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以長短期利差為指標之股市擇時策略研究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為驗證三種長短期利差模型:當地長短期利差、美國長短期利差及同時考量兩者,預測股票市場空頭發生之有效性;以及依這些模型進行擇時投資策略模擬,看是否能為投資人帶來比買入持有策略更好的報酬率,以下即為本研究實證結果所獲之結論:
1.當地長短期利差對於當地股票市場空頭發生多不具顯著的預測能力。
除了在已開發國家中的加拿大,樣本點內實證、樣本點外模與
Hendriksson-Merton擇時有效性檢定的結果都一致說明該國當地長短期
利差對於股市空頭發生具有顯著的預測能力外,其他國家皆不能顯示當
地長短期利差具有有用的擇時資訊。這個現象不論對當地投資人或是台
灣投資人而言,結論沒有不同。
2.美國長短期利差對於當地股票市場空頭發生多具顯著的預測能力。
以當地投資人的觀點,美國長短期利差作為擇時指標之模擬,除了在剛
剛提到已開發國家的加拿大、開發中國家的馬來西亞以外,在其他研究
標的的國家中表現往往超越其他兩種利差擇時策略並打敗買入持有策略
,且在大多數國家也具統計上之擇時有效性。這些結果和過去學者所作
的實證顯示美國股票市場領先其他國外股票市場相符合。然而以台灣投
資人的角度而言,美國長短期利差對於預測開發中國家股市空頭的成效
則不甚理想。
3.同時考量當地及美國的利差資訊,並不能有效增進對股市空頭之預測。
這個結果不論是依當地投資人角度或是台灣投資人角度結論皆相同,在
樣本點外的模擬中,同時考慮兩種利差資訊,在大多數的國家往往僅能
比單獨使用美國長短期差指標多增加一些報酬,這個現象隱含了當地長
短期利差鮮少具有比美國長短期利差更多的資訊。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1357022
Creators陳薇媛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