權買方的報酬相對的會減少選擇權賣方的報酬,並且對選擇權避險者來說是一種額外的風險。過去許多文獻皆已證實股票報酬波動度具有不對稱效果,所謂不對稱效果一般是指負向衝擊對報酬波動度增加的影響較正向衝擊大。然而多數研究是以條件變異數作為波動度的衡量,本研究則打算以選擇權之隱含波動度作為波動度的衡量。研究對象為歐洲期貨交易所交易之二十四家德國公司個股選擇權,利用EGARCH模型探討股票價格變動對個股選擇權之隱含波動度不對稱效果,研究期間從2000年2月14日至2001年12月31日。在不對稱效果成立之下,進而探討公司財務槓桿及公司規模對隱含波動度不對稱程度之影響。除以最小平方法模型分析並與Koutmos and Saidi(1995)對照外,更進一步以Panel Data模型加入公司效果或時間效果作為本研究最終目的的分析依據,研究期間從2000年至2001年。
本研究實證結果如下:
1.大多數公司股票選擇權之隱含波動度具有不對稱效果,也就是負向價格變動對隱含波動度增加的影響較正向價格變動大,只有兩家公司例外。
2.以最小平方法模型分析公司財務槓桿對隱含波動度不對稱程度的影響,實證結果與Koutmos and Saidi(1995)不一致,且不能支持Black(1976)所提出槓桿效果能用以解釋隱含波動度不對稱效果之假說,產生遺漏變數偏誤。
3.以Panel Data模型加入公司效果或時間效果之考量,分析公司財務槓桿對隱含波動不對稱程度的影響。實證發現隱含波動度不對稱效果可歸因於財務槓桿假說,此外證實存在時間效果但不存在公司效果。
4.公司規模會影響隱含波動度不對稱程度,兩者呈現正向關係。也就是說規模較大的公司對負向衝擊的反應較規模較小的公司敏感,實證結果與Koutmos and Saidi(1995)一致。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0357024
Creators周弘敏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