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併購國際車廠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Chinese automotive M&A overseas

自2000年起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前不久,中國政府就開始了解中國企業要具備全球競爭力才能生存,自此宣布實施「走出去」政策,開始容許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收購。經過十年的發展,原先以為可以運用低成本的中國製造能力搭配受高成本阻礙的西方公司,藉由併購連結西方公司的全球品牌和配銷關係,達到擴充全球銷售量的目的,事後證明往往是噩夢一場。
隨著金融海嘯重挫西方企業及2009年中國的外匯存底超過兩兆美元,第二波的中國海外併購風潮似乎再起。比起舊策略,此波併購採取了一些新策略:收購者將眼光放在中國內需市場,而中國複雜而成長迅速的市場正是測試和了解被收購公司資產和能力的好環境,在收購者熟悉的本地市場整合發展透過併購取得的新技術、產品及關鍵知識較在被收購者所處的國外為容易,更因為被收購公司有機會技術應用到全球最有希望的市場,減輕了收購過程中所受到來自被收購國政府乃至內部員工的阻力。本研究即以不同時期二個中國汽車業海外併購個案「上海汽車工業集團併購南韓雙龍汽車公司」與「吉利控股集團併購福特汽車集團內的瑞典Volvo汽車公司」,探討中國企業海外併購之路,解析中國汽車業如何由前次併購失敗經驗中汲取教訓,以及藉由併購國際大廠提昇品牌形象及技術,著眼於內需市場的發展策略能否奏效。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8932061
Creators陳姵君, Christy Che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