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自康熙開始,由朝廷大量纂修官書,其中又以乾隆時期所編纂的《四庫全書》為集大成之作。《四庫全書》的編纂可謂中國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大工程,歷時十五年,收錄圖書三千五百零三種,總計七萬九千餘卷,三萬六千餘頁,投入此項工程的文人學士超過四千人。因應《四庫全書》編纂的需要而產生《四庫全書總目》,其編纂歷時十六年,直至乾隆五十四(西元一七八九年)年才大功告成。《四庫全書總目》乃清代總結前代的文學批評巨著,代表了清代官方的文學觀;而集部的編纂內含一套值得吾人關注的文學批評意識於其中;再者,可與唐詩並稱的詞曲在《四庫全書總目》中何以被視為小道、館臣是否認同言志的傳統、以及被編為一類的詞曲二體為何卻有輕重之分?由以上種種觀之,詞曲兩類雖被評為小道、末流,在《四庫全書》中所佔比例也最小,但實際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的詞曲類仍有許多待研究的問題,本文即試圖以集部詞曲類為範圍,對於之中含藏的文學批評觀點,以及其觀點形成的可能原因,加以探討分析。
本文共分五章,首章緒論分四節:第一節陳述問題,第二節分析文獻,第三節界定研究範圍,第四節說明研究方法。第二章分三節說明《四庫全書總目》之形成背景、編纂經過與學術價值:第一節論述《四庫全書總目》之形成背景,第二節說明《四庫全書總目》之編纂經過,第三節則陳述《四庫全書總目》之學術價值。第三章分三節說明《四庫全書總目》詞曲類〈提要〉之詞曲觀:第一節說明詞曲特質,第二節陳述詞曲流變,第三節論述詞曲價值。第四章分三節探討《四庫全書總目》詞曲類〈提要〉詞曲觀之形成:第一節探討辨體觀念,第二節探討雅俗觀念,第三節則探討通變觀念。第五章結論:綜合上述章節,總結論述成果,試圖還原館臣在編纂《四庫全書總目》時對詞曲兩類文體的價值觀。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912004 |
Creators | 盧盈君, Lu ,Yin Chun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