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食安危機對台灣包裝米產業影響之研究

由於近年來國內外食品安全事件風波不斷,台灣一連串的食品安全問題接連引爆,台灣美食王國的聲譽嚴重受到衝擊,不僅讓大多數國人對台灣食品安全失去信賴度,也讓消費者蒙受各種損失及健康風險,多數人對食品產業失去信心,食品產業也同時面臨極大考驗,甚至引起經營危機。
我國以農為本,昔日農業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根本,現代農業則是具備糧食安全、生態環境、文化特色及國土保育等多元角色。稻米產業是保證國民營養安全健康的民生產業,其在構建和完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多數市售包裝米的供應商於近年來經過食安危機後,面臨最關鍵的行銷轉型期,本研究透過蒐集相關文獻及官方資料,瞭解目前臺灣地區食品安全現況,首先探討政府單位對食品安全相關管理機制政策的轉變,進而探討包裝米業者因應的產品及行銷策略,最後則是探討市場端,分析『消費行為』與『通路商的經營模式』。希望透過《聯米企業》個案公司之行銷深入探討,試圖歸納並驗證如何讓台灣市售包裝米市場在面臨消費者對米食的多樣性和品質需求變化,以及在外部環境快速競爭下,發展出『質與量』並重的行銷策略,讓生產端和供給面能夠跟上需求的變化,以提供台灣糧食產業在食安危機議題下突破重圍的策略參考。
本研究結論期許食安管理體系再造,政府、企業和民眾能共同努力,創造三贏的局面,讓台灣的食品業能在全球化競爭中打造核心優勢,連帶也促進食品產業升級。應驗透過強化食品安全的治理體系、業者自律與全民參與的方式,達到「從農場到餐桌(From Farm to Table),確保食品安全」的目標,帶給國人生活最安心的保障。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104932015
Creators吳美珠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