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股權結構對私募發行公司價值影響之分析

自民國91年,國內法令准許私募,私募是指公司的內部人,透過協商,尋求願意投資公司的投資人,把公司的股票,售給少數的投資人,不需經過承銷商,揭露也比較少。
國外的文獻,有些學者實證的結果,私募宣告時有正的異常報酬,但有些學者實證的結果發現有負的異常報酬,本篇主要探討國內宣告私募時,對公司價值的影響,以及國內公司大多屬於家族企業,在這麼高的控制權之下,股權集中度對於私募發行公司的價值又有什麼影響?
實證的結果發現,國內公司宣告私募時有正的異常報酬,除了資訊不對稱會影響公司價值之外,本文還發現,公司在私募時,家族集團的控股如果低於30%時,增加公司持股,可以增加公司的價值,但當家族集團的股權超過30%時,就不明顯了。
此外,當股權集中度在10%~30%時,公司價值的變化與股權集中度成反比,顯示國內股權集中度在10%~30%時,符合利益掠奪假(Entrenchment Hypothesis),增加公司的股權集中度反而會減少公司的價值。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357004
Creators張文魁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10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