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鐵路地下化場站開發相關問題之探討-以高雄站為例

自民國九年完成台灣環島鐵路之初期路網起,鐵路的興建與地方都市的發展有著複雜的依存關係,在都市發展空間的結構上,鐵路車站已成為人潮往來聚集的重要地標,也漸漸形塑成為都市空間「門戶」的意象。在都市發展的歷程中,火車站也見證台灣城鎮的發展更替,尤其在都市化人口急遽增加的城市中,鐵路車站已成為都市蓬勃發展的催化劑與原動力。當車站周邊既有的街廓無法容納或滿足進出車站旅客的需求時,相關消費、就業、住宅等生活機能的用地需求即便以鐵路車站為核心,向四周蔓延擴散。當都市擴散的力量因鐵路軌道場站的區位切割產生前後站不同發展走向時,人潮聚集的效應多順勢集中到前站地區,而都市繁華的發展主力也因此在前站集中與擴展,形成鐵路車站前、後站都市發展不均的情形。另外軌道路線與街廓、道路系統以平交道交錯區隔的潛在危險與等待遲延的時間成本,也往往讓民眾怨聲載道。
  為解決上述都市發展不均、潛在危險以及時間成本等問題,交通主管單位開始構思規劃鐵路立體化的可行性評估,而鐵路立體化方式分為高架化及地下化,目前台北縣、市(已通車營運)以及本研究範圍(高雄市)均採地下化方式施工,故本研究配合規劃階段資料與實際營運的調查分析,探討鐵路地下化工程對政府財政、都市發展所產生的相關問題,以了解重大交通建設與經營,必須配合整體都市發展與完善的土地使用規劃機制建立之重要性,作為永續經營車站的重要觀念。
  由於鐵路地下化工程是政府重大交通建設計畫中,投資金額十分龐大的興建計畫,短短十餘公里隧道段及車站新建工程,其投資金額高達數百億元。此外,新穎車站面積多較舊式車站龐大數倍;且平面軌道路線移入地面下之後,其營運維護成本一年高達上億元。為避免整體興建、營運、維護成本造成國家財政負擔,必須在場站開發與經營方面,於公有建築物耐用年限內完成財務自償之目標。由於目前缺乏相關文獻針對台北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建設進行實質性成本效益之研究與探討,故本研究利用現地調查與訪談方式,配合該建設規劃階段相關資料之蒐集,以獲取第一手資料進行高雄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建設實質面成本分析與預測。另一方面,再利用現地調查與訪談等方式,進行高雄都會區整體商業發展現況與未來商場開發計畫之調查與分析,據以瞭解整體開發市場之供需情況,作為本研究進行開發效益評估之重要參考依據。
  惟其開發效益評估方面,首先必須面對鐵路用地變更為車站特定區使用之「增值利益回饋」與「外部衝擊內部化」等議題。由於鐵路車站的再生與再發展,仍基於維持大眾運輸機能與改善場站環境品質之前題下,進行場站更新與開發計畫,因此對於土地使用強度增加所衍生的新增旅次與活動人口之回饋機制,是否適用現有相關用地變更回饋之法令規定?誠有疑義。故本研究引用區域計畫法第十五條之三規定,以「開發影響費計徵機制」為基礎,建立一套適用鐵路用地變更都市計畫之回饋機制,並冀望未來修正「都市計畫法」或訂定「都市計畫審議規範」時,除了提供作為參考依據之外,亦能建立明確之法源依據。
  此外,有關開發效益評估方面必須建立在依法有據的前題之下進行開發計畫,然而耗資數百億的建設計畫,卻沒有任何法令依據足資規範、監督及管理,且鐵路法已二十餘年未隨時局變化進行修正,導致台北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工程完工通車後,萬華、板橋等車站一直無法由鐵路局進行招商暨開發計畫。諸如此類的問題,必須由相關主管機關積極研擬「鐵路立體化建設條例」或修正「鐵路法」,作為整體建設與開發計畫之法源依據。但由於法令研修時程與審議期程十分冗長,因此建議在法規面的修正同時,亦須進行一系列場站開發相關問題之探討與研擬解決方案,藉由雙管齊下的效率化作業模式,冀望在法規面修正完成同時,亦能順利進行場站開發計畫,讓整體計畫在最短期限內達成財務自償之目標。
  整體而言,本研究的時間切入點位在已完工通車之台北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建設與即將施工之高雄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工程之間,希望藉由案例的回顧與分析,歸納相關明顯缺失與急待解決問題,作為高雄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工程及場站開發計畫能順利推動與經營之重要依據,並且避免相同的錯誤再度發生。除了前述法令規定之擬定或修正、用地變更回饋機制、整體成本效益分析等關鍵性的問題之外,由於整體建設計畫在不同規劃作業之時間點所涉及的公部門包括:決策、主管、主計、施工、規劃、營運管理、開發團隊以及地方政府等行政單位,在缺乏整體規劃作業機制建立的規範架構之下,產生行政單位之間各司其職、各自為政、各取所需的情況發生,造成計畫階段整體規劃構想與完工通車現況落差甚大。
  最後本研究認為,經由台北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工程之案例分析與經驗借鏡,進一步深入探討即將動工興建高雄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工程必須面臨之相關問題,其中最具關鍵性議題包括:回饋機制的建立、成本效益的嚴謹評估、規劃作業機制的建立等。為此,本研究引用「開發影響費」與「財務決策分析」等理論與方法進行實證分析,再依據分析過程中歸納關鍵性因素,配合現階段行政部門規劃作業模式,設計專屬鐵路立體化建設暨場站開發計畫之規劃作業機制,作為各級行政部門任務整合及橫向意見交流之參考依據。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10000208
Creators曾偉豪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