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文學特質研究

本文研究之宗旨,在以文學虛構的生成與解讀為方向,探索、詮釋《華嚴經.入法界品》的文學之美,嘗試以文藝欣賞的角度契入廣博嚴麗的華嚴境界。本文主要以敘事學、小說理論之觀點來詮釋〈入法界品〉之文學趣味;並以李豐楙教授所提出之「度脫理論」作為分析文本的輔助。
本文分為七章作為論述重點。第一章為緒論部分,除說明研究動機、方法外,並肯定漢譯佛典之文學價值;及以〈入法界品〉做為文本的考量。第二章則對《華嚴經》之背景知識略作介紹,比較《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三個漢譯版本,考其翻譯風格及內容有何差異。接著分析此品在《華嚴經》中之地位,及善財參學所彰顯之實踐意義。第三章開始,則進入文學特質的探析,分別就《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內容、形式、修辭三個方向作考察。第三章、第四章藉敘事學之方法來分析,包括:情節、人物、背景等。第三章就其故事情節及時空概念做介紹,並進一步了解此品所欲呈現的文學主題。而人物、場景的細膩描繪,亦是〈入法界品〉極具巧思之處,故第四章主要分析〈入法界品〉對人物刻劃及場面的鋪陳之藝術手法。第五章則分析其文學形式,包括經文結構、敘事模式及語言特色。第六章再就其修辭風格加以探討,如:譬喻使用的豐富,幾乎無一物不可為喻;又經文中幾個使用頻繁的「意象」,如:天雨香華、花、海等意象究竟有何深層意涵?而善財參學過程中,各個善友之名號及所居處所等是否與其法門相應?皆是本章論述的重點。第七章為結論,對上述〈入法界品〉之文學特質做一總結;並歸納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對後世之影響為何?並提出本論文尚可發揮之處。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012
Creators溫美惠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