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甲骨綴合研究

本論文的問題意識,起點在於何謂甲骨綴合,為什麼要從事綴合,及綴合的人、事、時、地、物;核心觀念則在於甲骨屬於貞卜文字,又常一事多卜,甲骨版面狹小,記載不能過於繁蕪,因此多屬於簡潔的文句,在這樣的條件限制下,完整的甲骨版面勢必是通讀的重要條件之一。甲骨因天然或人為因素漸趨零碎,欲需透過綴合工作解決此間問題、將甲骨盡量復原,使綴合成果既具有完整性,也猶如甲骨再出土一般,綴合的技巧及原則運用在此。相關的知識需求包括累積先備知識、熟悉綴合方法及辨認甲骨材料。而歷來的綴合成果,也有各式的形式樣態,亦有正有誤,因此也需加以驗證訂訛,使甲骨綴合的復原成果,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
對於本文的章節安排,是希望進行「甲骨綴合」的整合性研究。是故於第二章從甲骨綴合的定義及背景開始,先將甲骨綴合置放在整個甲骨學史的發展洪流中,呈現綴合在甲骨學初期時,多是在整理、復原甲骨方面的嘗試,為後面四章先作一個背景值的探討。也提出甲骨著錄及甲骨學研究和綴合工作間共存共榮的特殊關係。
到了第三章,是對整個甲骨綴合史的所有甲骨綴合成果作基本的介紹,無論是專書,或是零星發表的綴合號及圖版,都是研究者花精神氣力埋首漆黑拓本或是朽蝕破骨間的點滴成果累積而成。呈現此章,欲彰顯前人對綴合工作的努力。
到了第四章,則是甲骨綴合方法論的建構。筆者認為,甲骨綴合是相當專業且科學性的工作,工作內容雖然瑣碎,但能夠獲致綴合版的研究者,其對甲骨材料的嫻熟及甲骨學識之深厚都是不言而喻的。討論甲骨綴合的方法,也就是在鋪陳一位綴合工作者所需具備的學術條件,以及綴合工作的困難度,希望透過筆者的建構,能夠提供有志於此者進行綴合工作的藍圖。則第三章進行到第四章的內在聯系,就在於甲骨需要透過某些專門的「步驟」,才能夠綴合在一起,而獲致甲骨綴合的「成果」。透過觀察及判讀甲骨綴合版,其實也能歸納出綴合的方法。
然而,有正確的綴合版,也會有因研究條件或學力限制而造成的誤綴版。特立第五章加以討論,就在於強調綴合的驗證工作,要將綴合的成果去蕪存菁,以免造成錯誤的史料,而得出錯誤的研究結論。也代表可利用本文統整而成的甲骨綴合方法論,對歷來的甲骨綴合成果作檢討及複驗,此為三、四、五章的內在聯系。
到了第六章,在得知獲得甲骨綴合的正確成果之不易,則直間接的也突顯了甲骨綴合的價值,不單單僅是整理工作,它對綴合工作者而言,是學力的實踐與評價,對甲骨學其它領域研究者而言,是重要的論據基礎,是材料,也是研究對象。
結論則總結各章主要論述及檢討本文,並提出甲骨綴合的研究發展性。
本文並嘗試對專書中的綴合成果作統整性的表列,盼在此拋磚引玉,期待有志者能夠注意及此,而此一部分的研究成果,也提供研究者參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01510022
Creators林雅婷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