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楷書帖體字之研究 / Study of the Tiee Tii Tzyh of Kae Shu

本文以歷代碑帖中見之楷書異體字為研究對象,然以書法藝術為本位,故襲用前人所定之名稱:「帖體」字;楷書帖體字在古代碑帖中屢屢可見,少則二成,多則逾半,然而,古代文字學家多以《說文》為本位,稍致鄙斥之意,故其重要性遂沈沒不彰,偶有少數幾位古代書論家有所正面肯定,卻仍未獲得廣大迴響;並且,文字學家以文字學為本位,書論家也多未能以書法藝術為本位,與文字學家一樣,宗奉《說文》,遵之不違,楷書帖體字之研究因此游離於兩者之間,少有人予以注意,遑論整體之探究。因此,筆者綜合文字學、書法理論、美學三種學科將楷書帖體字作一較為全面之探究,而其中之論議則以記號學作為分析之工具。本文分為五章,各章之內容大要如下:第一章為緒論,第一、二節分別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方法」,第三節則探討「帖體字之名義」,分別論述「定義」及「相關名稱」。第二章為「帖體字之變異方式」,第一節將古代書論中對於楷書帖體字之相關理論詳為考察並予以梳理;第二、三節將帖體字之變異方式分成十六項。第三章將楷書帖體字之變異方式予以統合,視其彼此之間的關係進行詮釋。第四章則探討楷書帖體字之成因,計有十項。第五章為結論,探討楷書帖體字之四項研究價值。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136
Creators王昌煥, Wang, Chang Hu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