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北市整建住宅更新機制之研究

台北市政府早期為順利進行公共設施開闢,興建了多處整建住宅作為安置之因應,坪數單元規劃設計為每戶8~12坪,與今日台北市平均每戶居住樓地板面積約30.49坪差異甚大,更顯現整建住宅居住環境有待提昇。台北市政府為提昇整建住宅居住環境,將其列入台北市政策白皮書之重要項目之一,修訂相關法令提供整建住宅更新誘因,然而除水源路一期整建住宅改建完成外,其餘各處則面臨各項推動問題而延宕不前。
本研究針對都市更新之相關理論基礎、議題之研究進行回顧與分析,瞭解台北市整建住宅的歷史淵源與興建概況、實質與非實質概況、更新政策、更新推動概況,再經由斯文里二期整建住宅問卷調查與訪談分析比較現況整建住宅都市更新制度與居民期望之更新方式差異,由結果得知,居民期望透過更新改善生活品質,然而因整建住宅更新無利潤誘因吸引實施者進入,故僅得由居民自組都市更新會辦理,除現行1.5倍都市更新容積獎勵難以滿足居民需求、更新重建所需之相關龐大費用難以籌措外,居民對都市更新會不信任的態度亦是阻礙更新工作推動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加速整建住宅更新事業進行,本研究依據問卷調查與訪談之分析結果建議:(一)應加強宣導都市更新正確觀念、明確規範都市更新會之作業程序,或由政府主管機關擔任實施者角色,以提昇居民之信任感;(二)政府主管機關透過公權力確實執行、放寬容積獎勵或修訂都市計畫、協助財務融資、提供簡便的行政作業規範,協助整建住宅更新推動;(三)相關信託制度、政府中繼住宅政策、政府組織都市更新團隊協助等方式的配合,以公私合作的方式,共同推動整建住宅都市更新事業。
未來在相關議題之研究也建議能針對整建住宅都市更新容積獎勵放寬之額度、住宅政策與都市更新之配合,以及從都市窳陋、不衛生、防災、景觀等角度切入整建住宅更新政策等層面進行探討,期望能經由各個整建住宅個案的研究與通案的歸納,結合相關更新政策研究結果,協助台北市整建住宅順利更新完成,提供居民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也改善周圍公共設施服務水準,提昇都市環境景觀,使台北市成為更適合居住之都市。

關鍵詞:都市更新、整建住宅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6257013
Creators謝嘉展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