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社交媒體中的友誼展演── 八年級大學生的虛擬社會互動 / The virtual social interaction of friendship in the social media: a case of the 1990’s generation.

隨著科技的革新與網路的開展之下,帶來了人類在互動形式中的改變。然而,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無法全然離群索居,因而需要與他人互動,故對於友誼關係的需求,乃是無法缺少的。在面對科技革新的變遷之下,其所造成互動形式的改變,將對於人類友誼關係的需求帶來影響,特別是近年來Facebook與Line的大量使用之下更是明顯,因此,將以成長在網際網路世代的現今八年級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來討論人類對於友誼關係之需求。
本研究的發現可分為兩部分,分別為互動形式的改變,以及對於友誼關係的討論。隨著科技革新下,互動形式自過往書信、電話到現今以網際網路做為互動的平台之下,使得互動更多元、即時,特別是近年社群網站的流行,以及即時通訊軟體的盛行使用下,使用者透過個人真實社會中的身分,在社交媒介之中與所知悉的對方互動。對於友誼關係的討論,則有以下五點發現:
(一)友誼關係的劃分:本研究以「點頭之交」、「普通朋友」與「好朋友」三種類型,藉以瞭解在自我揭露程度、互動次數以及互助程度的增加下,將使得雙方的友誼關係更加密切;(二)雙方的關係程度:以Facebook和Line做為其主要互動媒介時,對於雙方之間的互動程度,則會受到連帶關係強弱的影響,讓互動對象能更多、更廣;(三)社交媒介中的互動:透過社交媒介來發佈或關注朋友的動態消息、打卡、留言、按讚、聊天等行為之下,使用者藉由自我揭露的方式來與他人互動,並因社交媒介的功能,讓互動更為即時下,而有助於維繫友誼關係;(四)友誼關係於社交媒介上的展演:在虛擬世界中,以社交媒介所進行的互動,較現實社會中更容易出現戲劇論中的前台扮演,以使友誼關係和互動能繼續進行;(五)真實社會中的互動:以社交媒介做為互動形式下,固然具有其便利性,然而,友誼關係的維繫與增加,乃是終究無法脫離真實社會中的互動。
對於現今八年級大學生而言,互動的形式包含了真實社會與虛擬世界之中的互動,即使虛擬世界中的互動帶來了便利性、即時性、跨越地理限制,然而,卻依舊無法拋棄真實社會中的互動。故對於人類而言,隨著社會、科技的革新,互動形式產生了改變,但人類卻無法拋棄對於友誼關係的需求。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100254005
Creators賴佩淇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