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明末清初「魏忠賢」小說研究

《警世陰陽夢》、《魏忠賢小說斥奸書》、《皇明中興聖烈傳》與《檮杌閒評》這四本魏忠賢小說題材於史有所本,在看似相近的歷史事件中,展演出不同的詮釋方式。本論文欲從發展脈絡、歷史與虛構之並陳、書寫策略以及邸報材料運用四方面進行探論,試圖對魏忠賢題材被重複書寫的現象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目的、範圍、研究概況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聚焦於魏忠賢小說的發展脈絡,考察晚明的史籍文獻,藉以探究魏忠賢小說興起之因,並彙整現有的版本研究,另納入《皇明中興聖烈傳》的刪改版本《魏忠賢軼事》,雖然與《聖烈傳》內容大同小異,但其書名與內容的改易呈現出了作者對時局觀感之心境變化。
第三章觀看魏忠賢小說共通的「紀惡」書寫有何不同呈現。除了魏忠賢當權後種種惡名昭彰的事蹟外,小說作者們多以虛構想像之筆,渲染魏忠賢進宮前的卑污劣跡,刻劃出具有「幫閒」特質的市井無賴形象,除了隱含對人性之為惡可能的深刻洞察,也可能是對天啟六、七年造祠風潮的回應,徹底將魏忠賢「去神化」。
第四章分別探討四本魏忠賢小說的書寫策略。在《警世陰陽夢》中,作者運用變換的敘述視角、擬真的冥界遊行見聞紀錄來增強其可信度,以夢隱喻歷史傷痛,將超越現實與夢境的關鍵,簡化為行善去惡之道德信條,回應其「警世」主旨。《魏忠賢小說斥奸書》展現將小說經典化之自我期許,作者陸雲龍將未能舉業濟世的怨憤灌注於小說創作之中,其回首韻文、入話議論、回末評等文字皆成為紓陳己志之載體。《皇明中興聖烈傳》蒐羅與魏忠賢相關的神怪異聞、邸報材料成書,有如集結八卦與新聞的魏忠賢事件特刊,其內容較為趨俗,表現直露、素樸、諧謔等的庶民特色。最後出的《檮杌閒評》經過時間的積澱,構思出時空感廣遠的赤蛇禍亂因果結構,抒發亡國易代的感傷,人物塑造更為細膩、立體而深刻,淡化對魏黨的憤恨,而生出對人生無常的無奈以及歸隱避世的嚮往。
第五章以魏忠賢小說的重要素材「邸報」為主要聚焦。魏忠賢小說是最早意識到所寫的題材與邸報之時事性有所關聯者,自覺採用紀實性較強且源於官方正式管道的邸報資料,可謂對邸報所標幟的當下性有著敏銳的察覺,而使得小說與時事有了更為緊密的契合。雖然這種做法往往被認為有害於小說的文學性,但在「述而不作」之著史風尚影響之下,邸報應非只是充篇幅的無機材料。
第六章為結論,說明研究成果。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151024
Creators郭書瑄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