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財務會計準則第40號公報對我國人壽保險財務報表的影響 /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ulletin No. 40 on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life insurance

因應國際會計準則發展趨勢,及全球化競爭與國際資金快速流動趨勢,近幾年會計準則自US GAAP 轉為以國際會計準則為主,掀起我國保險市場出售併購及外商壽險公司撤資之風潮。其起因除金融海嘯造成保險公司淨值大幅下降外,更因歐盟全面適用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所推行之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簡稱IFRS)中IFRS 4-Insurance Contract(保險合約),保險公司必須增提準備金,使得公司之負債增加及淨值下降,進而促使外商保險公司選擇完全或部份撤資,退出台灣市場,突顯為求集團母公司繼續經營請況下,必須犧牲海外子公司已成就母公司商業模式。各方專家預測歐債風暴影響力道更甚金融海嘯,會不會再度引發下一波保險市場出售併購及外商壽險公司撤資之風潮,將是一個重要觀察指標。
本研究係以保險會計之觀點,整理與探討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40號「保險合約之會計處理準則」實務做法及個案公司適用與未適用之財務與業務影響,在面臨國際會計準則必須接軌法規要求下,如何事先評估風險與因應措施,並運用知識管理及專業團隊大幅提升財務報表品質與資訊揭露得透明度。本公報適用之目的在於能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然而,持續低利率環境造成過去壽險公司在1990年代高利率時期,發行長期高預定利率保單因而產生利差損問題。鑑於歐盟各國適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後,歐系保險公司紛紛退出台灣市場,我國對於公報之適用更應慎重執行,以免將外資逼出台灣市場,獨留本土保險公司苦撐之情形發生。台灣現行適用經驗與部分歐洲保險業情況相似,混合一般目的財務會計與監理會計做為保險業之會計制度,因此試用後發現其對商品銷售、財務業務及財報附註一定程度的影響。
本研究藉由國際會計準則變動下,實務做法及個案公司適用與未適用之財務與業務影響,將其規劃過程、研究經驗及成效分享,建議保險業財會人員、保險業及保險業主管機關對國際會計準則變動,應有態度與因應作法及配套措施,同時結合產業發展方向,如何分階段接軌,協助保險業財務強度與經營體質升級,讓保險業有機會成為更具競爭力世界級公司。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7932236
Creators謝雪萍, Hsieh, Share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