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運用財務比率預測每股盈餘之研究

吾人皆知, 每股盈余對投資人而言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因為每股盈余可用來衡量股價
的高低, 以做為投資決策之參考。雖然我國證券市場目前正處於Agtmael 所謂的「投
機期」(Speculation),每股盈余對股價之衡量似乎不具價值, 但此乃一過渡現象, 將
來勢必歷經「整理( 崩盤 )期」(Consolidation(Crash)), 而達「成熟期」(Mature)
。屆時, 每股盈余之分析將是投資決策最有用的工具之一。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試圖為每股盈余發展一預測模型, 以便將來投資人做投資決策時之
參考。但為顧及投資人取得預測資訊之便, 乃利用我國企業公開說明書上所公布的16
個財務比率做分析, 試圖尋找較具解釋能力之比率建立模型。因此本研究之貢獻除了
幫助投資人做投資決策外, 尚可證明會計人員所編制的財務報表, 具有可用性。
本研究架構, 從問題之發生、認定, 并經過文獻之探討后, 決定以我國上市企業為樣
本, 并以公開說明書中有民國73年至75年之16個財務比率為準, 共取得110 家有完整
之資料。首先將此16個財務比率做主成份分析(Component Analysis), 抽取一組較少
數的財務比率來建立預測模型, 但為加強模型之預測能力, 另外加入總體經濟指數及
行業景氣指數於模型之中。待模型建立完成之后, 再以保留樣本(hold-out sample)
加以檢定該模型之預測能力。
本論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緒論, 其中分四節, 分別就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的範圍與
限制, 并就預測的貢獻加以介紹;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 共分四節, 分別對多變量分析
, 時間序列模式, 比率模式及指數模式等文獻加以探討; 第三章為研究方法論, 分四
節加以敘述, 先對每股盈余加以定義, 再就財務比率加以介紹并予以設定, 最后初步
擬定預測模型; 第四章為實證分析, 亦分為四節, 其中對本研究所控制的外在變數及
樣本加以說明, 并就結果加以分析與驗證; 第五章則為本研究的結論及建議。
最后為求進一步推展本研究之模型, 乃將本研究之限制詳予說明, 寄望后續之研究者
能一一克服, 使本預測模型達到完美之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430
Creators簡銘宏, JIAN,MING-HO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