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從比較性與適正性論會計方法之選擇

經濟發展的結果,小型企業組織已不足應付日漸繁複的交易,而龐大的組織又
非獨自或三五人的資力所能負擔,於是企業大眾化係不可避免的趨勢,財務報表除
了表示管理者的績效外,更是投資者最佳資金利用決策的依據,如何使財務報表能
適正表達且具比較性,乃成為會計人員窮畢生精力的目標,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的陳
述即為努力的結果;然而由於可接受的不同會計方法過多,而各種方法所產生的數
字出入又甚巨,因此相同交易不同會計處理的結果,其比較性頗值得懷疑,也因而
引起許多學人的爭論與筆者的研究動機,為求財務報表適正表達與比較性之增進,
會計方法係應統一或具有彈性,首先由會計原則的發展探求問題發生的背景,再由
會計理論體系研討是否應有此爭執,何謂比較性,其真義何在?主張統一會計方法
學者的見解如何?贊成會計方法應:因經濟環境而有彈性者的意見又如何?公說公
有理,婆說婆有理,究竟如何呢?本論文將為您慢慢道來。
大綱
一、會計原則之發展
1.會計原則的定義
2.一九三0年代前之發展
3.一九三0年代後之發展
4.今日的發展
二、由會計理論體系看會計原則的地位
1.會計理論之意義及功能
2.會計理論發展之方法
3.會計理論之架構
三、比較性之真締—適正表達
1.比較住之地位
2.比較性之一般觀念
3.比較性之真義
4.財務報表如何達到真比較
5.結論
四、統一乎?彈性乎?
1.爭論之源起
2.統一者的意見
3.彈性者的意見
4.分析與檢討
五、統一與彈性面面觀
1.由會計原則之發展看
2.由會計理論體系看
3.由稅法之影響看
4.由經濟環境看
六、結論與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8673
Creators林淑楨, Lin, Shu-Zhe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