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企業研發活動對股東權益報酬率及其組成因子之影響-以台灣上市上櫃公司為例

本研究旨在探討企業研發活動對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的影響,企圖了解研發能量強的高科技公司,是否真的有較好的財務績效表現?

為探討此研究問題,本研究採杜邦恆等式之概念,以修正後ROE作為衡量財務績效的主體,並將其組成要素--營業利益率、資產週轉率及權益乘數作為財務績效指標的影響因子。另外,高科技公司的定義上,可採用研發密集度、核准專利數量、是否位於科學園區做為企業研發活動的評估指標。選定前述指標後,即可進一步分析研發費用率、核准專利數量及是否位於科學園區是如何影響營業利益率、資產週轉率及權益乘數,進而影響企業的修正後ROE。

本研究採一般多元迴歸及Tobit迴歸進行實證研究,並針對台灣2007年所有上市、上櫃之公司進行研究,在篩選不符合研究目的之資料後,共得到1409家樣本公司,用以探討研發創新活動與財務績效的關聯性,其實證結果發現:

一、 研發密集度越高的公司,可透過提高營業利益率(不顯著),增加未來修正後ROE,然而研發密集度對資產週轉率、權益乘數(不顯著)皆為負向影響。

二、 2006年及2007年度核准專利數量多寡,不影響修正後ROE,然而可提高營業利益率(不顯著)及資產週轉率,但卻降低權益乘數。

三、 位於科學園區的公司,當期修正後ROE較差。由杜邦恆等式的分析中可看出,其資產週轉率及權益乘數(不顯著)皆提高,而營業利益率(不顯著)卻降低。

本研究亦評估此三種研發活動指標的適切性,發現採研發密集度做為指標時,應避免以含有營業收入淨額的財務比率做為績效連結,以免彼此間的連動關係降低解釋能力。當採研發產出與財務績效做連結,較不會受連動性影響,解釋能力更好。而採是否位於科學園區做為指標,除了可避免像研發密集度與財務績效間產生的相關性,還可納入政府在篩選高科技事業時考量的條件,讓變數包含更多資訊。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5359006
Creators鐘珮心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