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西漢與匈奴在西域爭戰之研究

本論文總共約捌萬位千字。共分五章:一、西漢與匈奴在西域爭戰之前奏;
二、西漢與匈奴在西域爭戰之因素;三、漢匈勢力在西域之消長;四、西漢在西
域之軍政措施:五、結論。
第一章分三節:一、漢初西北之國際形勢與漢國力之運作;二、大戰略;三
、漢匈對抗之政略與戰略的運用。第二章亦分三節:一、西域之政治經濟特質;
匈奴與西城之關係;三、漢通西域之目的。第三章分四節:一、漢在河西之經營
方略;二、漢匈與西域之地理交通;三、大宛之役;四、匈奴勢力在西域之衰微
。第四章分三節:一、漢在西域之戰略佈署;二、都護制度;三、陳湯滅郅支之
戰。第五章為結論。
匈奴是一個機動而活躍的民族,其活躍表現在軍事方面時,便顯示了戰士的
勇武和戰馬的慓悍;當表現於經濟方面時,則顯示了商業性格的強烈。漢朝為了
對付匈奴這一強敵,乃實施一連串的富強安內政策,並有「斷匈奴右臂」的政略
指導,蓋西域乃漢政治生存空間之前線地帶,漢通西域一方面是基於國防安全的
考慮,另一方面方可因此而威脅匈奴之右翼,斷其府藏,絕其西方之援國。匈奴
卒因漢朝的撻伐而窮蹙、而衰微,終於分裂為二部,最後則呼韓邪單于南降漢,
郅支單于被滅於康居。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8486
Creators郭光鋏, Guo, Guang-Jia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16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