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線性維度縮減應用質譜儀資料之研究

近年來電腦科技進步、資料庫健全發展,使得處理大量資料的需求增加,因而發展出結合生物醫學與資訊統計兩大領域的生物資訊(Bio-informative)。這個新學門的特色在於資料量及資料變數的龐雜,但過多資料經常干擾資訊的篩選,甚至癱瘓資料分析,因此如何適當地縮減資料(Data Reduction)就變得必要。資料縮減常藉由維度縮減(Dimension Reduction)進行,其中常見的線性維度縮減方法首推主成份分析,屬於非監督式學習(Unsupervised Learning)的一種,而線性的監督式學習(Supervised Learning)方法則有SIR(Sliced Inverse Regression)、SAVE(Sliced Average Variance Estimate)及pHd(Principal Hessian Directions)。非監督式學習的主成份分析,主要在找出少數幾個維度而可以解釋代表自變數的變異程度,而監督式學習的SIR、SAVE及pHd則可以在縮減維度時,同時考量自變數跟應變數之間的關係,而找出可以解釋應變數的維度。
本研究為解決蛋白質質譜儀資料高維度的問題,將應用各種線性維度縮減方法,並分別使用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KNN(K-Nearest Neighbor)、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四種分類器,比較各維度縮減方法的分錯率高低,以交叉驗證(Cross Validation)比較維度縮減方法的優劣。研究發現在四種維度縮減方法中,PCA及SIR在各種分類器下都有較為穩定的分錯率,表現較為一致,但SAVE及pHd較不理想。我們也發現在不同的分類器下,PCA跟SIR兩者有不同表現,正確率較高的分類器(SVM與ANN)與PCA結合,而正確率較低的分類器(CART與KNN)與SIR結合,會有較佳的結果。另外,我們也嘗試整合分析(Meta Analysis),綜合幾種線性維度縮減方法,而提出邊際訓練效果法(Marginal Training Effect Method)與加權整合法(Meta Weighted Method),其中發現邊際訓練效果法若可以挑選出有效的維度,可以在不同分類器下提高整體模型,而加權整合法則確保在不同分類器下,讓其分類模型具有較為穩定的準確率;並提出相關係數重疊法(Overlap Correlation Method)來解決需要決定維度大小的問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4354002
Creators陳柏宇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English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