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商業信用營運理論之研究

本論文乃針對如何達成信用交易,從理論與營運過程上加以研究,並分析台灣商業
信用在發展上所遭遇的困難,試作處理及解決之建議。
首先說明研究本文的動機,在引起國人對商業信用之重視,勿再讓其於無體系中默
然無所發展,而淪為信用網上最弱的一環,以致無法負起其應有之協助工商業大量
流通,大量生產與社會大量分配的任務。然後再從信用(Credit)一辭的字義說明發
生信用交易的三要件在於( 一 )基於交易( 包括買賣及借貸 )關係。( 二 )包括時
間因素,亦即交易雙方的給付不同時舉行。( 三 )信任心,亦即先行給付的一方信
任對方將來償還之意志與能力,其次說明信用可促進經濟發展,增加消費,促進就
業,增加貨幣供給彈性,促進大規模資本形成及提高國民所得。並說明信用對整個
國民經濟,及對製造商,批發商、零售商與金融機構之貢獻,再次,則從信用的分
類中揭櫫商業信用在私信用體系中的地位,進而說明商業信用之意義與功能。
商業信用不論稱為mercantile credit 或Commercialcredit或trade Credit,因為
其內容均不外「供應商信用」(supplier's credit) ,故上述諸名詞並無不同,惟
mercantile Credit 一辭為企業界所樂用,且由來有自,故本又即以mercantile
credit為討論對象,商業信用之特質,約而言之有三: (1) 大部份均為短期性之交
易。(2) 主要為無擔保之交易,但也可部份擔保或全部擔保。(3) 包括對零售商之
授信,但不包括對消費者之授信,此外,就商業信用的關聯性而言,製造商、批發
商與零售商乃交互地建立在財務信用(financial credit)的融通之上。至於商業信
用的發展,本文亦窮本溯源起從古代的「承諾式交易」(promisSory tranSaCtion)
推演到今日的信用交易。最後,乃從數量的觀點分析商業信用交易在今日交易中所
佔的地位,並就商業信用工作的範圍與本文的結構作一扼要的敘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9342
Creators陳石進, Chen, Shi-Ji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1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