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非營利映演機構經營策略分析 ─以新竹影像博物館與高雄電影圖書館為例 / A study of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nonprofit film exhibition institutions in Taiwan

近年來,台灣各地逐漸出現了以影像為主題的公部門展覽場館,至今台灣地區已有五間由中央或地方公部門成立,以電影為主題的影像場館。這同時也象徵著公部門對電影的認知,從過往純粹的產業面向轉向電影文化即歷史關懷的方向。電影作為曾經是與大眾娛樂產業,不僅帶來的是經濟上的收益,同時也是台灣民眾在成長歷程中的集體記憶。對於電影的認知,過往卻缺乏專職保存、研究、展示、教育的單位。電影文化的推廣與教育過往並不受到公部門的重視,對於影像文化與藝術的認知,也缺少專職機構進行展示與推廣教育的任務,也造成台灣影像教育的缺乏。然而各地影像主題場館的設立,填補了此一缺口。新竹影博館與高雄電影圖書館作為全台第一、第二間以影像為主題的地方藝文場館,不僅開創了台灣影像主題館的發展,其各項功能的發揮與實踐,皆為台灣影像場館運行的初次嘗試,其場館之經營狀況,將可作為未來其他影像主題館開設之仿效與借鏡。藉由分析兩者之經營現況,也能夠提供研究對象於場館營運上改進、提升的可能。本論文由新竹影像博物館館與高雄電影圖書館兩館之設館功能與經營現況為切入點,檢視其當前經營現況,以及未來場館之可能發展方向。

本文以國內管理學學者司徒達賢之CROPS模式為基礎研究架構,探討新竹、高雄兩館的經營現況著,重實務營運的研究分析。根據撰寫內容與分析方向各章節之主題分列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由此兩場館之重要性與本論文之切入點出發,逐步闡明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研究範圍、限制,並說明章節架構之安排。第二章文獻探討,參酌博物館學專論,建立新竹影博館與高雄影圖館之博物館類型分類,並以CORPS模式關照非營利機構之經營模型,另外彙整台灣非主流映演通路之流變與分類,藉由多元面向關照台灣影像主題館之興起與發展條件。第三章研究方法,本研究所進行之研究方法整理,並說明本研究方法之進行方式與步驟。第四章設立背景與功能定位,深入理解新竹影博館與高雄影圖館之成立緣起、背景、沿革以及對自身定位及設館功能,分析其設立因素。第五章組織與經營現況,透過CORPS模式探討新竹影博館與高雄影圖館之服務內容、服務對象與範圍、專職人員與志工管理、財務與資源以及組織作業流程與運作。深入瞭解其經營管理之現況,並從中探討其場館經營問題和發展潛力。最後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歸納本研究過程之發現,並提出相關建議,提供未來台灣地區影像主題場館於經營管理發展之參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453017
Creators陳庭舜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