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東亞地區國家旅遊競爭力之研究

近十幾年來,隨著國民所得的提升,消費者日漸重視休閒時間的運用,各類遊樂性質的服務業隨之崛起,其中又以旅遊業最為蓬勃發展,昔日以「自然美景」為號召的無煙囪工業,逐漸增添其他面向,如:以購物為主題,或是文化之旅等等,為旅遊業的發展帶來無限可能。各國政府亦日漸重視這項產業的發展,除了帶來無限的商機外,更是有助於提升國際形象,從政府致力於各項宣傳,如:台灣政府邀請張惠妹擔任台灣觀光大使,香港政府邀請港星宣傳旅遊業;或是將旅遊活動納入國家發展政策之一,如:馬來西亞將2007年訂為旅遊年,與東南亞數國進行合作等等活動,試圖從競爭轉為合作,種種努力可見一斑。而2008年中國主辦奧運,可預見將產生的利潤之豐,對東亞諸國旅遊業的衝擊更是無法推估。本文目的為探討東亞九個經濟體(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泰國、中國及韓國)在國際旅遊觀光市場之相對競爭力及策略聯盟的運用,利用國際旅遊觀光統計資料,以兩階段消費決策模型為立論基礎,透過三階段最小平方法(3SLS)及迴歸分析,分別針對東亞九個經濟體,探究相對價格(以各國消費者物價指數為主)、匯率及各個供給面變數,對主要來源國家觀光客─美國、日本進行實證分析。結果發現:(一)相對價格的影響視遊客的旅遊目的而有所差異。(二)相對匯率的影響,則視遊客的旅遊支出以來源國貨幣或當地國貨幣而有所不同。(三)供給面變數針對不同來源國及不同目的國確有其影響力,更甚者,會有完全反向的效果,為影響國際旅遊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上述結果,本文建議包括:(一)為提昇國際旅遊競爭力,目的國應針對不同來源國採行相應對之行銷策略。(二)價格及匯率調整未必是提昇國際旅遊競爭力的有效工具。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4258031
Creators李翊綸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