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從語言文化學角度論植物詞語:俄漢對比與翻譯 /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Russian and Chinese plant words from linguoculturological perspectives

俄羅斯的植物文化與人民的生活作息密不可分,俄羅斯植物因人們的信仰具有靈性,故在民俗活動中具有許多功能。俄羅斯文人將思鄉、戀愛、哀悼等諸多情感投射於植物,賦予植物豐富的美學價值。植物的美學意涵在中國文人墨客的生花妙筆之下,與俄羅斯相比毫不遜色,他們將花卉的意涵昇華至道德思想中,以植物象徵氣節、品格,或是烏托邦式的理想世界,這點是俄羅斯植物文化中罕見的現象。花木表現了各種形式的美,同時蘊含了無法言傳的情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謙抑的民族性。

在俄語學界早已興起以文化背景為研究基礎的語言學說,其中最受人注目的理論便是韋列夏金與科斯托馬羅夫提出的語言國情學。他們提出詞彙背景理論,提倡學習語言應同時著重國情文化知識的涉獵,在當時的學界掀起了不小的旋風。然而隨著時代演變,語言國情學受其視角限制難以前進,在學者們的努力之下,蛻變成為語言文化學(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

本論文的中心理論為語言國情學及語言文化學皆看重的文化伴隨意義理論。文化伴隨意義不僅具有雙重性的矛盾現象,在語言對比的層面上,更分為許多類型。藉由分析植物詞語的內部意涵,可探究俄羅斯文化的另一風貌。俄漢植物詞語的對比研究及其翻譯策略一直以來較無系統性的整理與探討,此即本論文之研究緣起。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6554001
Creators郭庭睿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