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現金卡市場之競爭分析

銀行業務儘管分為企業金融與消費金融兩大塊,但在亞洲,消費金融並未如同在歐美銀行中那般受到重視。然而,受到直接金融盛行、企業籌資管道多元化等因素影響,傳統的企業金融業務競爭日趨激烈,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以及2000年美國景氣軟著路之後,由於企業倒閉頻傳,銀行壞帳快速上升,又導致原本獲利已經縮水的企業金融業務前景雪上加霜,迫使亞洲的銀行必須另覓賺錢的途徑。
相對於以公民營企業為主要對象的「企業金融」領域,「消費金融」領域就是以個人為主要來往對象的金融業務。這兩種業務除來往對象不同之外,主要差異在於相較於企業金融,消費金融業務金額較小、件數龐大、處理成本也較高,但其帶來的手續費、高利差的收益則較為吸引人。
台灣金融市場的逐漸開放,除了一般消費性貸款與信用卡預借現金外,現金卡儼然已成為時下流行的理財工具之一。現金卡利差大、市場潛力無窮加上風險分散,銀行業者紛紛加入戰場,外商銀競相加入搶食市場,一般預料,現金卡將成為目前金融市場上的當紅商品。過去的現金卡市場是處於一段衝刺的成長期(1999年開始),而目前的市場(2004年)正處於百家爭鳴的階段,每一家業者進行如此激烈的競爭,自然著眼於誘人的豐碩獲利。
由於日本現金卡已有四十年的發展歷史(1964年開始),相關的產品、制度與技術發展均已達一定的成熟階段,對於剛屬起步的台灣業者來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借鏡,因此初期台灣業者多向日本取經。由於現金卡的貸款方式及授信和銀行傳統貸款的精神差距甚大,而國內目前推動現金卡的業者大部份仍不脫傳統思維,因此發卡量與放款餘額均不易衝高。George & Mary彩色繽紛、輕快活潑的調性得到年輕族群的喜愛,成功擺脫其他現金卡業者訴求於貸款成本的泥沼戰。
本研究將藉由日本現金卡市場來看台灣現金卡市場將來面臨的挑戰,主要目的即在探究台灣現金卡業務的競爭情況,並探討台灣現金卡業者如何來保持競爭的優勢,當這個市場的競爭已呈現白熱化之際,誰還能找到生存的利基、獲得致勝的公式?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1932101
Creators呂詠琪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25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