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地區房屋購買力指數分析與家戶特徵對購屋能力影響之研究

本研究採用美國國家不動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NAR)編制的房屋購買力指數(Housing Affordability Index,簡稱HAI)來衡量近年來台灣地區房屋購買力變化的情況。
實證結果顯示,在各縣市中,92年度桃園區之民眾的HAI指數可望突破1,為各區購屋能力首先達到標準的縣市。但預期未來房地產回溫以及房貸利率在93年初觸底回升之後,各區將面臨到購屋能力惡化的情形。此外,在所得差距持續拉大的情況下,位於不同所得級距之民眾購屋能力的差距已拉大為四至六倍之間,其中又以高雄區與台南區貧富之間的購屋力指數差距最大。

在敏感性分析分析方面,房貸利率與房價的變動和HAI指數是呈反向變動的關係,而所得則與HAI呈正向變動,與過去各實證結果一致。而在三個變數之中,房價的下降與所得的增加,對HAI指數的提昇最為明顯。但近年來因為利率變動的幅度遠超過於房價與所得變動的幅度,因此近幾年HAI指數的提昇,主要是反映房貸利率的下降。

此外,本研究透過Logit模型來研究家戶特徵對於購屋能力的影響為何。實證結果方面,若以總括來看或分區討論之結果有相當大之差異,例如在本研究中,除就業人口數、經濟戶長性別、教育程度與從業身分以外,其餘變數像是層別、家庭組織型態、經濟戶長婚姻狀態以及所從事之行業,台灣區實證結果與各區有相當大的出入。

在各區呈現顯著正向關係的變數有戶內人口數(新竹區除外)、就業人口數、經濟戶長年齡(除新竹區、台中區近年與台南區89年以前之外)、教育程度、經濟戶長是否為雇主。值得注意的是,經濟戶長為雇主此一變數之係數在85年或86年有大幅下降的情況(台南區除外),近年則因利率不斷調降而使雇主與非雇主間的購屋能力差距下降。

而大致呈現不顯著的變數有層別(鄉村相較於城鎮)、家庭組織型態、經濟戶長性別、經濟戶長已婚與否、經濟戶長行業(除台北市與高雄區無業之經濟戶長)。其中在家庭組織型態方面,各區近年來有單親家庭或單人家庭之購屋能力較普通家庭差的現象產生。

其餘變數則因地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實證結果。在都市化層別方面,新竹區、台中區、台南區居住在城市的家戶相較於居住在城鎮的家戶,其較有能力負擔該區中價位的房子,而台北縣、桃園區、高雄區則無差別;居住在城鎮或鄉村之家戶,除以台灣區來觀察有差別以外,各區皆家戶購屋能力皆無顯著之差別。

台北市、台北縣、高雄區有自用住宅之家戶較無自用住宅之家戶有能力負擔該區中價位之房子;桃園區、新竹區、台中區為不顯著之正相關;台南區歷年則呈現負的不顯著,有可能暗示台南區家戶即使擁有自用住宅,也面臨著房貸本息負擔過重之問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1357003
Creators鄧依萍, Teng, I-P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