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影響國中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兩性教育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 / The reserch on effective facto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ttitude of gender stereotype and gender education equity

本研究從女性主義理論角度出發,主要研究目的在探討現今國中教師在教學互動過程裡,是否展現出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他們的態度否因其人口特質(如:性別、年齡、省籍、婚姻狀況)、師資培育訓練歷程、教學及行政經驗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上述的因素是如何影響教師的兩性平等教育意識(包括教學平權態度、教學性別區隔、女性主義理念)?
本研究係採用研究者自行編製的問卷作為研究工具,研究範圍則限台北市及台北縣國民中學,從研究者個人網絡選擇受訪者,再由受訪者代替研究者於授課學校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總計有效樣本為401份。樣本資料經檢核登錄後,研究者以SAS統計分析軟體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及主要發現如下:
一、男老師仍然掌控學校行政事權,女老師不僅較少參與行政工作,也因為傳統性別角色的影響(包括:母職及傳統女性角色的壓抑),她們的行政意願普遍低落。
二、教師的教學態度仍深為性別刻板角色所左右,包括教師仍強調複製兩性特質的教育功能及女性的母職角色。
三、教師仍容易以〝性別〞作為評估與詮釋學生行為的必然標準,.此外〝性別〞也是教師在控制學生及教室管理的重要方式;男教師的教學態度明額較不平權。
四、多數教師贊成教育機會平等,但對於〝女性主義教育理念〞(給予女性更多的教育資源以扭轉其弱勢地位)接受度低。
五、教師對於教職〝性別形象〞(女性化)的重視大過於〝專業能力〞;女教師的教職女性化刻板觀念較深。
六、性別社會化是影響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及〝兩性教育平等意識〞的主因,女教師對於傳統性別角色的反省與兩性平權教育的思考均比男老師積極。
七、中壯年(40歲以上)教師不僅有明顯的性別偏見,他們對兩性教育的態度也較不平權;自然學科的教師也較贊同〝教育性別區隔〞,這表示他們在判斷學生的學習成就及傾向時,會有〝性別〞的預設立場;教學年數愈長的老師其性別角色的刻板化程度也愈高,他們也較贊同教育應有性別區隔。顯示教育的〝量〞(學習多久)對於個人性別平等意識的影響不如〝質〞(學習內容)來的重要。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1837
Creators賴友梅, Lai, Yu-Me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