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如何解釋貿易要素內涵假說 / What explain factor content of trade prediction?

本研究採用1995-2009年的WIOD 資料庫 World Input-Output Table(WIOT)、WIOD Socio Economic Accounts (SEAs)資料,將勞工使用教育程度分成三種技術勞工:高技術勞工、中技術勞工、低技術勞工與資本,五種要素的貿易要素內涵(Factor Content of Trade, FCT),利用sign test檢測貿易要素內涵假說Vanek prediction,而不同於其他文獻,本文進一步討論貿易要素內涵假說Vanek prediction的sign test檢測結果與產業比例、貿易壁壘、國家地區別等因素之間的關聯性。實證結果為當討論貿易要素內涵時,將勞工要素使用教育程度細分,會與單一勞工要素有不同的影響,而地區的人力資本特性也是影響貿易要素內涵假說檢測結果之因素,美、歐洲相較於亞洲,對於勞工的貿易要素內涵假說檢測結果有正向的影響,區域性之經濟問題與貿易壁壘皆對於檢測結果有負向的影響,而供給面的附加價值中間投入使用量造成貿易要素內涵假說檢測結果正確性影響與預測有些許差異,此外,資本因要素特性移動自由性較高,不受到開放程度、做生意難易程度變數的影響,相反之,開放程度越高以及做生意難易度越容易,皆能增加勞工貿易要素內涵假說檢測結果的正確性;資本只易受到供給面影響,而勞工則供給面及需求面的因素皆會對其貿易要素內涵造成影響。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102258028
Creators許宇慧, Hsu,Yu Hue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