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李夢陽辭賦研究

明代之於前朝,由於古典文學體式大抵都已完成,故少創見,然而若以此輕易抹煞明代文人之文學成就,則屬偏見。賦體創作在唐代科舉試賦之後,掀起一股創作的熱潮。然而,明代已取消科舉試賦,代之以八股文章取士,而辭賦創作風氣卻始終不墜,較之唐、宋、元反而呈現成長的趨勢。近幾年來,辭賦研究蓬勃發展,其中關於賦史的建構、歷代作品的耙梳工作已接近完成,無論是賦史、賦論史皆有無數學者投入研究,惟有明一代賦篇,卻少有學者論及。尤其是今人論及明代賦論,皆提到「唐無賦」此一觀念,但提出「唐無賦」說法的明代復古派首領李夢陽,其辭賦作品卻缺乏專門而深入的分析。關於前人對於李夢陽之研究,多半出現於文學通論,如批評史、文學史、賦史中;或是討論明代中其賦古文學思潮之篇章中;以及縱觀明代辭賦之相關研究。這些篇章對李夢陽進行概要性的敘述與定義,多半述其大要,甚至有以偏蓋全,或者一昧批評否定之言論。真正將焦點至於李夢陽本身之研究者,又泰半針對其生平及詩論而發。有鑑於此,故本論文以其文集《空同集》中所存三十五篇賦及其賦體雜文為主要研究材料,並以其文學主張「唐無賦」為輔助材料,從而觀察李夢陽的文學觀和賦觀,同時參以近人說法,討論李夢陽提出「唐無賦」其後之影響。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89151009
Creators朱怡菁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