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女性菁英政治參與之分析—以第五屆女性立委為例

女性菁英政治參與之分析—以第五屆女性立委為例
摘 要
在歷史的洪流中,女性長久在政治場域缺席,進入二十世紀之後,女權才逐漸受到重視。當今世界各國,除了北歐五國以及其他少數歐美國家之外,台灣女性參政表現相當的亮眼。在中央級民意代表選舉上,2001年第五屆女性立委選舉,首次達到五十位女性進入國會殿堂。愈來愈多的優秀女性投入政治領域,也代表著今後權力的分享與資源的分配,必定要顧及性別的均衡。
本研究旨在結合菁英理論、民主多元理論與女性主義的視角,來探究台灣女性菁英在當前政治環境的從政優勢為何,及獲得政治權力之女性是否仍會受到性別歧視。
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以及文獻分析法同時進行,透過文獻分析可以初步建構女性菁英的社會背景及參政行為模式,而深度訪談法,直接與女性政治菁英面對面訪談,一方面補書面資料之缺漏,一方面可瞭解女性從政者更為細膩之心境轉折。訪談對象為第五屆女性立委,受訪者共計17人。
根據文獻探討以及深度訪談的結果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本文從女性政治菁英的教育程度、家族、婚姻關係、政黨以及派系五個面向切入,發現教育程度對於從政女性是明顯加分因素;家族與婚姻對於從政女性來講,有時是參政的阻礙,但家人若擁有相當的政治資源,女性當選的機率便大大提升;政黨相互競爭,可增加女性選民的發聲能量,對提升女性地位有正向影響,但隨著選舉制度的改變,政黨在選戰的重要性大增,政黨是否能夠真正落實婦女相關政策,將有待觀察;以往,女性從政者多是在執政黨與地方派系協調下進入政治領域,較無個人意志,但研究發現女性政治菁英不僅能善加利用當地勢力增加自己勝選機會,甚至成為地方派系的領袖。總之,女性如欲踏入政治領域,依附男性價值的情形已大為減少,且多已具備相當的性別意識。
二、社會對女性的刻版印象,相當程度仍影響女性的從政意願。首先是家務的勞動,讓許多女性從政者深感疲憊;婦女組織在每一次選戰中的動員力量愈來愈受矚目,但現階段仍不足以支持一位立委進入國會殿堂;隨著SNTV制度的改變,女性如欲投入政治,將更依賴政黨的提名,但筆者檢視各政黨第六屆不分區提名名單,各政黨仍有待改進。
總而言之,與以往相比,女性紛紛在政治領域上展露頭角,從政模式也與以前大不相同。以台灣政治生態的演變來看,女性政治菁英與政黨的關係將愈加密切。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02610161
Creators王名騄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