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從軍事專業主義的角度探討改革開放後的中共軍隊與黨軍關係

本文借用新軍事專業主義概念,自軍事專業性、政治角色、經濟角色與影響力等的面向,分析改革開放時代解放軍的轉變。1950年代以後的毛澤東雖然重視軍隊的軍事專業能力,卻因過度強調軍隊的政治角色而其軍事專業能力的發展難免遭到嚴重破壞。在此過程中,解放軍雖獲得極高的政治影響力,但其工具性甚強,結果毛澤東時期的解放軍逐步變成為「腫、散、驕、奢、懶」的組織。 這不可避免地影響解放軍的戰鬥能力,在韓戰和中蘇衝突等的實際戰場上,解放軍也至少沒有打敗,不過毛時期軍事現代化的確遭到阻力,而解放軍的軍事能力也跟著被削弱,中越邊界衝突也顯示此情形。很明顯的,此種軍隊嚴重阻礙中共國內政治的健全發展,因此鄧小平決定抑制軍隊的政治影響力,深感展開軍隊專業改革的必要。且當時中共中央對國際局勢的認知上的變化以及改革開放的推動也有助於軍隊改革的展開。結果,一方面以人事調整及軍隊教育的改革等的措施來逐步提高軍隊的專業能力,以有助於解放軍的現代化與正規化發展。在另一方面大大減少國防預算,也因此軍隊為了彌補國防預算的不足,開始經商,軍隊的經商雖然一邊看來破壞軍隊的專業能力及其形象,但另一邊卻增強軍隊影響力,是因為軍隊可以經商是指軍隊對自己所需的財政可以獲得控制力,也因此對解放軍來講,經商也許是個兩面刃,它在一邊削弱軍事專業能力,卻在另一邊它會變成為增強軍隊對財政的控制力。與此同時,解放軍在中共中央領導層佔的比率也逐漸下降。看來,除了軍隊經商所造成的後果以外,解放軍以開始朝向所謂「專業軍隊」的方向發展。
不過不可忘記得是,即使軍隊在中共中央領導層佔的比率比過去大大減少,仍然維持一定水準的情況之下,軍隊通過經商活動獲得巨額,且因改革開放時期軍隊改革,而解放軍的專業性也日趨加強。雖然軍隊經商已經被禁止,然而軍隊仍然可以保留不少賺利企業,這表示說解放軍一定程度上仍然可以具有對財政的控制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權力來源。而且解放軍在國防、外交以及軍事領域中獲得的角色空間增大,其影響力也加深。在此吾人也許可以懷疑所謂的軍事專業主義是否一種兩面刃,也就是說,正如杭停頓所說,軍事專業主義可以降帝君對介入政治爭端的可能,但也許軍事專業主義卻變成為提高軍隊介入國內政治爭端可能的主要因素,是因為解放軍在國防、外交以及軍事領域中能發揮的影響力的確比過去來得大。鄧小平死後缺乏軍中資歷的文人領導者掌權的狀況也有利於軍方在與文人的互動中擴大其角色空間和影響力,如此一來黨與軍的關係難免發生變化。本文希望從軍事專業主義理論出發,以新軍事專業主義彌補起缺陷的同時,注意軍隊的經商以及軍事專業主義的加強或許變成為兩面刃的事實,說明改革開放時代解放軍的獨特發展以及黨軍關係的變化。

關鍵字:新軍事專業主義、中共人民解放軍、改革開放、共軍角色、黨軍關係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02600241
Creators南慧瑄, Nam, Hye Su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