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國清代茶葉藥用功能研究

在中國醫藥史上,茶用作於治病已有很長的歷史。人們在食用茶葉的過程中,積累了不少經驗,茶葉除了成為日常的飲料外,亦廣泛地應用於治療疾病上。本論文旨在了解清代的醫家及養生家對茶葉藥用功能的認識。清代的茶文化雖然沒有唐、宋及明代的雅興,但從地域、階層、茶類的廣度變化,及在茶功能的認識、飲茶方式、茶具製作、茶館文化等的深度變他,可見茶在清代有相當的發展。而在清代考證的學術風氣及實踐臨床醫學風氣的影響下,茶葉在清代醫療上,亦有廣度及深度的發揮。 從廣度而言,茶葉廣泛地用於各科病種,在內科、婦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口齒科、外科及傷科,茶葉都能發揮其治病的功能。而使用茶葉的方法, 亦有以單味茶葉、茶葉與諸藥合煎劑、茶調下方、外洗、外敷等,配合各種病症的需要而選擇使用。而深度而言,清代本草醫家對各種茶品的認識更為深入, 使用技巧更有深度。除了適當地運用不同品種、不同炮製方法的茶葉,利用其性昧、升降的不同, 治療不同的疾病。茶葉在組方上的使用更見靈活,使茶葉能針對不同的病症,充分地利用茶的特性,發揮茶的治病功能。清代綜合了前朝茶療的經驗及知識,又完備六大茶品,所以清代茶藥的應用,是傳統中醫藥對茶作為藥品的一個知識總結。了解清代醫家如何理解茶葉的性味、功能,如何將茶葉應用於臨床治病之中,對現代中醫藥的臨床治療及用藥亦有所啟發。 有鍵詞: 清代、茶療、茶葉功能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hkbu.edu.hk/oai:repository.hkbu.edu.hk:etd_oa-1123
Date13 June 2015
Creators何翠歡,
PublisherHKB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Source Sets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LanguageChinese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SourceOpen Acces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ightsThe author retains all rights to this work. The author has signed an agreement granting HKBU a non-exclusive license to archive and distribute their thesis.

Page generated in 0.2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