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唐摭言》研究——科舉制度下的士人風貌與心境

本文探討《唐摭言》一書所記士人在科舉之下所呈現出來的社會風尚及文人樣貌,及追求仕途的心境,挖掘從文學作品中所投射出的心靈反應,並論及王定保寫作此書的動機及特色。
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在瞭解前人對此一主題的研究成果後,訂定本文研究目的,並對論文結構,作前導式的說明。
第二章「王定保其人與《唐摭言》寫作動機」,擬對作者王定保的生平家世進行爬梳,接著再由論、贊及門目安排探討其寫作動機。
第三章「統序科第大要」,本章擬先就《唐摭言》一書所關注的主題「唐代科舉制度」做一歸納整理,並力從《唐摭言》一書前三卷集中紀錄的科舉沿革角度出發,建構作者眼中的唐代科舉制度及關注面,以區別一般從政治學或史學出發的制度研究。
第四章「由『士』到『仕』的熱切追求」,每年數以千計的舉子集中京城,奔赴場屋追求功名,王定保特地紀錄的舉子們,勢必帶出許多不為史傳所記的人事。本章及下一章擬就《唐摭言》一書探討科舉制度下所呈現的社會風氣及舉子樣貌。本章先就士人的學養階段談起,再探士人求仕的熱切樣貌,最後談及第後宴集所彰顯的榮耀。
第五章「『雲泥有別』科場心境的轉折」,此章續探由士到仕的追求過程中,士人久屈名場、龍鐘場屋「一回春至一傷心」的心路歷程。又科場上「及」與「落」的處境大不同,舉子們應對的心境又為何?是溫馴地接受,抑或是有另一番排解呢?《唐摭言》在這些問題上的著墨,想必更真實的表達了唐代士人面對科舉的心境,本章擬就此部分加以論述。
第六章「文史交融的敘事」,本章著重探討文學的表現手法,擬先釐清作者在寫作敘事上是否有傳承或突破之處。接著再針對寫作藝術較為濃厚的篇章,觀察作者的敘事特色,及作者擅長使用的筆法。最後對前人學者的評論作一探討。
第七章「結論」,綜合上述章節肯定《唐摭言》記載唐代科舉社會的種種,提供我們研究唐代科舉和士人風貌許多珍貴的史料與參考價值,並試論王定保的觀點。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912018
Creators黃淑恩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