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廠商如何建立區域品牌-以兩家顯示卡廠商進入歐洲市場為例 / Building brands in overseas area markets : taking two Taiwanese graphic card companies as example.

獨立型顯示卡是現今家用桌上型電腦運行3D遊戲所必需的電腦零組件。在1999年微軟制定了3D遊戲程式撰寫架構標準之後,3D電腦遊戲與顯示卡的需求開始爆發。NVIDIA 與 ATI兩家繪圖晶片廠在殘酷的產業競爭中脫穎而出並在往後的日子成為寡占廠商。而本研究所討論的獨立型顯示卡廠商們便依靠著這兩家晶片廠以及本身的研發技術來設計製造顯示卡以供給市場日漸增加的需求。

2000年左右,正是臺灣PC相關零組件蓬勃發展的時間。由於繪圖晶片廠為了擴大市場,試著降低顯示卡設計的門檻,導致臺灣廠商以優異的研發及量產能力逐漸取代了在市場上原有的歐美廠商。為了取代歐美顯示卡廠商的市場,臺灣廠商也因此無可避免的要面對建立自有品牌與國際市場進入的問題。在當時,歐洲市場由於已發展國家眾多且消費者平均生活水平較高,因此成為了顯示卡廠商最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來分析臺灣顯示卡廠商如何能經由當地通路的協助達成國際市場進入的目的且在歐洲市場成功建立品牌。在這個產業中,寡占的晶片供應商可說掌握生殺大權,因此顯示卡廠商供應商關係管理非常重要。同時,歐洲國家眾多,市場特性各異,通路型態與經營模式也各有不同。臺灣顯示卡廠商必須以各自研發技術能力設計產品與降低成本並在當地找到適合的通路夥伴或代理商以建立品牌知名度,進而在當地成為擁有高市占率並成為知名品牌。

本研究經過與兩家業者之經理人訪談過後,發現兩家業者在市場進入早晚、通路客戶選擇與經營、產品差異化定位與價格策略運用與對上游供應商關係經營上都有相當的差異。也因此導致兩家廠商在顯示卡品牌建立與市占率上有很顯著的差異。但由於晶片廠為了自身的利益蓄意將顯示卡製造完全標準化,使得顯示卡製造業的關鍵成功因素轉變,因而導致兩家廠商後來情勢完全逆轉。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39321251
Creators李濬量, Lee, Chun Lia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