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經濟體系中的計劃部門之研究 / The planning sector in Taiwan economics

本文係參考新制度經濟學派 (Neo-Economics) 對〝計劃部門〞的看法,再對照台灣實際的經濟情勢後開始撰寫。而整個研究的重心在於:台灣經濟體系中是否存在一個技術上、財務上或生產分配上相互依存的計劃部門,而如果存在的話,其組成份子為何 ? 有何特性 ?
據此,本文以制度經濟學家Munkirs所建構的CPSP理論為分析時的主要方法,其理論的重點如下:(1)〝計劃工具〞:係指在美國現行的制度下,能使不同公司相互連結在一起的合法工具。(2)〝中央計劃核心〞:係指十二家透過上述的計劃工具而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金融機構,他們表面上各自獨立,實際上卻在技術、生產分配及財務上相互依存,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大集團。(3)〝集權式的私部門計劃〞(CPSP):此一〝中央計劃核心〞不斷地運用這些計劃工具,跨產業合縱連橫、擴張版圖,進而組織了一個涵蓋美國主要各產業的〝計劃部門〞,此一部門在生產和分配上相互依賴、統合運作,而其計劃的方法可定義為CPSP---集權式的私部門計劃。
Munkirs係以大量的資料分析來證明上述的命題,故本文亦循此途徑來驗證台灣的情況。在大量收集相關資料並加以分析後發現:台灣經濟體系中的確存在一個以四家公司為首、計劃範圍涵蓋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的計劃部門,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把這個事實呈現出來。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5
第二章 文獻回顧…………………………………………….....7
第一節 國外相關文獻回顧……………………………………….7
第二節 國內相關文獻回顧……………………………………….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過程………………………………….......12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定義………………………………………….12
第二節 各種不同的經濟計劃方法……………………………….15
第三節 分析方法………………………………………………….17
第四節 關係特別密切的八家公司……………………………….23
第四章 中央計劃核心的計劃範圍……………………….......29
第一節 中央計劃核心在食品百貨產業中所建立的合作連結關係………………………………………………………..........31
第二節 中央計劃核心在水泥窯製產業中所建立的合作連結關係………………………………………………………......... 32
第三節 中央計劃核心在鋼鐵營建產業中所建立的合作連結關係………………………………………………………..........33
第四節 中央計劃核心在汽車運輸產業中所建立的合作連結關係………………………………………………………..........36
第五節 中央計劃核心在金融保險產業中所建立的合作連結關係………………………………………………………..........38
第六節 中央計劃核心在塑膠化纖產業中所建立的合作連結關係………………………………………………………..........42
第七節 中央計劃核心在造紙紡織產業中所建立的合作連結關係………………………………………………………..........45
第八節 中央計劃核心在機電產業中所建立的合作連結關係………………………………………………………..........47
第九節 中央計劃核心在電子產業中所建立的合作連結關係………………………………………………………..........49
第十節 中央計劃核心在其他產業中所建立的合作連結關係………………………………………………………..........54
第十一節 中央計劃核心對整體上市公司的綜合影響………. 56
第十二節 計劃部門的形成與解析…………………………… .58
第五章 結論……………………………………………….......60
參考文獻…………………………………………………… .....78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0959
Creators楊嘉林, YANG CHIA LI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