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我國敬老津貼之二維空間模型分析

本研究以空間理論為分析架構,探討敬老津貼議題,自89年立法院第四屆第三會期各黨提出各種立法草案版本起,至92年6月立法院第五屆第三會期完成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修法程序之發展過程中,各時期各種立法及修法提案版本的異同處及各黨操縱議題與彼此間角力互動的過程。除了在政治角力面向上,探究敬老津貼如何在國會中被提出、討論,各黨如何協商、讓步、如何改變議題面向扭轉情勢,以及各個立法及修法提案版本的異同比較;有關福利政策面向及預算財源面向的發展情形,亦一併探討,包括經由檢閱敬老津貼之相關文獻,彙整該項議題之發展脈絡並探究各方意見的論述內涵,以及從政府賦稅情形及社會福利預算配置狀況,探究政府是否將有限資源合理分配給需照顧的弱勢族群身上。
  本研究發現,在敬老津貼的立法及修法過程中,原住民及台聯立委雖僅占有少數席次,卻擁有遠大於其成員比例的權力,因此掌握不成比例的資源(Disproportion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作為操縱議題空間的籌碼,其所得遠遠超過其所應得之比例;此外,議題操作在理論上雖然可行,然而在實際運用上卻具有高度風險性,包括什麼時候拋出什麼議題等等,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議題操作猶如雙面刃,可以作為進攻的利器,也要慎防它的反作用力,因此,二個議題得以互綁而彼此影響,其基本條件除了合理且關鍵的議題訴求,更要掌握提出的時機,如此才能抓住議題操縱的先機,才有勝算可言。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89256017
Creators陳佳瑜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