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之模式研究-以跨境查緝「詐欺電信機房」為例 / The Patterns of cross-strait cooperation in combating crimes Example of cross-territory investigation of " fraud telecommunications room"

國內民眾長期深受詐欺電信犯罪侵害,不單受害人數最多且是損失金額最高的經濟犯罪,自前陳水扁政府至現在的馬政府,都將防制詐欺電信犯罪案件作為政府的施政重點,以跨部會的組織主導,研議預防及偵查的手段防制。然而,詐欺電信犯罪案件發生率不減反增,竟演變成為臺灣十大民怨之一。檢討是類案件偵辦瓶頸,都指向係員警未能跨境查緝大陸「詐欺電信機房」及主嫌到案所致。詐欺電信犯罪集團憑藉著不被橫渡的海峽屏障,在日益富裕且電信網路發達的大陸,建立起發收詐欺話務之「詐欺電信機房」,此等機房遂為詐欺首謀之指揮中心。
隨著馬政府上臺,兩岸和解共生局面建立,擱置了主權爭議,簽訂了「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然而,兩岸警方單憑文書及電訊協調辦案,是無法有效壓制以VOIP網路電話為中介犯罪之隱匿詐欺電信犯罪集團,必須由國內警方跨境與大陸警方合作,以「詐欺電信機房」為主要剷除標的,方能達到有效將兩岸主嫌共犯一網打盡、查扣作案工具,贓款、降低詐欺話務及人犯順利遣返接受司法定罪等共同打擊犯罪之核心目標。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7981014
Creators李中宇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